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1 10: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7:12
小时候隐隐约约地有这么一个感觉:世界上拳头大的才是赢家。而那些道义啊大义啊什么的全是胜者后来追加的自夸和谎言。所以只要拳头大,什么都好说,那些腐朽的老古板满口道理都是白搭。
最近读到的一些内容*了我相应的认知:大义远比我想的要有用的多。
故事从初中就学过的陈胜吴广起义开始说起。小时候学了他们反抗暴秦的努力,以及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啊,阶级矛盾下,人民的汪洋大海足以淹死秦朝的*,王朝就给推翻了呗。可其实当陈胜起义了以后,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的发展。意料之外的问题是,陈胜的地盘在不断地壮大,但是实力并没有变强。
陈胜接连派出人马去占领地盘,可是当手下人占领了地盘以后接连与陈胜切断关系,自立为王。所以陈胜的实力并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是多了不少需要地方的敌人。等到章邯带着带匈奴的精锐部队杀回来,很快就把他们各个击破了。
这个理由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合法性。
当时学陈涉世家的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陈涉起义之前要在鱼肚子里藏字条,学狐狸叫。搞事情的时候要称自己是项燕扶苏的军队。从合法性的视角看去,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为了让人跟。用大家都信的鬼神去做宣传,流言蜚语就会替陈胜做宣传。而当他真的起来搞事情的时候,大家就会将信将疑地把他捧上去,而不是质问他你算老几。选择项燕和公子扶苏的名号会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暴起,一起来反抗秦朝。
陈胜学了个开头却没有学会结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口号本身就属于煽动力很强但是不容易赋予自己合法性的路数,何况很快他就被物质腐化,人格上的丑态和缺陷一展无遗。闹得众叛亲离结果手下都产生了一种“他只是幸运,他行我也行”的冲动。机会一来,就纷纷独立去了。
相比之下,之后出来搞事的项羽这方面就要做的好得多,捧了一个楚王出来,并且号召各国复辟,这样一来就把秦统一前的*遗产充分的利用起来了。
在古典时代,人心的聚散产生的力量之大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当年魏国一代军神吴起和自家主公魏武侯泛舟西河。魏武侯感叹山河壮丽,地势险固,真乃魏国之宝。吴起想了想,对曰:“在德不在险”。主君有德行,比国家有山川险阻重要得多。
这段话后来被不断地变体传颂,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楚庄王问鼎,被怼了一句“在德不在鼎”;王充在《论衡》里面批判百姓迷信鬼神,批了一句“在德不在祀”。余秋雨在评论康熙皇帝的伟业时,还感慨他没有坚守地上之长城,而是在百姓中建立了心灵之长城。这种感觉始终绵延不绝。
像三国和唐末的乱局互相打得不亦乐乎,但其实玩家都不是外来户而是地头蛇。终结帝国的也不是外敌而是内乱。这也导致了后面的帝国比如宋朝,就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强干弱枝的*,保证*对于地方的绝对压制力。但是这样的安定是以牺牲手下的能动性为代价的,更理想的方法当然是让手下真心信服,安安心心地为帝国鞠躬尽瘁。而这个理想的核心,正是前面心心念念的德。
大义并不是简单是胜利者立的道德牌坊。在乱世中,大义名分是大家要竞争的关键资源。拥有它的人会拥有巨大的优势。在日本的战国时代,各个大名互相征伐,而他们在努力争取的就是去京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即所谓的“上洛”。织田信长首先完成了上洛的伟业,结果很快就集结了决定性力量优势,以摧枯拉朽之势天下布武,结束了乱世。三国时期曹操虽然有巨大的实力优势,也不敢自己称帝,选择挟天子以令诸侯。诸葛亮不停的北伐不是因为自己有胜算,而是一旦北伐停止,光复汉室这个金字招牌就没法用了。这背后驱动他们行动的,都是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