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41
共1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7-28 07:13
1、兀突骨。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是非常陌生的,而且这个名字看起来也不想是中国人。其实读过或者看过《三国演义》 的朋友是知道这个人物的,他是南蛮乌戈国之主。是一位拥有十二尺身躯的巨汗,在三国演义中他十分英勇,但是他是虚构的,正史没有记载他的。
2、李元霸。在很多人认为,他就是李渊的儿子,其实他是根据李渊儿子李玄霸为模型杜撰出来的。我们知道他李大无情,手持八百斤大锤,击败了宇文成都、裴元庆等等武将。当时因为天生神力,被人称作大鹏转世,天下无敌。但是在正史上,李玄霸在16岁的时候就早逝了,所以并没有后来的辉煌战绩。
3、杨宗保。他是杨家将中的人物,我们在《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等小说中都可以找到他的踪迹。里边他从小就跟父亲一起行军打仗,后来在攻打穆柯寨的时候遇见了穆桂英,两人结为夫妻并且降下一女。后来的穆桂英挂帅也是因他而起,但是我们在正史中可以找到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其余的人却再也没有任何有关记载,所以杨宗保也应该是后人杜撰出来的。
4、薛丁山。他的历史原型就是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而我们一提到薛丁山就会立马想起樊梨花。因为两人是废弃,在薛丁山担任蓝田县令的时候,夫妻二人率军平定了西凉。保护了大唐 江山的稳定,立下了很多战功,当时受到了玄宗的奖赏。从此被玄宗任命镇守西凉,但却在武则天时期死于她手。虽然他们都是杜撰的,但是他们都有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那就是爱国精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8 04:21
分别是廉颇、李牧、白起、王翦。
1、廉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嬴姓,廉氏,名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队。长平之战九年后,击退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并因此受任为相,封信平君。
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与楚国。奔魏时居于大梁,而后老死于楚地,葬于寿春。
2、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出自芈姓。楚国白公胜后裔,唐代许多白氏墓志铭详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孙白公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白乙丙之说已考证为以误而错。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3、李牧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4、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时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
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扩展资料:
李牧一生的活动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廉颇出走前,李牧主要负责赵国的北部边防,长期与匈奴对抗;廉颇出走后,李牧的活动就是以抵御秦军为主。
战国时代,列国混战,诸侯国在中原战场上互相厮杀的时候,北方的匈奴渐渐崛起,匈奴骑兵不断南下*扰,北部的秦、燕、赵三国深受其害。
三个国家都在北部修筑起长城,阻止匈奴骑兵的掠夺,但效果并不明显,边境地区仍不断被匈奴抢掠。秦国把主要精力放在统一事业上,暂时无暇北顾。
燕国和赵国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防备秦国上,因此,匈奴以为华夏可欺,*扰得越来越频繁。在匈奴不断的*扰中,有一个人得到了灵感,这个人就是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意识到了匈奴骑兵的军事优势,决定向匈奴人学习骑兵战法,于是他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从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开始,赵国的军事力量急剧上升。
但对华夏来说,骑兵是一种新的兵种,在当时还不具备与大草原上的匈奴相抗衡的实力,而且,各国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中原,在北部边疆一直采取守势。
但此时却有一个人通过一场战争,将列国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了赵国的北部边境,这个人就是李牧。
这是一场教科书般的战役,开创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多个第一,也显示了李牧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一无二的军事思想。
参考资料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四大名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8 05:39
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所选的四人都是战国后期的名将,战功都很伟大,却没有军事著述。
白起的作战特点有四个:
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也是中国战争史上很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
二.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
三.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四.精确进行战前料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精确料算,无一不中,能未战即可知胜败(《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故而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王翦:
