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5 01: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21:15
成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古地名,因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密切相关,而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帝王世纪》曰:“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 根据传说,成纪是伏羲的出生地。
一、成纪的文化内涵关于成纪的文化内涵,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以成纲纪。伏羲始画八卦,“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继天立极,以成纲纪。《左传》中有:“太皞氏以龙纪,为成纪。”伏羲为天地立纲纪,后人为了纪念伏羲,把伏羲的出生地命名为成纪。
伏羲画像
第二种说法,是华胥身怀伏羲的时间。传说华胥氏怀孕十二年而生伏羲,东晋王嘉《拾遗记》:“神母游其上……即因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古人以木星纪年,《尚书·毕命》曰;“十二年曰纪。”十二年为一纪,故以华胥怀孕时间来命名伏羲出生的地方。成纪者,成一纪之元。
第三种说法,是成、纪二族的合称。有学者认为,成纪是成、纪二族的合称,是活动于濮阳和济阴一带的颛顼氏后裔的族称,因伏羲曾治于此地,故将成、纪族所居之地并称成纪。
可以看出,对成纪地名的由来,人们有不同的推测,但无论哪种观点,都认为与伏羲传说有关。伏羲是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对其认知尚且模糊不清,关于成纪的认识更是扑朔迷离,其地理位置就有东西之说。
二、成纪在东还是西?关于成纪的地理位置,主要有东西之说,双方各持己见,均辞顺理正。
1、成纪在东方
成纪在东方的观点,是建立在中华文明肇启中原基础上的。在中华文明史上,中原地区居于核心地位,山东地区是中原文化圈组成部分。《易》曰:“帝出于《震》。”震位在东方,其帝太皞。《洪范·五行传》曰:“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搏木之野,帝太皞,神句芒司之。”根据先秦文献,东方为天帝太皞所居。太皞也被认为就是伏羲,是东夷族首领。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指出:“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太皞是其中一族的著名酋长。”(范文澜《中国通史》)学者们认为伏羲部族主要活动区域在东方,进而认为成纪也在东方。
雷泽古迹是成纪位置的佐证。《水经注》:“瓠河又左径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西北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这里提到华胥履大迹处就在城阳县(山东菏泽东北60里)。
中原地区和雷泽(故城阳县)
伏羲传说和地理背景均在东方,这符合华夏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因此,成纪东方说,是基于山东在内的中原文化背景,有着充分的历史根据。
2、成纪在西方
成纪在西方,主要是指在甘肃天水。天水成纪说,历代均有明确记载。《括地志》载:“成纪,汉县,在秦州成纪县北二里。”《元和郡县图志》:“成纪汉旧县,东南至州(秦州)一百里。”文献中提到的秦州即今天水市,成纪即秦安县。天水成纪是唯一作为实体存在的县级行政建置,具有明确的地理标识和范围,故以天水为成纪者,代有其说。
天水市秦州区伏羲庙
成纪之名,起于传说,终于实体。成纪是中华上古传说中的地名,秦汉时期,又在天水变成县级行政单位,传说与历史交杂混合,后人区分不易,这也说明古史传说是在历史长河中累积形成的。
三、天水成纪县地理沿革天水成纪说主要是基于天水成纪县行政建置。自战国至宋,古成纪县在天水地区境内的葫芦河中下游地区的秦安县,县治虽有三次变迁,但总体在天水境内。
1、战国时期陇西郡成纪县
天水为秦之西垂,其境西南部有秦襄公、文公西陵,也有秦人最早设立的两个县:邽县(天水市秦州区)、冀县(甘谷县),故天水为早期秦人肇基之地。秦人壮大后东进,在西垂故地设陇西郡,并在今天水秦安境内设成纪县,隶属陇西郡。
战国时期秦陇西郡(依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2、两汉天水郡成纪县
西汉时期,从陇西郡析分出天水郡。在葫芦河支流设成纪县,管辖今静宁南部和秦安大部。成纪县范围约为今葫芦河中下游一带。
