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诸葛亮的生平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9 12: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19:43
诸葛亮生平简介 诸葛亮
字孔明
三国时期著名的*家
军事家。生于西元181年4月14日
卒于西元234年8月28日
享年54 岁。东汉灵帝光和四年(西元181年)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诸葛圭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亮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十四岁时,因家乡兵患频繁其兄诸葛瑾逃往江东,他也同弟弟诸葛均跟着叔父离开家乡,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避难,后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建安二年(西元19 7年)
玄病故。17岁的诸葛亮就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今湖北襄阳西)
躬耕垄亩
隐居下来。从此,耕作之余,他博览群书,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治策。虽隐居,却以博学多才,远见卓识,胸怀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被称为“卧龙”。 建安12年
刘备在屡遭挫折之后
思贤若渴
经谋士徐庶推荐
冒严寒
三顾茅庐
拜访诸葛亮。坦诚表露志在削平群雄,扶正汉室,统一国家。亮见刘备志大意诚,便把自己在隆中长期精心谋划的计策献出。刘备高兴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遂“出山”辅助。从此,他登上*舞台。在长达27年的丞相生涯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建安十三年七月(208年)
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之后
挥师南下
长驱直入
直指刘备。在当阳的长阪坡大败刘备。顺江而下,想一举扫平江东。此时,孙权持观望态度,诸葛亮分析当时的严重形势,主张联孙抗曹,以成大业。并亲往柴桑会见孙权,陈述利弊,舌战群儒。孙权折服,当场结盟。立即命周瑜等率水军三万,与刘备联合,拒曹军于赤壁,利用火攻,大败曹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之后,亮助刘备乘胜攻占荆州,再取益州。建安26年
诸葛亮辅佐刘备在成都称帝
正式建立蜀汉政权
亲任丞相。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章式三年(西元223年)
刘备病故。临终前把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从此,“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治理内政方面,诸葛亮实行了许多得力措施:减轻剥削,实行屯田,恢复和发展农业;选贤举能,加强法制,赏罚分明:严明军纪,决不扰民。为消除同南中诸都少数民族的隔阂与矛盾,建兴三年(西元225年)
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
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
使其心悦诚报
相安无事。建兴五年多(西元227年)
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
统一全国。临行前,他写了一篇著名的《出师表》,请求后主准他“统率三军,北定中原”。自次年春始,诸葛亮先后率大军五决攻魏,二出祁山。最后一次斜谷出兵,进驻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相持一百多天。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中。后人称颂诸葛亮最能“扶颠持危”。他“守身甚正,躬为表率”。《襄阳记》云:“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浣水续谈》记有:“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传为诸葛公服,所居深远者,后遂不除。”连敌对的魏国将领司马懿也佩服他,称他为“天下之奇才”。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家、军事实,在他会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他的后世家人,湖北、四川、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均建有“武侯祠”、“纪念馆”,同时全国还建有“诸葛亮研究会”。
参考: .m.search.yahoo/search?p=%E8%AB%B8%E8%91%9B%E4%BA%AE%E7%9A%84%E7%94%9F%E5%B9%B3%E7%B0%A1%E4%BB%8B&fr2= *** -top&fr=slv8-mini&rd=r1
zh. *** /zh-sg/%E8%AB%B8%E8%91%9B%E4%BA%AE
图片参考:f20.yahoofs/ks/HA00276245/icon/icon4?TTAcI8LBEETw4egZ 001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发动北伐曹魏的战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胜利;而曹魏也曾发动反击战,但不成功。最后以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终结。 两国形势 223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打败,令蜀汉国力大减。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回复,同时派出陈震、邓芝与东吴重新修好。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乱事,提供了北伐所需要的物资。遂于226年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筹备北伐曹魏。 同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曹叡即位,诸葛亮认为是北伐曹魏的机会。227年春天,诸葛亮上书《出师表》(223年)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而刘禅亦向诸葛亮下诏出师,开始五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 228年春天,蜀军准备好北伐,将领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请诸葛亮发万兵给他出子午谷袭取潼关,与由斜谷出兵的诸葛亮大军会师,这样便可一举平定长安以西,但诸葛亮认为过于危险,而且不及攻打陇右般安然,所以不接纳魏延的提议。改派由赵云、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诸葛亮则亲率主力向祁山进攻。 诸葛亮把违反军令、导致战争失败的马谡收狱,诸葛亮虽感可惜,但为遵守军令,便斩杀了马谡、张休及李盛,夺取黄袭等人之兵,王平却因有作进谏而被提拔。诸葛亮自己仍上书自贬三等,并作了自我批评,刘禅接纳,但仍以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赵云亦贬为镇军将军,但被诸葛亮大嘉赞赏。后来,有人曾劝诸葛亮再北伐,但诸葛亮认为要更训练士卒,令他们忘了失败之事,才可再行。 第二、三次北伐 228年十二月,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诸葛亮趁机再次率军北上,一是料想到关中空虚,二是为东吴减轻曹军对他们的压力。便出兵散关,包围陈仓。不过郝昭已筑陈仓城防备,诸葛亮曾派郝昭同乡靳详于城外数次游说郝昭投降,但郝昭坚决拒绝了。诸葛亮便挥军进攻陈仓城。 蜀军没有以大军进攻,而是先用云梯、冲车攻城,郝昭便用火箭射云梯,当云梯燃烧时,梯上的人便被烧伤,又以绳绑着石磨,掉下城墙,压毁冲车。诸葛亮便转用井阑在百尺外向城中射箭,掩*兵用土填平护城河,想直接攀城,郝昭于是建起内墙,令井阑失效。