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历史的论文,谁有?帮帮忙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0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55
百家争鸣实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各自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解 释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学术派别。另一种说法: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鸣:发表见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出 处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诸子百家: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诸子百家来自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的阶级基础: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对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有自已的见解和主张。
百家争鸣的主体:战国时期,官府文化教育的局面打破了,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士”大量出现,由于出身、*见解和思想方法的不同,他们分别依附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充当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代言人,士构成了百家争鸣的主体。
百家争鸣的社会基础: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上不统一,就无法在文化上实行*,各国的国君及贵族、官僚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士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而言的自由,受*干涉较少,使得各学派有发展的机会,有发表自己主张的场所。
百家争鸣发启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首先,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
其次,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再次,社会交往的频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最后,讲学风气的盛行,私学的兴起,使文化典籍广为传播,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鸣氛围。
意义: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和保护新兴地主的*集权制度,有积极意义。
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思想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P27-29: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变
动时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运动打破了传统的生活和观念。过去的一切怎么看
?需要人们回答。现在应该怎样生活?需要人们创造。历史的车轮要向哪里转动?需要
人们预测。数不清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一句话,社会历史需要重新认识!百家争鸣
便是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
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个原因是,各国的*变革与相互竞争需要理论指导。当时每个诸
侯都面临着如何解决内政与外交两大课题,都面临着生存与死亡的抉择。……斗争不仅
是物质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智力的较量。……所以各国争着招揽人才,有的下令求贤,
有的重金收买,百家的兴起正是适应了智力竞争。他们中的多数目的也很,那就是“干
世主”。
形成百家争鸣的再一个原因是,当时的*空隙比较多,知识分子大有用武之地,可以
自由驰骋。这并不是说当时有什么开明的*制度,而是指诸侯国林立,便于知识分子
在各国间迂回。“朝秦暮楚”不只是形容说客,对思想家也是适用的,著名的思想家几
乎都周游列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各国抢着招纳智囊,知识分子的地位也较
高。“礼贤下士”虽非君主的本意,而是出于需要,士人“分庭抗礼”也常常使君主恼
火,但是君主为了谋求方略而不得不容忍。……他们著书立说虽然是为了“干世主”,
但大多数人是企图用自己的学说改造君主,而不是一味阿谀奉承,取悦于君。
从平面上看百家相争,很有点民主气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每家的思想实质,就会发现
绝大多数人在*上都鼓吹君主*,思想上都要求罢黜他说,独尊己见,争着搞自己
设计的君主*主义。因此,百家争鸣的实际结果不可能促进*走向民主、思想走向
自由,只能是汇集成一股强大力量,促进君主*主义的完善和强化。把握了这一点,
才能把握百家的*归宿。
杨幼炯《中国*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
页三一至三二:
古代*思想之兴盛,实以先秦时代为最。先秦时代实为中国*思想之发达时期。盖
自春秋、战国以还,学术勃兴,百家争鸣,思想学说,罔不归宿于*。晚周战国时代
正社会经济组织,根本变动之时,牵连及于社会一切之关系,实为一空前时代。思想家
受此影响,对于学术上乃为空前之建设。其发达之原因,有可得而言者:先秦时代一方
为中国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上至国土*,下及人心风俗,皆与前此截然划一鸿沟。
他方面又为各民族接触频繁之时代,原始诸夏民族思想,因*进化最早,故发展较为
完备。而儒墨两家之思想即发源于诸夏民族重实践之民族性。与此相反者,则有道家与
阴阳家两派,其源则均出于东夷民族之思想,因之各种思想系统彼此竞争雄长;加之,
周室既衰,其所余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遂有河出伏流一泻千里之
概。其次,自春秋之末,以至战国,兼并盛行,列国之竞争最剧,相率以登进人材,扩
张国势为务。其雄鸷之主,知仅恃贵族不足以豪于天下,故敬礼处士,招致客卿。自是
阀阅之阶级一破,前此为贵族世官所垄断之学问,一举而散诸民间,言论思想之自由,
至是而极矣。在*方面,贵族*之崩坏,实为当时大势之所趋,周之一代,实贵族
*之时代也。周制以家为国,而宗法制度,实为其*之基础。王室与诸侯之关系,
