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2 17: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00:38
首先我们说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在当时绝对是一代人杰,在绝大部分国人麻木不仁浑浑噩噩的时候,他们创立了自己的一套救国图存的办法,他们的思想见识是当时潮流的顶端。当时康梁创建的学会遍布全国,让很多知识阶级接受了他们的思想。要思想有思想,要见识有见识,要方法有方法,奈何对手是慈禧。咸丰尸骨未寒,慈禧刚登上舞台就大刀阔斧的除掉了顾命大臣,与慈安太后恭亲王奕言斤瓜分权力。慈安死后,慈禧又以雷霆手段夺取了恭王的权力,扶持醇王。晚清政坛,绝顶高手只有两个,一个是袁,一个就是慈禧。 那么为什么同为人杰,二人的评价差距如此之大呢?首先说说康有为。康有为把自己包装成维新派的首领,并捏造出个康党,天可怜见,整个改革过程中康有为不过是边角料而已,并未发挥什么大作用;他逃走之后,哪是做什么生意,不过是鼓吹自己。大发厥词,骗取海外华人的捐款,以供自己挥霍。康有为拿旧道德来说,是奸臣。他本来没有改革的实际能力,却鼓吹改革,骗取了光绪皇帝信任(当然光绪生于妇女之手,能力也很堪忧),一时间呼风唤雨,小人得志;等到被追捕,不学谭复生从容就义,自己先跑了,还恬不知耻地招摇撞骗,衣带诏可是用来救光绪的?说他伪君子?都不需要辩的。再说新道德,首倡维新,这个确实有,但也仅此而已了。 再说梁启超,相比于康有为的保皇本色一直不变,梁启超一直在变,一直在改变自己的立场,但是我们由表及里,任公一直基于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顺应时势在变,而不是虚伪的明哲保身,见风使舵。也许同时代的人感受是最真,孙文、胡汉民、蔡炎培、鲁迅等各类人都对其评价甚高;死后享受国民 *** 的国葬待遇,争议很少。 而当康有为招摇撞骗,坐拥轿车豪宅,养几房姨太,过着舒适的好日子的时候;梁启超并没有这样做,他从保皇始,从改良终,一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一生作一千多万字,影响深远,在用毛笔书写的时代不知道还有谁能比肩),在学术、文学、出版教育上成就都很高。书传俱在,品行学养都得到公认。 当然,研究历史更多关注的是事件本身的影响,而不是个人的作用,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评判历史人物。在那个灰暗的时代,有识之士都在为中国寻求出路,康梁要改革,孙文也是保皇开始,但是很快就与清廷决绝了,这些人虽政见不同,但都是热血人士。康梁改革自有其历史价值,如果没有血的教训,孙文等*派不会认清晚清的无可救药,从而决绝,走上*之路。因此,尽管康有为人品、私德广受诟病,让人唾骂,但这些并不妨碍他在戊戊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