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 帮助别人,就是在找仇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9 20: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18:26
助人是为了愉悦自己
我们有一句俗语叫:一碗米养恩人,一袋米养仇人。
但是,乐于助人,助人为乐,又是我们天天倡导的。
这是什么呢?
答案就恰恰在这里——因为助人为乐,所以乐于助人。
什么意思?
人类在社群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组织协作,发展出“帮助别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这一道德文化。
因此,当人们在助人之后,内心会获得道德上和地位上的优越感,因而内心愉悦。所以助人是人们获得快乐的途径之一,跟打王者荣耀是一样一样的。
因此,我们在内心里,都乐于助人。我们的本性总是乐于追求快乐。
受助便受压迫
同理,当助人者在助人的时候,得到了优越感,那么,受助者相应的,就会感受到压迫感。
压迫的本能是反抗,对压迫者的进行反击,于是产生了敌意。
但是,在我们的文化里,接受了帮助,是应该感恩的。
所以,这股本能上产生的攻击就被压抑了,压到了潜意识里,隐藏在意识层面的感恩之情之后。
从这个意思上讲,这份敌意刚好是与道德文化相伴相生的副产品。
如果助人与受助这个行为,跟聊天一样平等,没有优越感,就不会有压迫力,也不会有反抗力,就不会有敌意,当然也是没有感恩的。
最终,在现实中,我们只看到了,受助者对助人者的感激之情。但看不见潜藏在潜意识里的敌意。
这份敌意如果意识不到或者处理不好,会折磨受助者的心灵,其使产生一些畸形,也容易导致两者之间的关系破裂。
万物相生
为什么道德文化会产生攻击的副产品呢?
我想,这是由这个世界存在状态的本质——动态平衡决定的吧。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的存在状态是处于时刻变化中。而这种变化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其不断变化引起的不平衡向平衡态的发展过程,这也是宏观上的回归均值在微观上的原理吧。
这有点像,A、B分一个苹果,B的那一半多了,A咬了B的一口,这时,A的又大了,B又咬了A 的一口……最后,有一个人的先被对方咬完了,需要再得到新的补充,再继续追求平等……如此反复。
要产生不断变化的力,就必须有两个相互作用的对象。当人类发展出道德文化的时候,它获得优越感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反的反作用力——攻击力,表现在情感上,便是敌意。
没错,你也想到了。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里的阴阳!万物有阳必有阴,有正必有负,永远相对存在。
当我想到这一点时候,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给震惊了!
在远古那么物质贫乏的岁月里,他们就洞悉了世界的本原!
我脑补了一幅深山里、寒秋中孤独的思考者,开悟的瞬间,石破天惊的狂喜。哈哈哈……
万物相生相伴,永远处于互为转化的状态之中,这也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理啊!
助人不伤人
那么,为什么一碗米能养恩人,但一袋米就养了仇人呢?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一碗米象征的恩情,产生的是一种小的道德优越感,同时也是小的压力感。并且,人是处在一个社交社会里的,我们知道,这份小恩情,我们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时点,很容易地就还上了。心里有了这个预期,人们便能继续平等相处。
对!这也是我们文化中,礼尚往来的原理。礼尚往来,不是为了报恩,也不是为了再借不难,而是为了平衡受礼者内心的自恰。
从这个角度讲,送礼者送礼之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回礼——等值或者象征性回礼都可以——本质上,是对别人道德上的一种凌迟,是为继续享受自己在道德上的优越感带来的愉悦的一种途径——或者为了等待超值的回报。拒绝回报的礼越大,这份凌迟就越严厉,或者这份期待就越高!
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没有人会自愿地地愉快地处于被他们帮助的地位,因为被帮助,意味着自己的*、弱小和卑微。人的内心里,有一种天然的追求平等甚至追求优越的力量,在被帮助的时候,这种力量就被隐藏在内心深处,并变成一种对助人者的敌意。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帮助别人了呢?
不是。
我们只要保持“互相帮助”的状态,听老祖宗的话,礼尚往来即可。
什么意思呢?
当你帮助了别人,请也同时接受对方表达的回报意愿——不管是现时的、未来的,等值的、象征性的。哪怕只是一句谢谢,你欣然接受了,就化解了对方内心的压力感,获得一种象征意义上的重新平等关系——这或许,也是我们倡导说“谢谢”的底层逻辑:不仅为了感激别人,同时为了解脱自我——因为,“谢谢”也是支付给助人者的一种社会尊重的价值回报。
此外,在助人的时候,应当注意表达方式,尽量以不明显地伤害受助者自尊的方式进行。其次,在助人之后,更不要时不时地在对方面前,或者别人跟前反复提起。而且,更应该避免因为自己为对方付了一份大恩,总是在小事上一点点、一次次地讨回来,这种方式会严重加重受助者的屈辱感。大恩就等着将来一次大报,不要分批索取。就好像,别人借你百万,你却在每次吃盒饭的时候抵债回来,这会令人痛苦不堪。
这令我想起,那些无怨无悔,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全职家庭妇女。在数量上,她对家人的恩情最多;在意识层面上,家人最感激她;但在潜意识里,家人却最恨她!
还记得吗?中国文化里,都是说母亲最伟大,几乎没有见到哪个文人,表达母亲是他最喜爱的人。在我们的文化里,“母亲”是作为一个受苦受难、普度众生的菩萨一样的存在。因为她们只付出,不索取!
尤其是当她们在无意识下,不断唠叨重复她的付出时,更是在折磨家人的道德感,水滴石穿地积累家人对她的“恨”。
更严重的是,当她们真的对丈夫不索取任何大的物质回报的时候,她们和丈夫之间的道德感天平就会越来越大,潜意识里积累的怨恨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后者在潜意识的作用下惊恐逃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伟大又悲哀的黄脸婆们”最后总是遭遇不屑或者抛弃的底层心理原因之一吧。可悲可叹!
人性,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复杂得多。而当一种对人性的误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时候,其残害的生灵之众,何其可怕!
所以,那些充满爱心的善良人们,在付出爱之后,请一定一定一定要记得,索取回报!
恩人就是仇人的主要观点来自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的《幻想即现实》。
这是21天日更写作部落 第4期第3篇,用时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