赖以维系;诸侯与其境内诸侯之关系亦赖之,乃至国中一切大小团体所以相维持相固结
者皆赖之,周代群治,悉以此为中心。逮至战国而社会风潮大变,上古之*及社会制
度乃根本上发生变化。因政权之聚散,而影响于学术思想者至巨,各派*思想乃纷然
并起。又西周学在王官,故贵族中人,即为知识阶级;至春秋之际,王官失守,散在四
方。加以孔老讲学,平民读书之机会益多,贵族不能专知识阶级之利,思想尤易发展。
钱穆:谢扶雅《中国*思想史纲》序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思想界初发奇采,而其时已开士人预政之门。自秦以下,中国正
式有士人*之组织。
肖公权《中国*思想史》(上),
页五六:故就孔子之行事论,其最大之成就为根据旧闻,树立一士君子仕进致用之学术
,复以此学术授之平民,而培养一以知识德能为主之新统治阶级。然其所以能如此者,
虽由其本人之敏求天纵,半亦由时代之影响。敬非时机成熟,虽有至理名言,其谁能领
悟而接受。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于哀公十六年,正当春秋之末叶,由封建天下
转入*天下过渡时代之初期。周礼已废而未泯,阶级方坏而犹著。孔子身受旧社会之
薰陶,又于旧制度中发现新意义,即欲以其所发现者为改善及复兴旧秩序之具。然当时
之公族世卿既未必能用其言,遂传其术于平民,使其学成者出仕公卿,取得致用之机会
。当时必有平民之子弟欲自拔于畎亩市进之中而未得其途者,得孔子之施教,自踊跃以
赴之。故孔子学术之主要内容为政理与治术。其行道之方法为教学,其目的则为从政。
页五七:就荡平阶级之功言,孔子不啻陈涉吴广之发难,而首享其成者反为商、韩、苏
、张“异端”“邪说”之流亚。
汪大华《中国*思想史论丛》,帕米尔书店,1969年初版,1982年再版
页三七:孔子教学以六艺,六艺原是士人从政干禄的本领:知书数可以为冢宰,知礼乐
可以为小相,习射御可以为将士。所以,他所教出来的弟子,多有从政的技能。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都有哪些学派?
派别创始人或者主要人物
儒家孔丘
道家李耳
墨家墨翟
法家李悝
名家惠施
兵家孙膑
阴阳家邹衍
纵横家苏秦
杂家吕不韦
农家许行
小说家屈原
除了这些以外的,就都不太著名,故人们都称做“九流”,三教九流从此而来
在春秋战国数百个诸侯国家兵戎相见、弱肉强食之际,却出现了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左传》、《春秋》等详尽记载当时历史的著作也相继诞生。这场“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将近2000年。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百家争鸣。其内容包括:1、“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学术下到民间,形成诸子百家;2、百家争鸣从鲁国儒墨显学之争,到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3、以儒家向法家转化为特点的魏的西河之学;4、以属楚文化的陈、宋为中心的老庄学派为道家的右翼;5、齐稷下学宫的黄老之学则是道家的左翼;兼容并包的稷下之学,使百家争鸣发展到*,其中有田齐法家、阴阳家、兵家、名家等;在争鸣中各家也相互影响,6、《吕氏春秋》的杂家之学,反映了百家趋于融合;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阶级关系有很大的变动。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便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个对抗阶级。但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私奴隶也仍然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大的数量。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了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以“士”的身份出现,对于天文、地理、数学等各种学术问题争论不休,对于*制度,更是各有主张。形成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其著作。《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八十九家”,取其成数叫“诸子百家”。主要的有老子、孔子、墨子、杨朱、许行、商鞅、申不害、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惠施、公孙龙、田骈、慎到、宋鈃、尹文、关尹、邹衍、张仪、苏秦、吕不韦、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
对“诸子百家”,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古代的历史学家,如西汉初期的司马谈认为,“诸子百家”主要是指“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的班固则认为主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有时又略去“小说家”,认为“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传统百家争鸣研究对百家的划分,无论是在标准上还是在对百家的具体说法上,都欠妥。百家争鸣实质上是我国古代各学派因*思想上的分岐而展开的学术论争。百家的划分应以*思想为标准。百家应划为德、礼、法、儒、孝、墨、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十家。百家争鸣的性质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统一*集权制的过渡。百家争鸣始于春秋后期孔子创办私学,迄于汉武帝采纳田蚡的“绌抑黄老,崇尚儒学”。探索百家争鸣时不要忽略百家合流。
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它上承夏、商、周三代学术,下开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两千多年的思想先河。科学地认识百家争鸣,不仅对深入研究百家争鸣本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反思也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至今理论界对百家争鸣的看法,无论是在对百家争鸣之百家的划分上,还是在对百家争鸣的性质、起迄点等问题上,都存在严重问题。本文不想对此谈新看法。
百家的科学划分之我见
即然百家的划分应以*思想为标准,那么从*思想出发,笔者认为,百家争鸣之百家大致可划分为儒、孝、德、礼、法、墨、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十家。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
孝家:其代表性文献是无名氏之《孝经》。《孝经》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孝经》是一般讲究伦理孝道的著作,不确。
