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0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3:28
一、历史回顾
公元2002年3月22日凌晨,当长征二号F”*式大推力运载火箭运载着“神舟三号” 发射升空成功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无不为之自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终归依靠科技的进步。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科技事业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人员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现在让我们来简单的回顾一下中国航天事业半个世纪以来所走过的曲折之路:
公元1000年,中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枚火箭;直到公元13世纪,欧洲人才从中国人手中得到这份稀世厚礼-- 火箭术。
公元1840年,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当英军的火箭落在了清皇们的头上时,
火箭的子孙们才恍然大悟:“火箭!中国的火箭呢?”。
中国,本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了火箭的国家,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挨打史,最终却落得个火箭几乎要断子绝孙的下场。
多少人在着急:丢了火箭,等于丢了打狗棍!
多少人在渴盼:火箭,你何时才能重返故乡?
终于,1960年,啃白菜帮子,吃麦糊糊,却精神饱满;中国的火箭将士们,忍着饥饿的肚子,开始了从仿制苏联导弹到自己设计导弹的艰难跋涉。
1962年3月21日,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火箭在酒泉发射场升空10秒后,一个跟头栽下来。
1966年10月27日,写了遗书又交了“最后一次”党费的“戈壁七雄”走进地下控制室;当中国宣布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全世界都被震动了。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次亮相。
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第一颗东方红卫星;此后,我国用洲际运载火箭改造而成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连续发射几十颗科学实验、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全部成功。
八十年代初,中国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日趋成熟。1980年5月18日,我国的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向太平洋海区发射成功;1982年10月中旬,我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从水下发射的战略火箭准确命中目标。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人地球静止轨道集中体现了我国现代火箭技术的最新成就。......
1984年,我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通讯卫星送上了距地球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运载火箭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自亚星一号发射成功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伴随着卫星发射的需要,我国的运载火箭的种类逐步增多。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二捆、长三捆相继问世,并发射国际卫星成功。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遨游太空,掀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史上的第一页。
2001年10月9日国家航天局*栾恩杰在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上做报告时指出,随着航天三大领域的逐渐统一,我国将加强在这一高技术领域的宏观管理和*引导,走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推动中国航天跨越式发展。
2001年11月,我国*首次发表《中国的航天》*,向世人展示了在21世纪前期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于人类的航天活动的发展前景和奋斗目标。
2001年1月10日凌晨,在西北戈壁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搭载着动物和微生物细胞组织实验样本由“长征二号F”*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宇宙飞船的升空,将是建国以来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和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后,中国最大的一次科学实验。这是中国航天新世纪献给祖国母亲的一份厚礼。
2002年3月22日22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神舟三号”飞船。这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除航天员没有上之外,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4月1日16时5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飞船顺利完成原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利用飞船开展的对地观测,空间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空间环境探测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进行多学科、大规模和前沿性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标志�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品种已呈系列化,小到几十公斤,大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五吨重的卫星,都可以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的航天技术目前在世界上已处于一定的领先地位。
在运载火箭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用于军事领域的导弹家族,如空对空、舰对舰、地对空、岸对舰、地对地等近、中、远程的各种导弹已全都具备。总之,用中国导弹专家的话来说,目前,世界上现有的几乎所有的导弹,我国都有研制和生产的能力。不久前,我国试验发射成功的新式远程地对地导弹以及刚刚试验发射成功的可同时迎击多枚来袭导弹的地空导弹,就是这个导弹家族的新成员。
二、展望未来
中国的航天员何时能乘“神舟”号飞船遨游太空?中国的月球车何时能在月球上自如行驶?这些美好憧憬的实现有赖于航天技术的发展。为纪念《中国的航天》*发表一周年,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于2001年11月22日公布了《中国航天“十五”发展纲要》,披露了部分即将上马的重大航天项目、载人航天飞行和开展月球探测先期研究的构想,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令人神往的蓝天写意图。
“十五”期间,我国用于民用航天的专项科研经费将达50多亿元,较“九五”期间的17亿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如同给航天发展*上了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
(一)、8颗新星辉映太空。
在国家已经批准的民用航天“十五”计划中,有8颗新型卫星准备投资研制。这8颗新星是:1颗海洋水色探测卫星“海洋一号”、2颗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2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和由3颗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组成的星座。
拟于2002年发射的“海洋一号”卫星将结束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开创海洋应用和管理的新局面。“海洋一号”卫星的主要使命是探测叶绿素、悬浮泥沙、污染物质等,初探海洋的“家底”。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与国家环保总局通过3颗灾害与环境监测卫星组网建立小卫星星座,对灾害和环境及时进行监测和分析,以高科技技术实现“天上唱戏,地上减灾”。
(二)、新型火箭新的“长征”。
曾将闻名遐迩的“东方红”卫星、“澳星”、“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的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目前已进行了64次飞行,对中国航天可谓劳苦功高。新世纪,“长征”火箭将进行新的长征。
