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鲁迅什么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6 08:1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7:58
他们都曾留学日本,孙中山弃医从政,鲁迅弃医从文,孙中山是因为意识到只有走资产阶级*的道路才能救中国,所以转行
鲁迅是因为要唤醒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先唤醒中国人民的精神,只有通过文学作品才能激励人民群众,当医生能救的人远远不如写作救得人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7:58
都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7:59
孙中山比鲁迅大15岁,两个人都是被奉为楷模的历史人物。鲁迅在孙中山生前,虽然站在*一边,直接参与了*元老李石曾、吴稚晖、徐谦、易培基等人所发动的驱逐女师大校长杨荫榆的学界风潮,却从来没有在作品中提到孙中山的名字。
鲁迅第一次公开谈到孙中山,是写作于1926年3月10日的《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这是他应*北京党部的机关报《国民新报》的约稿,为“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特刊”而写的纪念文章。文章通过对于“我们大多数的国民”的贬低否定,把孙中山抬高为整个中华*的“第一人”:“凡是自承为*的国民,谁有不记得创造*的战士,而且是第一人的?但我们大多数的国民实在特别沉静,真是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而况吐露他们的热力和热情。因此就更应该纪念了;因此也更可见那时*有怎样的艰难,更足以加增这纪念的意义。”
接下来,鲁迅把矛头指向“几个论客”:“记得去年逝世后不很久,甚至于就有几个论客说些风凉话。是憎恶中华*呢,是所谓‘责备贤者’呢,是卖弄自己的聪明呢,我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失败了还是*;中华*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进向近于完全的*的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为了证明孙中山的“*”精神,鲁迅还专门引用了苏联*党领袖人物托洛茨基的观点:“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为什么呢?托洛斯基曾经说明过什么是*艺术。是:即使主题不谈*,而有从*所发生的新事物藏在里面的意识一贯着者是;否则,即使以*为主题,也不是*艺术。”
按照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所谓“几个论客说些风凉话”,首先是1925年4月2日《晨报》所载署名“赤心”的文章《中山……》,其中写道:“孙文死后,什么‘中山省’、‘中山县’、‘中山公园’等等名称,闹得头昏脑痛,……索性把‘中华*’改为‘中山*’,……‘亚细亚洲’改称‘中山洲’,……‘*’改称‘中山党’,最干脆,最切当。”其次是1925年3月13日《晨报》所载梁启超的答记者问《孙文之价值》,“诬蔑孙中山先生一生‘为目的而不择手段’,‘无从判断他的真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鲁迅与孙中山一样,是主张“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一名“战士”。他在写给许广平的原信中表白说:“倘*尚无确实保障的时候,两面的众寡强弱,又极悬殊,则又作别论才是。……叫喊几声的人独要硬负片面的责任,如孩子*以入虎穴,岂非大愚么?……我以为只要目的是正的——这所谓正不正,又只专凭自己判断——即可用无论什么手段,而况假名真名之小事也哉,……”
在写于1933年12月28日的《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中,鲁迅面对来自郭沫若、成仿吾、李初梨、潘梓年、蒋光赤等“*文学家”的*围剿,依然坚持这一观点:“*者为达目的,可用任何手段的话,我是以为不错的,所以即使因为我罪孽深重,*文学的第一步,必须拿我来开刀,我也敢于咬着牙关忍受。杀不掉,我就退进野草里,自己舐尽了伤口的血痕,决不烦别人傅药。”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684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