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7 05: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13:46
严复的观点
严复认为,强国要政有三: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严复并不像梁启超那样是一个具有强烈实践意识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也更偏向于学术理论的建构,而较少*制度的设计,所以,在他的强国理想中,也多偏向于对市民社会的关注。这种取向最终落实为对民力、民智与民德的关注,而这种意识也在《国闻报》的取向中得到了体现。
严复始终是《国闻报》、《国闻汇编》的中心人物,报(刊)上的主要政论文章均由其撰写。在《〈国闻报〉缘起》一文中,严复称该报“略仿英国《泰晤士报》之例”。在阐述该报的宗旨和目的时说:“《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为一国自立之国,则以通下情为要义;塞其下情,则有利而不知兴,有弊而不知去,若是者国必弱。”。
从一开始,严复就是在努力办一份具有人文色彩且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知识和文化的报纸,这个目标也正是他为何没有继续为《直报》撰稿而要独立创办一份报纸的原因。在发表前述五篇政论之前,严复是从1895年开始在《直报》上介绍英国斯宾塞的社会学的。不过,《直报》是一份商业报纸,尽管内容多以新闻为主,但其以赢利为目标的方针决定了报纸本身的内容安排与导向。而这样一份报纸不符合严复所设想的报纸的理想状态,他的目标在于传播西学知识与关注社会变革,一份以此为目标的报纸有助于他这种理想的实现。
严复还在国闻报上介绍了《天演论》。他特别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严复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法,才能由弱转强,这样才符合进化的规律,否则将会走向灭亡。
国闻报馆章程的第二条明确提出,“日报首登本日电传上谕,次登路透电报,次登本馆主笔人论说,次登天津本地新闻,次登京城新闻,次登保定、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营口、牛庄、旅顺、奉天、吉林、黑龙江、青海、前藏、后藏各处新闻,次登外洋新闻。至东南各省新闻,东南各报馆言之甚详,本馆一概不述。”研究这一章程,明显可以看出,与《直报》相比,《国闻报》去除了行业新闻和广告的篇幅,而专注于社会新闻的传播。两相比较,其中的转变透露出严复对报纸的理解显然具有更多的社会变革色彩。
知识文化
这种办报理想再次印证了严复与维新派同路人的色彩,他对报纸“求通”、“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的思想与梁启超办《实务报》时提出的“去塞求通”的思想惊人的不谋而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当时“戊戌变法”中,《国闻报》与上海《时务报》南北呼应,对维新运动兴起和高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严复“尤以通外情为要务”办报原则从侧面反映出,严复是要通过报纸介绍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文化,为未来的*变革准备思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