“十五”期间,乃至今后20年内,重量大于4吨甚至5吨的大型卫星将占到国内外卫星发射市场的62%,大型卫星正成为中国新一代火箭研制的催化剂。
目前,新一代运载火箭预先研究工作已经展开。据权威火箭专家透露,我国新一代火箭系列由三个模块加上现有技术组成,这三个模块分别是5米模块、3. 35米模块和2.25米模块。通过模块间的组合,可像搭积木一样形成一个火箭新家族。无论是发射大卫星还是小卫星,无论是一箭单星还是一箭多星,只要轻松地挪动一下“积木”,便可将各种重量级的卫星送入不同轨道。由于火箭直径增加,推力加大,它的级数就可以相应减少,从而可减少发动机、点火次数和级间分离次数,简化力学结构,使单点故障大大减少,火箭可靠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运载火箭具有大推力、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性等特点,将全面提升我国运载火箭的国际地位,使其跻身于国际一流行列,满足未来30至50年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三)、中国航天员待命飞天。
随着在世纪之交,三艘“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宇宙飞船的神秘面纱,对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随着载人航天中大量关键技术的攻克,中国航天员中的第一位“加加林”呼之欲出。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栾恩杰于2001年11月22日透露,目前,中国在成功发射两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正在计划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另据《文汇报》援引有关人士分析,神舟三号收回顺利,中国在年底之前估计将再发射一次飞船,亦即是神舟四号。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7个系统中,航天员系统是一个以航天员为中心的医学和工程相结合的复杂系统,涉及到航天生命科学和航天医学工程等许多重要领域。早在60年代,我国就成立了专门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为把我国航天员送上天进行着各种研究工作,比如研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证系统,对航天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特殊的训练,进行航天服的设计、太空食品及饮料的研制,为航天员上天打造各种“生命盾牌”。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航天员飞天必须经历“三部曲”。第一步的任务是发射几艘无人飞船,在此基础上发射一艘有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及科学试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第二步除继续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试验外,要重点完成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尽早建成我国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我国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十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加快研制和试验,以期在新世纪初期实现中国航天员遨游太空的梦想。据悉:九七年底,中国两名“宇航员”在俄罗斯加加林太空人准备中心完成了太空飞行准备,以优越成绩结.这两名宇航员已完全熟悉俄太空船--联合号的驾驶技术和方法,回国后担负着太空飞行教官的重任。同时,中国已从全国最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中挑选出若干未来的宇航员候选人,在太空人培训基地接受训练,时刻准备走向太空。
(四)、月球探测扬帆起航。
尽管人类“目光”所及已经达到12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尽管航天器已登陆火星,但把月球作为人类开展空间探测的目标,仍让各国情有独钟。在《中国航天“十五”发展纲要》中,“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被放到了重要位置。
月球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不仅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独特资源,也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良好基地和前哨站。20世纪90年代初,航天卫星专家闵桂荣院士提出了中国也要搞月球卫星的建议。1997年,杨嘉墀、王大珩、陈芳允三位院士以“863”计划的名义发表了《我国月球探测技术发展的建议》。
我国月球探测活动将分几个阶段进行。1998年,专家组通过了“月球探测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分解”的立项研究,揭开了我国月球车研究的序幕。月球车即月球探测机器人,分为有人驾驶和遥控两种。我国研究的重点在后者,它的主要任务是:判断月球上的火山、峡谷、月球表面生成与进化过程,对月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线、太阳风、陨石等活动情况进行探测,对月球上的岩石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做各种元素的加热实验及氦-3的抽样实验。月球车的设计是一项涉及到机械、机器人的遥控作业、加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科学领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据悉,我国的月球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国家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日前正式启动了“空间探测双星计划”,并将目光投向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研究。中国人在月球上自由驰骋将不再遥不可及。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航天的未来会更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4:46
载人航天,是中华民族攀登现代科技高峰新的标志性工程,是新中国建设成就新的重要象征。
50年代:苏联送给我们两枚导弹,中国领导人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声音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当时为保密起见,用“国防航空工业”这个词来代表火箭导弹和后来的航天事业。1956年3月14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按照钱学森的建议,由他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五院宣告成立。新中国导弹、航天事业也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57年12月24日,一辆从莫斯科出发的专列抵达北京。车上除102名苏联火箭技术人员外,还有一份苏联“还给”中国的厚礼———两发P—1近程地地导弹。据史*载,火箭故乡中国的康熙皇帝曾送给*沙皇两箱古代火箭;200年后,苏联又将两枚现代火箭送给了中国。
苏联的样弹让中国人看出了名堂。之后,我国一些科学家建议开展我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581”任务。1958年4月,几千里之外的大漠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58年5月17日,**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60年代:中国航天人决定研制一种三组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将自己的卫星送上天
就在中国航天人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1961年4月,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顶着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腾空而起,宇航员加加林上天了。6月3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星际航行座谈会》。此后钱学森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提出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设想。196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研究制定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在“东风”二号导弹试验成功以后,1965年1月8日,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聂荣臻很重视钱学森的建议,指出“只要力量上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专门委员会经过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批准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规划方案,并提出争取在1970年左右发射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于钱学森的建议是1965年1月提出的,所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工程代号为“651”工程,同时决定研制一种三组火箭作为运载工具。航天人借用了中国*史上一次艰难的迁移行动为这枚还没有诞生的火箭命名———“长征”号。
