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心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30 05: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9:35
佛说: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大白莲花)。因为一切念佛人,毕竟会脱离生死苦海。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法华经》上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净信应侍之如侍诸佛。末学更以为三种念佛人,为世间稀有。为众师兄略而说之。
一者,因众苦所*: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等。而对娑婆生厌离心,对极乐净土的种种妙乐心生欢喜。从而持戒布施,修功累德,心心回向。把今生的生命都奉献给念佛事业,求命终之时得佛接引,往生西方者。是为以凡夫根基而得入念佛法门。
二者,对一切诸有心生厌离,欲求涅槃清净之乐。一面是生死轮回的苦海,一面是诸佛菩萨的解脱愿海。弃苦海,而取愿海。发心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而心心向往诸佛本愿功德。是为以小乘根基得入念佛法门。欲入此门 ,应先观一切无常,执着毕竟是苦。
三者,以一切法毕竟不坚固故,不住涅槃。我们生命的主人,其性广大,能摄一切法。是故一切皆在心中,心中自有一切。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杀盗淫妄即是三途,五戒十善即是人天,清净无染即是涅槃。心不取三途,亦不舍三途;心不取人天,亦不舍人天;心不取涅槃,亦不舍涅槃。于一切不取不舍,了了分明。是故不畏三恶道苦,不贪人天之乐,亦不住涅槃。不须更立一愿,更修一行,心中自有菩萨六度万行,诸佛功德庄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此心即是阿弥陀佛的平等摄受,是故佛非佛名,非三十二相,非智,非愿,无佛可念,亦无念佛之人。《僧伽咤》经有云:“如来安住处如须弥山。如来等须弥山。如大海水。三千世界微尘数等十方菩萨。欲求佛住不知所在。十方诸菩提萨埵但遥礼敬。”若能如是念佛,则是真念佛。是为以大乘根基而入念佛法门。欲入此门,应先对治我见。心量广大,如果念念都是我知,我见,我想,我喜欢,我讨厌,则无门契入。不以我见而观我,不以我见而观众生,不以我见而观佛。
修学苦谛是每个学佛人的第一要务。没有苦集灭道哪里来的常乐我净?苦苦是一切有情都能够了解的,学佛人至少要了知坏苦与行苦。要通过思维观察真正的意识到三界如同火宅,轮回之中除了苦以外没有一点安乐可得。这个不是鹦鹉学舌,而是真正的如理思维,要有切身的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发起出离心。
不论是修小乘、大乘圣道还是净土,苦谛都是最基础的。否则没有切实的出离心,修什么法念念都在回向轮回,是断然了不了生死的。
念佛的人,更要知苦。就算一时理解不了行苦,也要了解到一切世间有漏的福报都是招感苦的因。活在世上,有生老病死都是恶苦外,有钱的要遭受财散的痛苦;有名的要遭受名尽的痛苦;爱眷属的要遭受眷属分离的痛苦;漂亮的要遭受容貌衰败的痛苦。死后还有三恶道的难忍痛苦。就算是有福报不失人身或是*,福报尽了还要堕落。又有什么可以言乐呢?
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苦谛,通过思维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的本质。才能发起出离心。生死是牢狱,享乐是鸩酒,名利是枷锁,亲朋是冤家,善知识是明灯,佛号是出狱的路。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