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深得人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9 18:5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1 01:29
1.亮年青时即从城市移至农村,躬耕于野,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表明他异常重视农耕,我们现在更知道,只有亲自参加流汗水的农作,才更能 体验民情,珍惜民力,从而能恤民疾苦,做到民安、政清、国富、兵强。
2. 亮少有逸群之才,而不求闻达于诸侯,表明他风格高迈。不汲汲希求权势和富贵,故时人杨戏有“忠武英高”之赞。
3. 亮择妇以才而不以貌,表明他不贪图个人享受,而只图找一有才贤偶,以帮助己很好地为国为民服务。这在古代统治层中,能若此者尤为罕见 。
4. 亮择主不求其地广势大,而重品德作风,故终于辅佐了众寡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故宋代哲人朱熹称“自古辅一无尺土之主,唯孔明能之”。
5. 亮之治国,德教与刑法并举,政绩之佳,冠绝古代。
6. 亮善于治军和发挥士兵的战斗积极性,能以少击众,使只能处于守势。《孙子兵法》所说衡量将的智、善于用兵的司马信、仁、勇、严五个必 要条件,亮无不具备,是全能的军事家。
7. 亮的思想及行动,以儒为本,并吸收法、道、墨、农、兵各家之长,故他在政、军、经、贸及科技各方面都有好的成就,他对生产和军用器具 的制造都有进步意义。
8. 亮重视并善于用人和培养*人。
9. 亮要求和鼓励别人对他提反面意见,且有错必改,决不掩护己短。
10. 亮能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产和受赐及自己在外仰赖公家供给的情况,不另外治生,以长尺寸,这种自我约束的清廉作风至今仍有示范意义。
11. 亮临死让别人把他埋在定军山交通要道旁,因山为坟,不需器物,这不仅反映了他反对厚葬的恶习,更表现了他至死也不忘攻魏与统一中国的 宏愿壮志。
12. 亮既忠于蜀汉,其子瞻及瞻子尚亦能在抗击邓艾的战斗中为国捐躯,三世忠烈,足证亮家风之美,孙权晚年心多嫌忌,可是到死前,仍以亮侄 诸葛恪为大将军辅佐少主,当系他觉得诸葛家人最可靠的缘故,显然是受了亮辅政最好的影响。
13. 亮受遗托孤,行君事而世人不疑,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亮用法严而人悦服;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使人叹惜至今不绝,不能说不是奇人奇事。
14. 亮对少数民族的*较为开明,在古代*统治者中是少见的。
15. 不论亮同时或后代人都敬慕亮,由于亮德高能多,所以各行各业都可以从亮身上得到启迪、鼓励,如爱国志士学习亮的尽瘁国事,怀才不遇之 人则可以从亮之淡泊名利中得到慰藉。俗语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就反映了亮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总括以上所说,我们可以认为:诸葛亮是我国古代德才兼备,影响深远、光照寰宇的*家、军事家、思想家,堪称古代完人与宗师。 诸葛亮亮在治军作战方面,固然有其突出的特色和战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1 01:30
一、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二、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三、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1 01:30
第一: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也就是说诸葛亮有身高有长相有气质,超级大帅哥一枚!(第一印象就给人加分啦)
第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一身的心血都在都付出在整个蜀国的发展和治理上。其忠心程度历史上鲜有人与之颦美。(忠)
第三:隆中对上我们可见其超前的思想和过人的谋略,确实是治世之奇才!(智)
第四:七纵七擒孟获,为避免更多百姓无辜的伤亡,诸葛亮以德才降服孟获。(仁)
第五:白帝城刘备托孤。诸葛亮确实完成的刘备交给自己的任务!(信)
第六:诸葛亮一生清贫,过着节俭的生活。(廉)
第七:诸葛亮花边新闻少,只有一丑妻黄月英。(耻)
这么一个有大才大德的伟人不深得人心那真的是没天理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1 01:31
这要在三国演义(小说,非正史)里面说了,简单的说一个例子吧,关羽一直不服诸葛亮,关羽立军令状去华容道杀曹操,诸葛亮明知他不会杀曹操还要他去,回头还没杀他,是不只是要关羽欠他一个人情,还是为了不让曹操死,以制衡东吴,还能笼络关羽对他的心,这是对上将(算是元老),对治军上也有“挥泪斩马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是说说而已,死前把死掉之后的事都算计到了,当尸体还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可以想得到了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1 01:31
在文学作品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与胸有韬略腹有良计的谋士的化身。
在历史上,是一个不但忠诚有能力,更是一个公平正直的领导,所以不论哪一方面都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