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思想,后在西周末期至东周其内涵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东周初期,如臧哀伯有著名的《德论》(5)可证;战国时期问世的《德道经》、《庄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献。
礼家:是萌芽于西周后期并在东周中前期广为流行的一种*思想。东周时期的一些著名*家如管仲、子犯、曹刿、子产、晏子等都崇尚礼治,特别是子产和晏子,还分别有著名的《礼论》(6)。战国后期,以礼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荀子。
法家:是春秋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思想。最先萌芽于郑,创始人是邓析,第一个“铸刑书”的是子产(子产前期是礼家,后期转向了法家),继之是晋范宣子、赵鞅等的“铸刑鼎”。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后无名氏之《经法》亦属法家文献等。过去,理论界认为《经法》是道家著作,这是从哲学上着眼的,不确。
墨家: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墨翟,其思想核心是“义”。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根据不充分。
术家:创始人是申不害,其思想核心是术,其代表作是《申子》。过去,理论界认为申子属法家,不确。申子自己宣称其学术思想是“术”,秦汉人一直都说“申子之术”。
义家:创始人是韩非。韩非的“义”与墨子的“义”区别在哪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墨子的“义”包含经济利益,如《墨子·经上》说:“义者,利也。”韩非的“义”则完全排斥利。义家的代表作有《韩非子》、《公羊春秋》等。(7)
绝对平等观:创始人是许行。《孟子·滕文公上》载:许行认为,国君要与人民绝对平等,“先耕后食,先织后衣”,并取消商品经济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绝对平等观。
无君论:创始人是吴虑。《墨子·鲁问》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自比于舜”就是“我即国君”,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无*主义。但用中国古代的语言表述,应为“无君论”。
以上十家,严格说来,可归为八家。因为“孝”可并入儒家,“义”可并入术家。“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萌芽于孔子,完善于《孝经》,《孝经》以孔子为先师,其基本思想体系又与“仁”极接近,故可认为“孝”是儒家的思想分支。“义”的创始人是韩非,过去理论界认为他是法家,或法、术、势集大成者。其实,韩非虽有法家思想,但也有术家思想,他本人认为术大于法,所以韩非思想的基本倾向应是“术”,即属申子术家。而且,韩非的“义”,原则上是对“术”的脱胎换骨的改造,故可认为“义”是术家的思想分支。
过去,理论界认为百家争鸣迄于秦统一,值得商榷。秦的统一,虽实现了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郡县制的过渡,但这一过渡是失败的,未能使中国古代统一*集权制进入稳定态。秦亡后,项羽、刘邦都先后恢复了分封制。而且,秦的“焚书坑儒”也不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方式。在汉初,思想界又重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如陆贾著《新书》;贾谊、王臧、赵绾都先后试图通过“兴礼乐”来改制;晁错以“术”削藩;辕固生以儒反“黄老”;董仲舒则以“春秋大义”来呼唤“大一统”;文帝“广游学”,置《孝经》、《孟子》、《尔雅》等博士。一时间再次百花齐放,虽未有新思想的提出,但亦属百家争鸣性质。汉初百家争鸣的复起,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再次向统一*集权制过渡的*准备。因此,将百家争鸣的终点定在秦统一说不过去。
七、百家争鸣过程中的百家合流
过去,理论界在探讨百家争鸣时,大都眼于百家争鸣,很少谈及百家合流,这种研究方法亦欠妥。
百家合流是百家争鸣的一个组成部分。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已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做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做儒家。就是说,百家争鸣的争鸣是有保留的克服,争鸣中有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百家争鸣本身也说明,争鸣各家在学术上都有片面性,它们只有相互吸收,才能做到互补,并使自己的学说趋于完善。如墨子在回答程子的“非儒,何故称于孔子也”时,说:“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鱼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13)
百家合流是百家争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如战国后期两个官办学术中心,齐国的“稷下”与秦国的“吕不韦门客集团”,他们的学术活动,搞的基本都是百家合流。稷下学派的代表作是《管子》,其中既有德家思想,也有礼家思想,还有法家思想等,但是以“礼治”为主;吕不韦门客集团的代表作是《吕氏春秋》其中包含的学术思想更杂:德、礼、法、术、孝、义等均有,以致有人将其误为杂家。其实,这是对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缺乏认识的缘故,杂家根本就不存在。《吕氏春秋》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德”,其余均起辅助作用。
百家合流的形式,一是理论上的合流,二是实践上的合流。理论上的合流,礼、德、术等三家做得比较好。礼家,如前引《荀子》、《管子》;德家,如前引《吕氏春秋》;术家,如前引《公羊春秋》、《春秋繁露》等。儒家做得较差,但儒家将《五经》及各《传》都纳入到了其经典之中,这样内容也较丰富,基本上也包括了礼、德、术、义等思想。实践上的合流,主要指当时的统治者们出于自身的需要,同时立几种思想不同的著作为经,作为治国的主导以及辅助思想。如汉初的“黄老之治”,曾立法家的《经法》、《称》、《道原》、《十大经》和老子的《德道经》等为经;武帝时期,置《五经》博士,合《论语》、《孝经》为《七经》等,这些都是在实践上的百家合流。
