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占领威海卫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8:40
(五)宗教传播
在英国租占威海卫的过程中,外国教会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早在1898年英国决定租占威海卫时,英国教会就曾积极支持。1898年后曾遭到威海人民反洋教斗争沉重打击的外国教会卷土重来,势力迅速膨胀。
1898年后,外国教会在殖民*支持下,纷纷占地建教堂,在威海形成了以鲸园为中心的教堂区,并将势力扩展到文登、荣成、牟平等地。*教会先后在商埠区、刘公岛、观里村、盐滩村等地建教堂、传道所4处,并设有教会印书局,每年出版福音年历,承印殖民*印刷品,同时向当地居民散发布道传单以及其他宗教读物。天主教会在租借地内外建天主教堂、礼拜堂、圣母院等17处,并在内部附设接生院、方济医院、养老院、幼稚院、绣花厂、园艺园等机构。为培养本地传教士和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知识分子,教会还在殖民*的支持下开设学校6处。在教会学校里,传教士们积极向学生灌输宗教思想和西方价值观,学生一般被要求信仰宗教。同时,外国传教士还四处活动,传经布道,发展教徒,把宗教教规散布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威海教徒最多时曾达到4000多人。当国内反洋教浪潮持续高涨时,威海的中国教徒竟然联名上书殖民*要求将中国寺庙改建为教堂,所受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六)公共事业
教育事业 英租威海时期的学校主要是由中国人和教会开办的。其中威海民众开办的学校占该时期学校总数的70%多。据档案记载,1930年威海2656名在读生中,华人教育机构的学生有2033人,占77%以上。因此,这一时期为威海人民提供教育机会最多的是威海人民创办的华人学校。而由殖民*投资开设的学校仅有一处皇仁小学。最早成立的华人学校是威海反缠足运动组织天足会于1909年创办的淑德女校。该校初期招收妇女20名,教授国文、缝纫和家政知识。此后,刘公岛和陆地租占区又相继建起了15所学校。农村学生就学主要依靠私塾,到1905年全区私塾发展到287处,有塾生3276名。为扫除成年人文盲,1923年威海开明绅商又组成平民教育会,开设穷人夜校,到1924年就发展到26处。在威海民众创办的学校中,较为突出的是威海中学。1926年毕业于南开高中的孙启昌、戚道纯等人,为提高威海教育水平,四处筹资创办了威海首家中学——齐东中学。后在商会支持下,投资15980元,于1929年8月14日扩建为威海中学。该校教师主要由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学内容新颖、方法先进。设施也比较完备,成为威海当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进步思想的重要基地。这一时期,华人学校虽然属威海教育主体,但其投资主要靠民间捐助。殖民*直到1928年才把教育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当年支出为3000元,第二年达到11000元,主要投入到教会学校中。但为控制华人学校,殖民*也用少量经费对其进行补贴。办学经费的严重短缺极大地阻碍了威海教育事业的发展。1921年,全区识字率仅为9%,妇女则仅有227人识字,约占万分之十四。即便到1930年,全区识字率也不过10%。
回复 收起回复 5楼2006-10-17 10:42举报 |我也说一句
雅掰子
深海黑鱼8 体育活动 英国租占威海卫后,随着来威外国人的增多,一些产生于外国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兴起,并带动了其他体育活动的开展。到20世纪初,足球、网球、高尔夫球等体育活动在威海已经开始流行。足球普及面较宽。殖民当局先后在刘公岛设足球场4个,1910年又在东门外大操场上设立足球场1处。安立甘堂学校等教会学校 和皇仁小学及威海中学都有足球队组织,经常与英国水兵和外籍人士举行比赛。当时,威海足球队就已经闻名于烟台、青岛、济南等地。国内较为罕见的高尔夫球在威海也风行一时。全区共建有高尔夫球场4处。1901年殖民*在刘公岛上设立一处占地面积216100平方米的专用球场。1914年又在东门外大操场上种植草坪,设立高尔夫球场,该场占地几百亩,并配有休息室等配套设施,由英国人组织的高尔夫球俱乐部管理。另外两处位于西、南两乡。网球活动,场所更多,仅刘公岛就有网球场6个。凡是英国人办公处和住所旁几乎都建有网球场供外国人使用,有时也对青年学生开放。体育竞赛活动也较多,学校、乡村每年都要开一两次运动会。1929年6月9日区内又举行了第一届全区运动会。群众性体育活动项目以武术、游泳、登山、象棋等为主,开展得也比较活跃。为普及体育活动,1907年张福来、李华锷等人还专门组织体育会,在北大营原中*团训练场西段开辟体育操场,组织开展体操运动。