70年代到90年代:“长征”号火箭在多次失败和成功中日益成熟
1970年1月30日,为发射卫星做准备而实验发射的第一枚“长征”号火箭获得成功。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载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
*在说完“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这句话的12年后,终于看到了中国的卫星在太空中飞翔。
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由于一根控制信号导线在巨大的震动中折断,火箭在起飞20秒以后姿态失稳,火箭自毁。当看到自己的心血结晶在一瞬间变为烈火中纷纷坠落的残骸时,航天人流下了从不轻易流的眼泪。
中国在发*第一颗卫星之后不久,开始正式策划卫星通信工程。后来称为“331”工程。当真的要把通信卫星发射到所需地球同步轨道时,人们发现手中现有的火箭已派不上用场,必须研制新型能飞得更高、更远的运载工具。
当一切准备就绪,日历已翻到80年代。1986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了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提出了研制“长征”二号*式火箭(即“长征”二号E)的方案,即芯级采用二级火箭,在“长
征”二号C的基础上*四个液体助推器,将低轨道的运载能力提高到9200千克。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火箭进行首次飞行试验,把一颗模拟卫星和一颗巴基斯坦搭载卫星准确地送入轨道。1992年3月22日,长二捆火箭正式发射澳星B1卫星,由于箭上程序配电器的节点间出现了多余物,导致点火后一、三号助推发动机关机,造成发射中止。
到1995年12月28日,长二捆火箭共进行了7次发射,在第三、五次发射中,均出现卫星爆炸。以后的第六、七次发射中,长二捆火箭均取得成功。
“曙光”号载人飞船计划和第一批宇航员因“*”失去了上天的机会
其实,早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前的1965年6月,在安徽六○三火箭发射基地就曾成功发射过一批生物探空火箭,有幸乘坐探空生物火箭上天一游的有大白鼠、小白鼠、果蝇和12只生物试管等,其中有只名叫小豹的小公狗。试验*成功,小豹和4只大白鼠都好好地活着。几天后,生物探空火箭又将另一只小母狗珊珊送上天并成功返回。这几次生物探空火箭的发射便是我国载人航天的前奏。
1966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卫星系列论证规划会议,由“651”设计院主持,这是中国最大的一次关于卫星的会议,并且提到载人航天问题。同年3月底至4月初,在国防科委主持下,北京的京西宾馆又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制定“曙光”号载人飞船规划。
1969年,选拔我国第一批宇航员的工作开始酝酿。1971年5月13日,宇航筹备组成立,着手选拔宇航员,并计划在1973年年底发射“曙光”一号载人飞船。选拔宇航员在当时是一件大事,需要严格保密。因此,国防科委和空军的几个有关部门以“飞行员体检”为名,从空
你知道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吗?
12. 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13. 2019年,“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完成了海上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14.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
中国航天的历史成就有哪些
中国航天历史悠久,成就斐然。以下为中国航天的几个重要里程碑:1.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太空时代,而且《东方红》乐曲的播放也震撼了全世界。2.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返回式卫星送入太空,...
中国有哪些历史性事件?
2.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确立了我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自此,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五个具备独立发射人造卫星能力的国家。3.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这一历史性成就不仅打破了...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
2018年,“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来到了月球背面,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2019年,“长征十一号”首次完成海上发射。2020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送入太空。中国航天发展目标: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
中国航空航天得发展历史和过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1. 自50多年前的初创时期,中国航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历了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多个关键阶段,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航天体系。2017年6月,中国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该望远镜能够观测黑洞、中子星和伽马射线暴等宇宙极端现象,展示了中国对...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已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资源勘测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等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已经掌握了使卫星返回地面的回收技术,用一枚火箭把多颗卫星送入轨道的“一箭多星”等世界尖端技术。下面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的一些大事。1...
中国航天的重大科技成果和进步的历史事件时间表是什么?
1. 1956年10月8日,中国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标志着中国航天科研机构的诞生,旨在突破远程导弹技术。2. 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导弹“P-2”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的起步。3. 1970年4月2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中国航天史大事件有哪些?
中国航天史大事件有: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舟六号“多人多天”任务、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神舟七号首次太空行走、嫦娥二号探月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1、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1970年4月24日21时...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如下: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受命组建的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1956年也被认为是中国导弹梦、航天梦的元年。1970年,中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1975年,中国发射...
我国航天发展的简要历程
我国航天发展的简要历程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探索,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至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高端航天活动的国家之一。详细来说,我国的航天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那个时期,我国刚刚建国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