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是怎样崛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9 01:0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30
1、同族间传授从商经验
徽州*多从商,这与徽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徽州自古山多地少,耕种土地的产量也不多,因此徽州的人们只能寻找其他的方式来谋生。徽州人世世代代具备的最大特点就是群居,通常家族中有一个人外出经商也会向其他的族人传授经商经验。并且徽商培养的*人也都是同族亲属。
所以徽州商帮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家族观念非常强烈,只要有一人在外地站住了脚,就会将他的家人全部接到身边。整个家族中成百上千的成员历经世代都对商业经营耗费了心血,并从中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商业模式,因此他们会告诉后代用怎么样的方法经商才能更加轻松。
2、慷慨解囊回报社会
。许多徽州商人是因为家中贫困才选择从商,在经商之路上经历的无数次失败和磨难也不会使他们退缩。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即使在拥有了财富之后也会珍惜这些得来不易的财富。虽然生活富裕了,但日常生活习惯仍然是最初的质朴。许多徽商发财致富后,会选择用善举来回报社会。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
徽州商*都是这样勤劳致富、乐善好施。虽然拥有许多财富,但他们依然严于律己。但是一旦遇到了天灾或祸乱时,又会慷慨解囊,帮助贫苦的人。徽商真正做到了得益于社会,就要回报社会。
3、注重后代教育
。徽商不仅在经商上能力卓越,同样也很重视教育。在徽州的商人家庭中会将孩子们全部送去学堂中读书,只有实在不适合读书的孩子才会开始学习经商。明朝时,徽州就出现了392名进士。徽商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极为重视。还会出资建造学堂供更多孩子学习。
《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中记载了徽商家庭:“富而教不可缓也,徒积资财何益乎”,这样重视教育的态度。以及“延名师购书籍不惜多金”的做法。
徽商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和他们历代在家族中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他们教育子女要勤奋读书,提携自己家族中的后辈,将自己赚取的财富重新回报给需要的人。这样积极的态度和无私的奉献都使徽商拥有了丰富的学识,积累了令人称赞的口碑,是他们能够发展成为大商帮的基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30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乾隆曾对不学习的皇子说:你若贪图享乐,不如做两淮盐商的儿子。乾隆第三次下江南给16位盐商加官进爵,其中14位来自徽州府。虽为生计所迫,却也造就了徽商传奇。从为生计所迫少小离家,到成为一种风气,寄命于商,徽商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古徽州文风昌盛,一科同郡两元,兄弟九进士四尚书,一榜十九进士,十里四翰林。从宋代至清末,徽州文武进士两千余人,出了28位状元。随着历代移民不断涌入,耕地严重不足,平均一人不足一亩,粮食奇缺,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徽州人决定走出去,外出谋求生计。也不再执着于仅以科举为正途,这对古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思想转变。
徽州男子年纪轻轻便要离家远行,谋求生计,经过一番艰苦奋斗,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徽商。由此形成了经商的风气,但一开始还是从基层伙计干起,逐渐积累经验。也正因如此,古时徽州一带的人结婚较早,有“十三爹来,十四娘”的说法,因为成亲之后便要外出谋求生计了,自此很少能回家。一对夫妻一辈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过三年多。徽州男人外出经商,留守妇女非常多,这是当时徽州的一种普遍现象。鲍志道11岁的时候便离家外出谋求生计,临行前母亲将家中仅剩的一枚康熙通宝给他,希望能给他带来好运。鲍志道历经磨难,成为了名震一时的两淮总商。
徽商的崛起与两淮盐业密不可分。明初行开中法,招揽商人运粮送往边境,然后商人可获得盐引。真正让徽商抓住机会的是明中期实施的开中折色法,交银子便可获得盐引,无需再千里运粮。徽商抱团取暖,在这场盐业商战中逐渐取得了优势。《两淮盐法志》记载了80名盐商,徽商就占了60位。《两浙盐法志》中记载35名著名盐商,徽商占28位。徽商通过盐业赚取了巨大利益,从1671年到1804年,徽州籍盐商给朝廷捐了3930多万两白银,米21万石,谷33万石。乾隆六下江南时,江春等盐商筹划接待,输送白银一千多万两。这也是为什么乾隆对皇子说,你若贪图享乐,不如做两淮盐商的儿子。当时的两淮盐商确实富有。
徽商祖上文风昌盛,所以徽商在经商中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一定的文学水平,商而兼士,贾而好儒,因此徽商撰写了很多商业专述,将经商专业化。虽然在清末由于诸多因素,徽商逐渐走下坡路,但其所流传的精神财富却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