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09
我来回答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6:42
一、基本解释:玩弄手法欺骗人。
二、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三、出处:战国 庄子《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译文:养猴人来到院子里,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给你们四颗栗子。”猴子们非常愤怒。然后他说:‘那么变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听了都很高兴。养猴人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但是猴子却转怒为喜,也就是因为这样。
扩展资料
与朝三暮四比喻意义相近的成语有
一、朝秦暮楚 [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释】: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自】: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译文】:依托生存于四国中间的位置的那些小国家,有时因*方向倾向于秦国,有时又倾向于楚国。
二、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出自】: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译文】:当年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定不下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8:00
1,朝三暮四的原意是说使用欺诈玩弄的手段骗人,聪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后面引申意义为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其潜在意思是说没有原则,喜欢欺骗人,经常对自己原计划的事情变卦,目的不明确,目标不坚定,且不专一。
2,朝三暮四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这个故事本来的寓意是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贻笑大方’;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而惯使些‘自欺欺*宜缓兵之下策’也自然终因非长久之计而实则遭怨。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
3,同义词:水性杨花、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反义词:忠贞不渝、一成不变。
扩展资料
1,他总是,朝三暮四,没主心骨。
2,我们做事情要有目标,不要朝三暮四,乱定计划,这样往往一事无成。
3,一会儿想学英语,一会儿想学日语,这样朝三暮四,很可能一门都学不好。
4,好书恰似好朋友,总是一如既往、忠贞不渝,不会朝三暮四、情随境迁。
5,她行事向来果断,不是个朝三暮四的人,别再冤枉她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9:35
朝三暮四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出处:有个玩猴子的人拿橡实喂猴子,他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后来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见于《庄子·齐物论》)。
示例:他总是朝三暮四,没主心骨。
近义词
喜新厌旧 [ xǐ xīn yàn jiù ]
释义: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示例:这种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不道德行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遣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1:26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
释义: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有个玩猴子的人拿橡实喂猴子,他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后来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见于《庄子·齐物论》)。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暮)四。’众狙皆怒。”
例句:他总是朝三暮四,没主心骨。
扩展资料
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这个故事本来的寓意是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贻笑大方’;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而惯使些‘自欺欺*宜缓兵之下策’也自然终因非长久之计而实则遭怨。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
典故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这里的“狙”指的是猴子,“狙公”为耍猴的人。
《列御寇·黄帝篇》也对这则故事进行了详细地扩写,说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而家财匮乏,于是养猕猴的人就打算*猕猴的食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才欢喜。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意思是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方法使人上当。不过现在我们多比喻变卦,反复无常。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竭尽心力去求“一”,却不知道其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是“朝三”。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在总数上、本质上没有变,都是七个,但顺序不同,对猴子的影响也不一样。
参考资料:朝三暮四-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3:34
朝三暮四——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的典故: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5:59
朝是早上。暮是晚上。
朝三暮四:(古)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今)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扩展资料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源于《庄子·齐物论》: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释义:宋国有一个养猴人养了一大群猴,他很喜欢这些猴子。他宁可节衣缩食,都想给猴子们多一些橡子吃。然而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没有足够的橡子给猴子们吃。于是,养猴人对猴子们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这样,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愉快的答应了。
因而,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原意就是指实质不变,改换名目(玩弄权术)使人上当。但这个成语在运用的过程中意思有了延伸,现在多用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朝三暮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8:40
1、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2、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扩展资料
朝三暮四典故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这里的“狙”指的是猴子,“狙公”为耍猴的人。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竭尽心力去求“一”,却不知道其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是“朝三”。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在总数上、本质上没有变,都是七个,但顺序不同,对猴子的影响也不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21:38
[编辑本段]导读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后来“朝三暮四”作为一个成语,比喻人的行为反复无常。
[编辑本段]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编辑本段]解 释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编辑本段]理解:
1. 朝三暮四的原意:用诈术来骗人
2.现在用来比喻:反复无常,出尔反尔
3.又用来比喻:前后交换,迷人障目
[编辑本段]出 处
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编辑本段]来源
朝三暮四是中国的成语、寓言、典故,源于《庄子·齐物论》。
[编辑本段]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编辑本段]示 例
你朝三暮四,今天学钢琴,明天学二胡。
[编辑本段]近义词
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三暮二 ,朝四暮三
[编辑本段]反义词
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一心一意
[编辑本段]有 关 灯 谜
84小时
(早上12小时,晚上12小时,12×3+12×4=84(h))