传统文化 当时的文艺设施仅有戏楼、茶社,剧场很少。1918年阮长升在迪华街(今延安街)路南兴建的同乐戏院(建国后改为大众剧场,1982年拆除)是威海最早的营业性新式剧场。1921年以后,威海相继出现两家无声电影院。民间文艺活动主要是戏剧和杂耍。戏剧演出多在露天戏台或戏楼进行,当时的寺庙都建有戏楼或戏台。杂耍项目主要有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舞龙、跑驴等,多在节日或赶庙会时表演。过春节时,较大的村落还要组织闹新春的“光景会”逐日轮流到各寺庙、祠堂和市区演出。为压制*,殖民*对报刊业严加*。1923年威海创办了第一家报纸,但没过多久就被当局查封。1927年12月孙汉川等人创办了《威海午报》,殖民*又以不允许登载抨击殖民统治的文章对其进行牵制。1930年由于英国在威海的统治行将结束,对文化事业的管制有所放松,当年1月许震江创办了《威海日报》。该报在宣传民族主义、抨击劣绅*言行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当时,威海商人还开设4家书局,经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出版的各种书刊。早期的图书业也开始出现。据1907年9月25日《东方杂志》第9期记载;威海卫商界松江沈某、江宁朱某、登州柳某创设阅报社一所,名为“威海阅报社”,以天后宫为社址,并在每星期日开会演说,以通风气。
医疗卫生 殖民*先后在威海设立医院4处。其中设施最完善、医护人员最齐全的是位于刘公岛上的海军医院,但只为英军和外侨服务,拒收华人。1902年当局在码头区和刘公岛设立医院两处。1926年又在温泉汤设立了一处医院,这三处医院均对华人开放,总床位72张,全区人均床位占有率约为万分之四。其中,码头区的称做“大英民医院”,设备较为先进,可容纳病人五、六十人。其余两处属分院性质,规模小,设备也比较落后。除医院外,公共卫生所几乎没有。但每两星期举行公开诊治一次。针对区内流行病症,则由医官长率人每星期赴各地施诊。每年还要前往乡村产妇家施行接生。到春季医官长还要分赴各地施种牛痘以防天花。为防治传染病,由医官长定期对公共建筑物进行检查,并在公共场所修建公厕。此外还制做一些卫生宣传册发放到学校或农村。在殖民当局修建的医院里,中外病人是有别的。如大英民医院,英国人病房设备完善,而中国人的病房则相当简陋。普通病房里仅设三、四座土炕。病人住院一切用具都要自备,烧炕煮饭均在屋内进行。由于医护人员少、素质不一,误诊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其设立的医院,名义上对中外病人一视同仁,实际上主要为在威海的英国人和外侨服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8:40
(五)宗教传播
在英国租占威海卫的过程中,外国教会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早在1898年英国决定租占威海卫时,英国教会就曾积极支持。1898年后曾遭到威海人民反洋教斗争沉重打击的外国教会卷土重来,势力迅速膨胀。
1898年后,外国教会在殖民*支持下,纷纷占地建教堂,在威海形成了以鲸园为中心的教堂区,并将势力扩展到文登、荣成、牟平等地。*教会先后在商埠区、刘公岛、观里村、盐滩村等地建教堂、传道所4处,并设有教会印书局,每年出版福音年历,承印殖民*印刷品,同时向当地居民散发布道传单以及其他宗教读物。天主教会在租借地内外建天主教堂、礼拜堂、圣母院等17处,并在内部附设接生院、方济医院、养老院、幼稚院、绣花厂、园艺园等机构。为培养本地传教士和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知识分子,教会还在殖民*的支持下开设学校6处。在教会学校里,传教士们积极向学生灌输宗教思想和西方价值观,学生一般被要求信仰宗教。同时,外国传教士还四处活动,传经布道,发展教徒,把宗教教规散布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威海教徒最多时曾达到4000多人。当国内反洋教浪潮持续高涨时,威海的中国教徒竟然联名上书殖民*要求将中国寺庙改建为教堂,所受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六)公共事业
教育事业 英租威海时期的学校主要是由中国人和教会开办的。其中威海民众开办的学校占该时期学校总数的70%多。据档案记载,1930年威海2656名在读生中,华人教育机构的学生有2033人,占77%以上。因此,这一时期为威海人民提供教育机会最多的是威海人民创办的华人学校。而由殖民*投资开设的学校仅有一处皇仁小学。最早成立的华人学校是威海反缠足运动组织天足会于1909年创办的淑德女校。该校初期招收妇女20名,教授国文、缝纫和家政知识。此后,刘公岛和陆地租占区又相继建起了15所学校。农村学生就学主要依靠私塾,到1905年全区私塾发展到287处,有塾生3276名。为扫除成年人文盲,1923年威海开明绅商又组成平民教育会,开设穷人夜校,到1924年就发展到26处。在威海民众创办的学校中,较为突出的是威海中学。1926年毕业于南开高中的孙启昌、戚道纯等人,为提高威海教育水平,四处筹资创办了威海首家中学——齐东中学。