西汉时期天水郡成纪县(依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郡治冀县(今天水甘谷县),又在成纪县以南葫芦河下游一带设显亲县(今天水秦安县城),属汉阳郡。成纪县治位置没有变化,其南部范围有所缩小。
东汉时期汉阳郡成纪县(依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2、曹魏时期
曹魏时期,从天水郡北部及东部分出广魏郡,郡治临渭县(今天水市麦积区)。成纪县仍归天水郡辖。魏晋沿袭汉制不变。
三国魏天水郡成纪县(依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4、隋唐时期成纪县
隋代,成纪县属天水郡。
唐代,改天水郡为秦州,治所在上邽县(今天水市区),成纪属秦州。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秦州大地震,移治所于成纪县之敬亲川(天水秦安叶堡乡),成纪县也徙于此,成纪成为秦州郡治。至此,成纪从葫芦河中上游一带移到葫芦河下游。天宝元年(742年),改秦州为天水郡,移治所于上邽,成纪县也移至上邽。
唐代秦州成纪(依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其后成纪县还于故地显亲(天水秦安叶堡乡),延续至宋元,成纪县名才消失在历史中。纵观成纪县建置,自秦汉至元末,存续将近一千年,其间共有三次迁徙,均发生在唐代,位置移动都在今天水境内,其主体为秦安县。对此,三国时史学家韦昭注言:“成纪县属天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就已经明确指出成纪县位置,“瓦亭水又南,径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径成纪县。故帝大皞庖牺所生之处也。汉以为天水郡县,王莽之阿阳郡治也。”(郦道元《水经注》)瓦亭水即今葫芦河,发源于宁夏西吉县,自北向南流经静宁、庄浪、秦安、在天水麦积区三阳川注入渭河,是渭河上游一大支流。成纪县范围即葫芦河中下游一带。
天水古成纪县三徙位置图
由此可见,天水成纪县是被历代文献证实的行政实体,成纪由文化概念,变为行政实体。
四、天水成纪的由来天水成纪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伏羲诞生于天水,成纪自古就在天水,主要依据是汉代天水郡成纪县行政区,这也是被历代奉为圭臬。在天水市秦安县境内的葫芦河流域发现了著名的大地湾遗址,其一期文化距今8000年,为西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对于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序列,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将其与伏羲文化联系起来,得出了成纪在天水的结论。
秦安大地湾文化彩陶盆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成纪地名与伏羲一样,也是从东方迁徙过来的。王献唐先生指出,伏羲“其生长之地,即为山东濮县,试据为起点,以求其它各地,则迁徙路线,由鲁而豫,由豫而陕,由陕而甘。”秦襄公、秦文公、秦宣公时,就把东方之神请到西方供奉,在秦之西垂出现了成纪、成等地名,“殆以故老相传,误以伏羲所至之地为所生之乡”。 (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王献唐先生认为,伏羲是生于山东,然后伏羲部族不断迁徙,到了甘肃天水地区,也将成纪等地名带到天水。这种观点很有见地,但是对部族迁徙也有很多不明之处,近年来对早期秦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早期部族迁徙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揭开上古传说谜团另辟蹊径。
天水早期秦文化鼎
学者们认为,天水伏羲文化与秦人西迁的观点互为表里。《公羊传·昭公五年》:“秦者,夷也。”《汉书·地理志》:“秦之先曰伯益,出自颛顼。”秦人先祖来自东夷,这已经被文献与出土资料证实,并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清华简《系年》篇载:“成王伐商盍,杀飞廉,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李学勤先生指出,周成王“商奄之民”西迁到“邾”(今甘肃甘谷县西南朱圉),成为一部分秦人的先人。(李学勤《秦文化具有东方色彩》)这部分秦人迁入地正是西垂天水,正是如此,秦人将东夷部族文化带到天水,成纪的地名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