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不缺机会,只是缺少目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5 07: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1 05:59
我特别怕二十四岁以上的成年人问我,“老师,我怎样才能抓住机会?”“为什么我怀才不遇,总是缺乏合适的机会?”“我总是错过了机会后悔莫及,怎么办?”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反问对方:“你能不能先告诉我,你要到机会长啥样?”得到的回答大致分为两类。 一小部分人要么给出完全不着边际的幻想,要么支支吾吾承认自己也不知道。 而大部分人的回答,乍听起来的确是在描述自己想要的机会:“呃,就是工资高又适合我的工作,领导懂得赏识我,做大的项目,在行业里有名气……”诸如此类。
但如果我继续追问下去:
“在你公司内部哪些岗位工资更高又适合你?你行业内哪些公司工资高,这些公司的用人原则是什么?
你哪些品质是最值得领导赏识的?以往领导赏识你哪些点?
在你行业里什么样的项目算大项目?要怎样才能得到那样的项目机会?
你行业内哪些人算是有名气的,他们的学历、资历、公司背景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拥有现在名气的?”
面对这些刨根问底的问题,他们基本回答不清楚。
对不起,我必须捅破残酷现实的窗户纸——亲爱的,你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目标。
许多人说“自己对未来是有目标的,只是不知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甚至因此说目标是没有用的。这完全是从根本上误解了目标。
以职业领域举例,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道理是相同的。 合适的职业目标一定要符合三个因素:
学问很深却被很多人忽视的是后两个。如果说第一个因素是找到了一颗种子,第二个因素就是保障你选的这颗种子适合你能找到的土壤。第三个因素则是知道需要怎么在这片土壤上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
有没有目标都会焦虑,但两种焦虑大相径庭。 没有目标时,焦虑是压力。有目标时,焦虑就是动力。
当你有明确的目标时,其实你的心是不累的。有目标时,感受到的是现实压力感,心里知道自己距离目标还欠缺什么能力和要素,也知道如何提升能力,补足要素。而缺乏目标时的焦虑是心中一团乱麻,这往往是最难受的状态。
《尚书》中有一句话叫“无远弗届”,意思是“不管多远之处,没有到不了的地方。”不管多远,有目标就有到达的可能,虽然过程坚辛,但你至少知道终点在哪里,也可以允许自己时而歇息。而没有目标的状态就像在野山里迷了路,迷茫和自我怀疑会造成巨大的内耗,甚至更多时候你是在原地打转。
毫无目标的原地打转,这就是许多人看似努力,但永远无法成功的原因。
有的人说机会是创造出来的,有的人说机会无法创造只能识别。但不管怎样,我觉得机会是给有目标的人准备的。
当你有目标时,你会更节俭。
节俭的是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都是资源,你会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抵制住泡沫剧和无效社交*的,不是自控力,而是方向感。
当你有目标时,你会更明智的做选择和做决定。
比如,当你拥有长远的目标时,面对眼前一份跳槽机会,你考虑的就不仅是短期的加薪,而是这份工作能否给你带来长期的升值。
当你面对一个能获取一笔钱但有违职业道德的*时,你考虑的不仅仅是一笔小钱,而是长期的职业前途。
当你有目标时,你更会识别机会。
没法拿别人举例子,只好拿我自己举例子。
我去年下半年做了好几件表面看不怎么赚钱的事:和一位老师合著一本书,由于出版流程较慢,稿费到现在还没拿到;给一个机构写了生涯规划书的几万字稿件,稿酬标准是我的平均稿酬中较低水平的(正经要写本书的机构不可能像找我写娱乐公关稿的公关公司出手那么阔绰);在天津一所小学代了一学期的心理课,刨去路费和时间成本,基本是赔钱的;在五道口连续做了两三个月低价格的心理沙龙,收入减掉场地费成本剩不下多少钱。
今年我已经在写一本新书,有一份和教学相关报酬公道的兼职,一份K12机构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兼职,有几个稳定的个案,自己还有一个和心理学相关的互联网项目刚刚启动。
我每星期至少二十小时是花在听课、读书、做练习上的,这是我原来在企业中工作时无法实现的。而且现在职业组合中的实践机会几乎全都和我的长远目标统一。所以我对现在的收入状况和工作内容都比较满意,并且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提升空间和下一步行动。
也许你会羡慕我今年得到的机会,但当你知道去年我经常上午在北京写稿子,下午跑到天津讲课,晚上又跑回五道口带沙龙,累到一坐上火车就睡着时,你还会把机会全然归结为运气吗?
对于最开始的那些对话,你可能好奇:从来没有人面对我的追问给出过清晰的目标吗?
是的,从来没有人。 因为脑子里有清晰目标的人根本不会觉得自己缺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