[编辑本段]外 语
英文
blow hot and cold
日文
ちょうさんぼし
法文
inconstant
德文
heute so,morgen so
[编辑本段]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编辑本段]翻译
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他很喜欢猕猴,他家养了一大群猕猴,养猕猴的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猕猴们也能够懂得狙公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口粮,也要满足猕猴的*。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猕猴们吃橡实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猕猴说:“给你们的橡实,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足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足够吗?”猴子们听了都顺从了,感到很高兴。
[编辑本段]注释:
狙(jū):猴子。
损:减,减少。
充:满足。
俄:俄顷,不久,表示时间短暂。
驯(xùn):驯服,顺从。
诳(kuáng):欺骗,瞒哄。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芧(xù):橡实,猴子的食物。
解:理解。
宋:宋国。
(朝)三:三颗。
众:所有的。
皆:都。
起而怒:一起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地:趴在地上。
皆喜而伏地:都很高兴而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朝三暮四:早上三个,晚上四个。
家口:家中的人
俄而:不久
匮:缺乏,贫乏
[编辑本段]启示:
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编辑本段]评点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寓言讲的道理在确实适用于当时的情况,但是用我们已经发展了千年的眼光再来看问题,可能得出的结论会大不一样,古人们没有时间成本的概念,因此觉得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和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是完全一样的。其实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还是有些区别的,任何一家企业在收预付款和定金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多收一些,未来要收的余款越少越好,为什么呢?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说的难听点,假如狙公中午会死,那么对众狙来说朝三暮四的方案当然比朝四暮三的方案损失要大。所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猴子们其实是很理性的。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谈判。
[编辑本段]白话典故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人们称它为狙公。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编辑本段]名言警句
欧里庇得斯: 朝三暮四的爱,不叫爱。
欧洲: 法律是朝三暮四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8 00:53
朝三暮四
【拼音】:zhāo sān mù sì
【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例句】: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 ★鲁迅《坟·灯下漫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8 04:24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8 08:12
朝三暮四
[编辑本段]导读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后来“朝三暮四”作为一个成语,比喻人的行为反复无常。
[编辑本段]拼音
( zhāo sān mù sì )
[编辑本段]解 释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编辑本段]出 处
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编辑本段]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编辑本段]示 例
你朝三暮四,今天学钢琴,明天学二胡。
[编辑本段]近义词
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三暮二 ,朝四暮三
[编辑本段]反义词
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一心一意
[编辑本段]灯 谜
84小时
(早上12小时,晚上12小时,12×3+12×4+12=84(h))
[编辑本段]英文
blow hot and cold
[编辑本段]日文
ちょうさんぼし
[编辑本段]法文
inconstant
[编辑本段]德文
heute so,morgen so
[编辑本段]来源
朝三暮四是中国的成语、寓言、典故,源于《庄子·齐物论》。
[编辑本段]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编辑本段]注释:
狙——音居(jū),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
损——损失,减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口粮。
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匮——音(kuì),缺乏,不够的意思。
驯——音(xùn),驯服,顺从的意思。
诳——音(kuáng),欺骗,瞒哄的意思。
若——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
芧——音(xù),橡实,一种粮食。成玄英疏:“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解——理解
[编辑本段]启示:
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编辑本段]理解:
1. 朝三暮四的原意:用诈术来骗人
2.现在用来比喻:反复无常,出尔反尔
3.又用来比喻:前后交换,迷人障目。
[编辑本段]诗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人,喜欢猴子,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养猴子的人能理解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够得到狙公的欢心。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猕猴的*。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口粮了,他将要*猴子们吃橡实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猕猴说:“给你们的橡实,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足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下足够了吧?”猴子们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编辑本段]评点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寓言讲的道理在确实适用于当时的情况,但是用我们已经发展了千年的眼光再来看问题,可能得出的结论会大不一样,古人们没有时间成本的概念,因此觉得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和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是完全一样的。其实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还是有些区别的,任何一家企业在收预付款和定金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多收一些,未来要收的余款越少越好,为什么呢?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说的难听点,假如狙公中午会死,那么对众狙来说朝三暮四的方案当然比朝四暮三的方案损失要大。所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猴子们其实是很理性的。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谈判。
[编辑本段]白话典故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人们称它为狙公。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编辑本段]名言警句
欧里庇得斯: 朝三暮四的爱,不叫爱。
欧洲: 法律是朝三暮四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8 12:17
朝三暮四是一个成语,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
解释:
1.(古)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2.(今)聪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8 16:38
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示例元·乔吉《山坡羊·冬日写怀》曲:“,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 ”近义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反义词墨守成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8 21:16
朝三暮四: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9 02:11
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用于比喻人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