诸葛亮又挖地道,想突袭城中,郝昭又在城内挖下横壕沟,挡下地道。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曹真派费耀等率军来救,曹叡又派张郃攻诸葛亮,但张郃认为军未到,诸葛亮已经撤退了,果然蜀军粮尽而班师。在途中,成功杀死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 第四次北伐 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又招揽鲜卑人轲比能,轲比能起兵到石城响应蜀军。因曹魏大将曹真病重,曹叡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魏军将领数次请战,司马懿都不准,便讥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在众将的一再要求下,于五月辛已日,司马懿只好派张郃攻于南围的何平,由案中道进*蜀军。 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在三年里,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粮到斜谷口集积,又住在斜谷邸阁,与民休息,准备再次北伐。终于在234年二月,蜀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孙权答应进攻合肥。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大军暂驻渭水南岸,司马懿立即渡河,背水防守,诸葛亮便在五丈原下扎营寨。 曹将郭淮认为蜀军必会争夺北原,司马懿认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果然,蜀军到来,但被郭淮击退。诸葛亮明白运粮的问题,开始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百姓亦相安无事,一切如常。而孙权也曾率十万大军北上响应蜀汉,但被曹叡亲自率军打败(详见合肥之战)。 魏、蜀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叡便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前线节制司马懿。诸葛亮明白「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这只是做样而已。 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等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得到百姓通知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令杨仪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赶紧撤退,不敢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也被魏人当做笑话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 结果 诸葛亮积劳成疾,终致自己病瘁,为蜀汉衰落之始。他临终决定以杨仪统领各军撤退,引起和杨仪有嫌隙的武将魏延不满,双方发生争斗,最后魏延失败,在逃往汉中的途中被杀,使蜀国又损失一大将。而曹魏的司马懿因抗敌有功,开始攀上权力高峰。 《出师表》公元223年 图片参考:d.yimg/mv/nimage/cb3d47ea9c62018e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
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诸葛亮年谱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亮玄收养,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章)。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蜀建兴11年 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诸葛亮
字孔明
三国时期著名的*家
军事家。生于西元181年4月14日
卒于西元234年8月28日
享年54 岁。东汉灵帝光和四年(西元181年)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诸葛圭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亮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十四岁时,因家乡兵患频繁其兄诸葛瑾逃往江东,他也同弟弟诸葛均跟着叔父离开家乡,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避难,后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建安二年(西元19 7年)
玄病故。17岁的诸葛亮就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今湖北襄阳西)
躬耕垄亩
隐居下来。从此,耕作之余,他博览群书,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治策。虽隐居,却以博学多才,远见卓识,胸怀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被称为“卧龙”。 建安12年
刘备在屡遭挫折之后
思贤若渴
经谋士徐庶推荐
冒严寒
三顾茅庐
拜访诸葛亮。坦诚表露志在削平群雄,扶正汉室,统一国家。亮见刘备志大意诚,便把自己在隆中长期精心谋划的计策献出。刘备高兴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遂“出山”辅助。从此,他登上*舞台。在长达27年的丞相生涯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建安十三年七月(208年)
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之后
挥师南下
长驱直入
直指刘备。在当阳的长阪坡大败刘备。顺江而下,想一举扫平江东。此时,孙权持观望态度,诸葛亮分析当时的严重形势,主张联孙抗曹,以成大业。并亲往柴桑会见孙权,陈述利弊,舌战群儒。孙权折服,当场结盟。立即命周瑜等率水军三万,与刘备联合,拒曹军于赤壁,利用火攻,大败曹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之后,亮助刘备乘胜攻占荆州,再取益州。建安26年
诸葛亮辅佐刘备在成都称帝
正式建立蜀汉政权
亲任丞相。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章式三年(西元223年)
刘备病故。临终前把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从此,“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治理内政方面,诸葛亮实行了许多得力措施:减轻剥削,实行屯田,恢复和发展农业;选贤举能,加强法制,赏罚分明:严明军纪,决不扰民。为消除同南中诸都少数民族的隔阂与矛盾,建兴三年(西元225年)
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
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
使其心悦诚报
相安无事。建兴五年多(西元227年)
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
统一全国。临行前,他写了一篇著名的《出师表》,请求后主准他“统率三军,北定中原”。自次年春始,诸葛亮先后率大军五决攻魏,二出祁山。最后一次斜谷出兵,进驻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相持一百多天。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中。后人称颂诸葛亮最能“扶颠持危”。他“守身甚正,躬为表率”。《襄阳记》云:“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浣水续谈》记有:“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传为诸葛公服,所居深远者,后遂不除。”连敌对的魏国将领司马懿也佩服他,称他为“天下之奇才”。
参考: On the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