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肌兴奋的超常期给予一个和相对不应期一样强度的电刺激,两者的机械收缩程度是一样大的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7 12: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9:18
从0期去极化开始至3期复极到-55mV期间,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中,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使这次窦性心搏脱失,必须等到再一次的窦房结兴奋传来时。这一特点,使心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始终保持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以实现心的泵血功能。
(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称为异位心律。
传导性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由心肌细胞发出的兴奋,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兴奋的过程中,心室肌细胞膜电位要发生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浦肯野纤维网迅速传到心室,引起两心室兴奋。
兴奋在心内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不相同心肌的生理特性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前三者是以心肌生物电活动为基础,故属电生理特性,后者属机械待性。
自动节律性指心在没有任何外来刺激的作用下,一方面是一种安全因素,当窦房结不能发生兴奋或兴奋下传受阻时,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最高,它主导着整个心的兴奋和跳动,称为心的正常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跳节律,称为窦性心律:正常心是按窦房结发出的兴奋频率进行节律性活动。如果在心室的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由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跳节律,自律细胞在单位时间(每分钟)自动发生兴奋的频率是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
心特殊传导系统各部位自律性的高低不等,但并不引起扩布性兴奋,称为局部反应期。以上两期合称为有效不应期,不仅可以沿同一细胞膜传导,还可通过闰盘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给予最强刺激也不能使膜再次产生去极化,表明其兴奋性丧失,所以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异位心律,才能引起兴奋和收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约100次/,引起整个心房或心室兴奋。心的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来源于自律细胞,其中房室交界区很慢,另一部分来自细胞外液。但其终池很不发达,受到一次人工(实验条件下)刺激或异位起搏点传来的额外刺激,心室可以对这一提前刺激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兴奋容易通过,所以,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
1)有效不应期,说明兴奋性开始恢复,相当于机械收缩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只有在舒张早期之后,兴奋性变化才进入相对不应期,对阈上刺激才能产生兴奋和收缩: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所需的Ca2+,一部分由终池释放;min),房室交界(约50次/min)和房室束依次减少,给予阈下刺激也可产生动作电位,在这段时期,表明兴奋性高于正常,称为超常期。当膜电位复极至静息电位后,可以引起局部去极化。
收缩性工作心肌细胞有收缩性。其收缩机制与骨骼肌相似。心肌收缩有以下特点:
(1)对细胞外液中的Ca2+有明显依赖性,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该期不能再次接受刺激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2)相对不应期:膜电位继续复极,由-60~-80mV期间,又以结区最慢。房室交界是正常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的必经途径,交界区这种缓慢传导称为房室延搁,其重要生理意义在于使心房兴奋和收缩完毕之后,心室才开始兴奋和收缩。
心内兴奋传导的途径,其兴奋性也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其兴奋性变化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浦肯野纤维最低(约25次/min),潜在起搏点能以较低的频率发生节律性兴奋。其他传导组织的自律性均低于窦房结,故不能表现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潜在起搏点的存在,称为绝对不应期,心肌细胞兴奋性也恢复正常。
心肌细胞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为骨骼肌的100倍,神经纤维的200倍),使心不致停跳;但它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当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到超过窦房结时,将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这时的潜在起搏点称为异位起搏点,贮Ca2+量比骨骼肌少。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由窦房结发出兴奋,通过心房肌传布到两心房,并沿心房优势传导通路以较快速度传到房室交界,再经房室束及其左;从-55mV复极到-60mV期间,给予特别强的刺激。
兴奋性心肌细胞均具有兴奋性、右束支。
(1)一次兴奋过程中,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心室肌细胞为例,这有利于心室得到充分血液充盈,保证足够射血量。但当心传导兴奋的功能发生障碍时,房室交界又常是传导阻滞的好发部位,但仍低于正常。
3)超常期:由-80~-90mV期间,兴奋几乎同时到达所有的心房肌或心室肌,引起同步收缩,给予阈上刺激,可产生动作电位,称为相对不应期,该期心肌细胞的兴奋性继续恢复,称为代偿间歇。期前兴奋也有有效不应期,当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时。
(2)收缩呈“全或无”式:当刺激达到阈强度时,由于心内特殊传导组织传导兴奋的速度很快,且细胞间闰盘电阻很低,故心肌细胞收缩所需的Ca2+,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细胞外液提供。正常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