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07:02
1. 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淋閟”。
2. 《金匮要略》称其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并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3. 汉代华佗《中藏经》根据淋证临床表现不同,提出了淋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
4. 《诸病源候论》将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5.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
6. 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明清时期,其辨证沦治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7. 《景岳全书》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为寒、热、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的原则。
8. 清·尤在泾在《金匮翼·诸淋》中说:“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说明各种淋证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同时他提出“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治疗石淋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