后在商会支持下,投资15980元,于1929年8月14日扩建为威海中学。该校教师主要由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学内容新颖、方法先进。设施也比较完备,成为威海当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进步思想的重要基地。这一时期,华人学校虽然属威海教育主体,但其投资主要靠民间捐助。殖民*直到1928年才把教育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当年支出为3000元,第二年达到11000元,主要投入到教会学校中。但为控制华人学校,殖民*也用少量经费对其进行补贴。办学经费的严重短缺极大地阻碍了威海教育事业的发展。1921年,全区识字率仅为9%,妇女则仅有227人识字,约占万分之十四。即便到1930年,全区识字率也不过10%。
回复 收起回复 5楼2006-10-17 10:42举报 |我也说一句
雅掰子
深海黑鱼8 体育活动 英国租占威海卫后,随着来威外国人的增多,一些产生于外国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兴起,并带动了其他体育活动的开展。到20世纪初,足球、网球、高尔夫球等体育活动在威海已经开始流行。足球普及面较宽。殖民当局先后在刘公岛设足球场4个,1910年又在东门外大操场上设立足球场1处。安立甘堂学校等教会学校 和皇仁小学及威海中学都有足球队组织,经常与英国水兵和外籍人士举行比赛。当时,威海足球队就已经闻名于烟台、青岛、济南等地。国内较为罕见的高尔夫球在威海也风行一时。全区共建有高尔夫球场4处。1901年殖民*在刘公岛上设立一处占地面积216100平方米的专用球场。1914年又在东门外大操场上种植草坪,设立高尔夫球场,该场占地几百亩,并配有休息室等配套设施,由英国人组织的高尔夫球俱乐部管理。另外两处位于西、南两乡。网球活动,场所更多,仅刘公岛就有网球场6个。凡是英国人办公处和住所旁几乎都建有网球场供外国人使用,有时也对青年学生开放。体育竞赛活动也较多,学校、乡村每年都要开一两次运动会。1929年6月9日区内又举行了第一届全区运动会。群众性体育活动项目以武术、游泳、登山、象棋等为主,开展得也比较活跃。为普及体育活动,1907年张福来、李华锷等人还专门组织体育会,在北大营原中*团训练场西段开辟体育操场,组织开展体操运动。
传统文化 当时的文艺设施仅有戏楼、茶社,剧场很少。1918年阮长升在迪华街(今延安街)路南兴建的同乐戏院(建国后改为大众剧场,1982年拆除)是威海最早的营业性新式剧场。1921年以后,威海相继出现两家无声电影院。民间文艺活动主要是戏剧和杂耍。戏剧演出多在露天戏台或戏楼进行,当时的寺庙都建有戏楼或戏台。杂耍项目主要有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舞龙、跑驴等,多在节日或赶庙会时表演。过春节时,较大的村落还要组织闹新春的“光景会”逐日轮流到各寺庙、祠堂和市区演出。为压制*,殖民*对报刊业严加*。1923年威海创办了第一家报纸,但没过多久就被当局查封。1927年12月孙汉川等人创办了《威海午报》,殖民*又以不允许登载抨击殖民统治的文章对其进行牵制。1930年由于英国在威海的统治行将结束,对文化事业的管制有所放松,当年1月许震江创办了《威海日报》。该报在宣传民族主义、抨击劣绅*言行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当时,威海商人还开设4家书局,经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出版的各种书刊。早期的图书业也开始出现。据1907年9月25日《东方杂志》第9期记载;威海卫商界松江沈某、江宁朱某、登州柳某创设阅报社一所,名为“威海阅报社”,以天后宫为社址,并在每星期日开会演说,以通风气。
医疗卫生 殖民*先后在威海设立医院4处。其中设施最完善、医护人员最齐全的是位于刘公岛上的海军医院,但只为英军和外侨服务,拒收华人。1902年当局在码头区和刘公岛设立医院两处。1926年又在温泉汤设立了一处医院,这三处医院均对华人开放,总床位72张,全区人均床位占有率约为万分之四。其中,码头区的称做“大英民医院”,设备较为先进,可容纳病人五、六十人。其余两处属分院性质,规模小,设备也比较落后。除医院外,公共卫生所几乎没有。但每两星期举行公开诊治一次。针对区内流行病症,则由医官长率人每星期赴各地施诊。每年还要前往乡村产妇家施行接生。到春季医官长还要分赴各地施种牛痘以防天花。为防治传染病,由医官长定期对公共建筑物进行检查,并在公共场所修建公厕。此外还制做一些卫生宣传册发放到学校或农村。在殖民当局修建的医院里,中外病人是有别的。如大英民医院,英国人病房设备完善,而中国人的病房则相当简陋。普通病房里仅设三、四座土炕。病人住院一切用具都要自备,烧炕煮饭均在屋内进行。由于医护人员少、素质不一,误诊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其设立的医院,名义上对中外病人一视同仁,实际上主要为在威海的英国人和外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