王翦毕生的代表一战就是用六十万大军对楚的大战,这一战成了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这一计的典型战役。以逸待劳讲究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王翦不光会打仗,还懂为臣之道,对韬光养晦这四个字深有研究,他被普遍认为是战国时期最有*智慧的将领。
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今河北隆尧)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抗击匈奴,在赵国的*军事活动。千字文中的"宣威沙漠"所指的就是李牧破匈奴、东胡,降林胡,灭襜褴的事迹。
廉颇:
廉颇不但勇猛善战,而且顾大局,识整体,勇于改错,有着高尚的品德。廉颇是四大名将中武功最强的,谋略能与白起相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8 07:14
成为第10682位粉丝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8 09:05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8 11:13
白起、廉颇、王翦、李牧。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字洪野,中山郡苦陉县(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8 13:38
韩信为首,“兵仙”之谓诚然也。考其初拜将时,对刘邦陈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东争天下”之大战略,以“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一言以蔽之项羽必败之性格,实为至当之高论。在刘邦彭城新败,与项羽对峙于荥阳、广武时,其向北独自开辟第二战场,完全暗合后世利德哈特“间接路线”之战略运用。短短数月,即平魏豹、破代赵、下燕国、定齐都,从北边形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使得刘邦最终打败项羽获得天下,其功当为第一!尤其讨魏王豹时,以一部兵力在临济正面吸引其注意,而以主力从黄河上游夏阳渡河,依势从北往南压迫敌军消灭之,将正面欺敌与背后机动突袭战术发挥至极致;井径之战,因形就势背水立阵,把握住了有利地形,另遣偏师背后袭击,一举歼灭优势之赵军;潍水之战,诱龙且军半渡决河灌之,尽歼其众。可见韩信的战略见解与战术运用,都是极为优秀的,且能独当一面开辟新战场,迅速扭转刘邦正面战场极端不利之战局。当为中国古代名将之首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8 16:19
韩信为首,“兵仙”之谓诚然也。考其初拜将时,对刘邦陈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东争天下”之大战略,以“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一言以蔽之项羽必败之性格,实为至当之高论。在刘邦彭城新败,与项羽对峙于荥阳、广武时,其向北独自开辟第二战场,完全暗合后世利德哈特“间接路线”之战略运用。短短数月,即平魏豹、破代赵、下燕国、定齐都,从北边形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使得刘邦最终打败项羽获得天下,其功当为第一!尤其讨魏王豹时,以一部兵力在临济正面吸引其注意,而以主力从黄河上游夏阳渡河,依势从北往南压迫敌军消灭之,将正面欺敌与背后机动突袭战术发挥至极致;井径之战,因形就势背水立阵,把握住了有利地形,另遣偏师背后袭击,一举歼灭优势之赵军;潍水之战,诱龙且军半渡决河灌之,尽歼其众。可见韩信的战略见解与战术运用,都是极为优秀的,且能独当一面开辟新战场,迅速扭转刘邦正面战场极端不利之战局。当为中国古代名将之首也!卫青次之。其屡破匈奴,开创“大规模骑兵机动战术”运用之先河,在汉匈三次决定性会战中,每战必胜,尤以汉武帝元狩三年秋(公元前120年)漠北之役为甚。是役也,卫青以匈奴单于军为主要目标,全军出塞跃进千里,直抵赵信城,斩首一万九千余,因单于军积粟食军而返,匈奴单于仅以身免,率数百骑北遁……此役后,匈奴本部即向阿尔泰山以北远遁,不敢复与汉征战漠南矣!岳飞其后。盖其于弱宋之中仅存不多之强将耳。及靖康之变,宋室南渡,金兵随之入寇,国破家亡之残势,以岳家军之威名,金兀术犹畏之三分。1140年郾城大战,金兵拐子马尽折其下,其“直捣黄龙”之语,金人为之胆寒。惜其竟为奸佞所害,不得全终,此诚可叹乎!纵观岳飞以后,虽有虞允文采石大捷、李宝陈家岛奏凯、钓鱼台之战胜利,然宋室终苟且偷安于江南一隅,毫无北伐恢复中原之决心,故终为蒙元所灭。崖山一役,“赵氏一块肉,淹入贝宫”,随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族王朝统一全国之先例。袁崇焕最后。遥想宁远之战,以“祖传之十三副盔甲”起兵以来战无不胜之努尔哈赤竟然顿足于此孤城之下,且中炮重创,落得个铩羽而归、含恨而逝的结局。由此看来,名不经传的“袁蛮子”竟然是满洲铁骑的大克星,其后更成了明朝东北边防的“救火队”,正所谓“有崇焕军,无满洲兵”。公元1629年10月,皇太极绕道山海关袭扰北京城时,至蓟州马升桥(似在今通州西南的马驹桥)猝遇崇焕驰援京师之军,后金兵“相视骇惧,乃乘夜西遁,直犯燕京”,崇焕军见敌西窜京师,即尾踪急追,两昼夜行三百余里,抵广渠门外,后金兵“盖惊袁崇焕军自天而降也”。明军即展开攻势,将金兵击退十余里,追至运河。金兵上下皆谓”十五年以来,未尝有此劲敌也”。惜崇祯用而不信,听信谗言妄杀之,其自毁长城之举,犹如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临终前数语耶!及崇焕以谗诛,明边防中流砥柱既倒,虽内寇不起,朱明江山,亡无日矣……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8 19:17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一生126仗无败绩. 狄青 狄青,字汉臣,北宋汾州西河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郁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帝发哀,赠中令,谥武襄”。 李广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8 22:32
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9 02:03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其中前两人是秦国的,后两人是赵国的,从中也可以看出赵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