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勤学不辍》的启示和本文的点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8 14:5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6:34
启示:志高位置高.志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志向高远,就是常生忧国忧民之心,长怀报国利民之志.只有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挂在心头、放在首位,才可能有大发展、大出息、大前程.年轻学子欲求美好前程,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像范公一样,把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利益大众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尽此一生历尽沧桑而不改初衷;勤奋好学,有远大的*报复,孝顺父母,要好好学习则学业可成、宏图可展,一切莫不遂愿.
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徐州降生.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莱,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县).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趋观望,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坐涌如旧.一位同学怪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却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象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 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 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 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膝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
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生涯.
《范仲淹勤学不辍》【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6:34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勤奋好学 有远大的*报复 孝顺父母 逆境出人才 勉励后人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