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4 23:4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00
居住在城镇周围的农村居民之所以会有周期性赶集的行为,主要是历史遗留所造成的:
1.村民赶集时间不多。
对于古时候的农村居民来说,他们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种田。而种田毫无疑问是一件很赶时间并且很辛苦的工作,经常要一天到晚在地里面干活。所以即使是他们现在非常需要某一种东西,也要等到赶集的时候才能去买。
因为如果他们现在去买了,那么地里的活就没人干了。所以说,因为他们要忙着干地里面的农活,所以才产生了对应周期性赶集的行为。
虽然现在的农村居民所需要干的农活相比以前是少了,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一个长久以来所形成的习惯还是愿意一直延续下去,所以周期性赶集到现在也还是有的。
2.农村和城镇之间距离比较远。
无论是古代农村还是现代农村和城镇之间的距离都是比较远的,并且普遍存在交通困难、山路崎岖等问题。当然,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困难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不过在古时候的农村,如果人们要去赶集的话,那么经常是要天不亮就起床,还要带上干粮,走几十里弯弯曲曲很难走的山路才能到集市上。采购完毕之后,还要抓紧时间再走几十里山路原路返回。赶一次集基本上就要消耗一天的时间,足以说明集市所在的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距离之远。
3.默认每月中旬去赶集。
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演变之后,很多农村是默认每月15号左右去城镇赶集,采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个习惯延续到了现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00
因为以前的人都很穷苦,所以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狂欢一波,而就延续了下来。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01
是因为村子里的人们对一些物品的需求,每个人家的需求不同,所以就慢慢的出现了人们定点的去一个地方进行买卖,由于人们对物品的长期需要,就形成了周期性的赶集行为。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02
根据人们的需求,在农村以前交通还不是很便利,人们买东西只能去县城,后来为了方便九自发性的组织了市集,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