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中的经典句子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0 05:3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12:25
鲁迅作品《孔乙己》中比较经典的话语:
一、读书人窃书不为偷——鲁迅《孔乙己》
二、不多了,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鲁迅《孔乙己》
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孔乙己》
四、你可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鲁迅《孔乙己》
五、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鲁迅《孔乙己》
《孔乙己》的语言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具体表现在用具体形象的动词来描写静态的事物,如“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或者以先后用词的不同来揭示人物境遇的变化。如“孔乙己……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与“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的对比,用“排出”表示孔乙己在那时的阔气,有钱的样子。后来腿被打断了,人也穷了,便用“摸出”来形容。“摸”这个词就表现出他的破衣袋里钱本不多,可是他却摸来摸去总想多摸出几文钱来。
修辞手法多样而新奇则是另一个特点,文章运用了多种形式的夸张以及反复手法的运用,人物形象塑造准确到位且内涵深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孔乙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12:26
1、孔乙己的清高使他不能正确地认清自己,把自己的缺点当作宝贝,并固守不变,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悲剧人生。而范进则只记住了八股文章,并钻入了牛角尖中,在自卑自贱中苟喘,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腐儒的代名词。
2、自我安慰和脆弱神经的对比
3、孔乙己是迂腐的,这主要表现在他的话语之中。孔乙己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动辄“之乎者也”。在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时,他有一句经典的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陈腐的语言便是迂腐的性格的表现。孔乙己抱着过时的陈腐的观念不放,生活在一个激昂不安却已前进的社会里,难免不会显出他的迂腐可笑。孔乙己已成为一个典型的抱残守缺的形象。
4、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5、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6、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7、范进的表现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当范进在胡屠夫受银假作谦让时,明知从此再不会要他接济,却说了这么一句话:“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这就充分说明范进是虚伪的、狡诈的。这一性格仍然贯穿他的一生。在他母亲死后,一次与张乡绅到高要县打秋风,在宴席上不肯用银镶杯箸,以证明他对母亲的“孝顺”,却在燕窝碗里拣出一个大虾元仁子送到嘴里。这恰恰说明他是虚伪的。
8、与之相对的范进却表现出了圆滑的性格,范进的这一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与张乡绅的交往中。当范进中举之后,张乡绅前来攀附,说了这么一番话:“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的回答是:“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其实范进明智张乡绅的攀附之词是无稽之谈,却以一句“幸得出老先生门下”给予了认同。这正是范进世故圆滑的表现。这在范进以后的行事中仍然随处可见。
9、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怜的。其原因在于他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他的穷困潦倒的苦相,正是他精神无所寄托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他只能退回到心灵深处的自我安慰中去,并在盲目的自命不凡和别人的取笑声中自我解嘲,释放心灵深处的压力。当然他将一事无成,最终在贫困中死去。这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自我否定,也是自我价值的彻底崩溃后的结果。
10、虽说,孔乙己没中半个秀才,但好歹还是个读书人。但恰恰因为自己是个“文人”,孔乙己每每听到这种话,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憋得满脸通红,然后是满嘴的之乎者也。
11、鲁迅小说孔乙己最伤他心的话是说他为别人抄书吋,偷别人书,孔说读书人偷书不算偷。
12、是酒店中“唯一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人”,尽管“长衫又破又脏,好像十多年未洗过”,他把这作为区别短衣帮的标志,甚至,遭人讥嘲,还不屑置辩。鲁迅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孔乙己不仅深陷贫困,而且整个灵魂已被戕害,但在精神上自认高人一等。
13、清高和自卑的比较
14、范进在科举考试中屡考屡败,心灵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考试失败一次,压力就膨胀一倍,一旦侥幸成功,这一事实强烈地刺激了他的神经,当下意识的痛苦一旦解脱,他就完全失掉全部精神。才会出现那种疯癫的状态。这说明范进的神经是脆弱的,精神是麻木的。
15、孔乙己虽然有诸多缺点,然而这个人的性格却有善良的一面。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他给孩子们分茴香豆这一情节中看得出来。对于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仍然从自己的碗中分出不多的一部分茴香豆,如果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决难有这样的行为。另外,他教小伙计写字也是出于真心实意。
16、孔乙己的迂腐是腐朽理念的表现,也是自抬身份的行为。而从范进的圆滑中可见他城府颇深,谙熟官场陋习。
17、善良和虚伪的对比
18、根据:1.由前面的悲惨遭遇预示着后面的悲惨结局
19、孔乙己虽然未曾进学,却颇有几分清高,喜欢孤芳自赏。孔乙己虽然饿得脸色青白,却始终不肯脱下又破又脏的长衫,对自己认识几个无用的废字沾沾自喜,甚至以自己是个读书人而自命不凡,别人取笑他时,他还要强辩几句:“你怎么这么凭空污人清白……”,当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么?”他却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同时,他还固守“君子固穷”的道德理念。以上诸多分析都可以说明孔乙己自视清高。
20、结局:原文引用“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21、迂腐和圆滑的对比
22、句子有: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土,*子,可知礼。孔乙己,鲁迅文学作品中《孔乙己》的主人公,一个受尽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落到求乞还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说起话“满口之乎者也”,时刻表明自己是读书人,甚至被别人戏弄,还自命不凡、孤芳自赏。
23、语言:跌……跌……跌断的。
24、神态:兴奋,颓唐……等等。这些都是正面描写。
25、孔乙己唠唠叨叨的句子:多乎哉,不多也。
26、这句话交代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他本是穷人,却把自己归为富人,是一种特殊人,注定悲剧结局,写出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站着喝酒”写出了他经济地位低下;“穿长衫”写出了她摆读书人的架子,不与“短衣帮”为伍;“唯一”只有一个,表特殊。
27、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28、孔乙己的善良为自己赢得了同情,而范进的虚伪则招来了指责。
29、写孔乙己的外貌:黑而且瘦。
30、“大约”是20年以后推测的,多年没有了孔乙己的消息;“的确”是根据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必死无疑。
31、原文引用:“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32、动作:排出九文大钱。
33、孔乙己确实死了。
34、《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文中描写孔乙己外貌的句子有: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洗。
35、而范进却懦弱猥琐,甘受屈辱,自卑自贱。他惧怕胡屠夫,无端遭受辱骂,却连连说道:“岳父见教的是”。在向胡屠夫借盘缠时,被胡屠夫一口淬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却只能忍气吞声、卑怯畏缩。范进的自卑自贱的性格在随着他考中举人的进程中逐渐减弱,这也只是针对胡屠夫、众邻居等一切地位比他低的人而言。我们可以推断,在*面前,范进仍然会是一幅卑怯畏缩的奴才嘴脸。
36、“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37、孔乙己和范进都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都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读书人,都是不会营生的牺牲品。但作为两个形象,他们之间存在着更多的差别。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38、、“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39、、“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