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伦理困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8 15: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5:19
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以及现实人类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常常导致在具体情境之下,道德判断与抉择的两难困境,即“伦理困境”。
记得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一方面是等着“格列宁”活命的病人,另一方面是违规药品的查处任务,负责案子的曹斌在弱势的病人和法律面前向*说了一句“我真不好办!”
“伦理困境”是伦理问题的极端表现,往往预示着突破传统伦理规范的可能性。
那么何为正当的行为?正确的事情?如何突破“伦理困境”呢?以下四种伦理立场可以参考一下,也许会得到答案。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一是以伊壁鸠鲁、穆勒为代表的功利论。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如果导致了与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最好的结果就是达到“最大的善”,只有当一个行为能够最大化善时,它才是道德上正确的。功利论聚焦于行为的后果,以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否是善的,其本质的特点是它对后果主义的承诺和它对效用原则的采用。由此,功利论也被称为后果论或效益论。
二是以康德为代表的义务论。功利论聚焦于行动的后果,那么义务论则关注的是行为本身。义务论者强调,行为是否正当不应该仅依据行为产生好的后果来判定,行为本身也具有道德意义。功利论在工程伦理学中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其责任观念对工程伦理规范的制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个人在履行职业责任时不得受到利益冲突的影响”,“个人应为自己的职业行为承担个人责任”,“接受使工程决策符合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的责任”。
三是以伊壁鸠鲁、霍布斯为代表的契约论。契约论通过一个规则性的框架体系,把个人行为的动机和规范伦理看作一种社会协议。契约论既允许理性的多元性存在,又能够从多元理性中获得重叠共识的价值支持。如此,个人自由权利在现实工程实践中得到有效保障,而且这些规范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评估行为的优先次序的指导。
四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德性论。功利论或义务论以“行为”为中心,关注的是“我应该如何行动?” 德性论以“行为者”为中心,关注的是“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伦理学的核心不是“我应该做什么” ,而是“我必须具有何种品德的人”。由此出发,德性论关心的主要是人的内心品德的养成,而不是人外在行为的规则。它反对把伦理学当作一种能够提供特殊行为指导规则或原则的汇集,强调要培养和产生高尚、卓越的人,这种人是出于他们高尚、卓越的品格来自发地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