百家合流在百家争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争鸣只是探讨问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只有百家的有机合流,才是最后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秦之所以没能最后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并结束百家争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焚书坑儒”来拒绝百家合流,绝对以申、商、韩的术家思想治国,致使其走向了灭亡。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就是结合实际进行百家合流。如武帝:在*思想上虽突出儒家的孝,但其余《六经》均起辅助作用;*上的双轨制,既吸收了术家的郡县制,也未完全抛弃德、儒、礼、法、孝等家的分封制;主父偃的“推恩令”,既有儒家的仁孝思想,也包含了术家的“术”、“义”等理论;经济上的重农抑商,既有儒、法、德、礼等家的重农重商,也未完全抛弃术家的“诈农灭商”;意识形态上,既有儒、法、德、礼等家的思想自由,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术家的思想禁锢;教育风化上,既有儒家的兴学办校,也有术家的“以吏为师”,如用“举孝廉”与“选三老”为民做表率等。这和秦代在*上只以申、商、韩术家思想治国,*上绝对行郡县,经济上诈农灭商,思想上搞*,教育上“以吏为师”等截然不同。由此可见,要想解决中国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没有百家的有机合流,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6084137.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56
资治通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56
史记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55
百家争鸣实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各自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解 释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学术派别。另一种说法: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鸣:发表见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
出 处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诸子百家: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诸子百家来自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的阶级基础: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对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有自已的见解和主张。
百家争鸣的主体:战国时期,官府文化教育的局面打破了,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士”大量出现,由于出身、*见解和思想方法的不同,他们分别依附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充当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代言人,士构成了百家争鸣的主体。
百家争鸣的社会基础: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上不统一,就无法在文化上实行*,各国的国君及贵族、官僚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士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而言的自由,受*干涉较少,使得各学派有发展的机会,有发表自己主张的场所。
百家争鸣发启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首先,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
其次,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再次,社会交往的频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最后,讲学风气的盛行,私学的兴起,使文化典籍广为传播,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鸣氛围。
意义: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和保护新兴地主的*集权制度,有积极意义。
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思想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P27-29: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变
动时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运动打破了传统的生活和观念。过去的一切怎么看
?需要人们回答。现在应该怎样生活?需要人们创造。历史的车轮要向哪里转动?需要
人们预测。数不清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一句话,社会历史需要重新认识!百家争鸣
便是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
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个原因是,各国的*变革与相互竞争需要理论指导。当时每个诸
侯都面临着如何解决内政与外交两大课题,都面临着生存与死亡的抉择。……斗争不仅
是物质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智力的较量。……所以各国争着招揽人才,有的下令求贤,
有的重金收买,百家的兴起正是适应了智力竞争。他们中的多数目的也很,那就是“干
世主”。
形成百家争鸣的再一个原因是,当时的*空隙比较多,知识分子大有用武之地,可以
自由驰骋。这并不是说当时有什么开明的*制度,而是指诸侯国林立,便于知识分子
在各国间迂回。“朝秦暮楚”不只是形容说客,对思想家也是适用的,著名的思想家几
乎都周游列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各国抢着招纳智囊,知识分子的地位也较
高。“礼贤下士”虽非君主的本意,而是出于需要,士人“分庭抗礼”也常常使君主恼
火,但是君主为了谋求方略而不得不容忍。……他们著书立说虽然是为了“干世主”,
但大多数人是企图用自己的学说改造君主,而不是一味阿谀奉承,取悦于君。
从平面上看百家相争,很有点民主气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每家的思想实质,就会发现
绝大多数人在*上都鼓吹君主*,思想上都要求罢黜他说,独尊己见,争着搞自己
设计的君主*主义。因此,百家争鸣的实际结果不可能促进*走向民主、思想走向
自由,只能是汇集成一股强大力量,促进君主*主义的完善和强化。把握了这一点,
才能把握百家的*归宿。
杨幼炯《中国*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
页三一至三二:
古代*思想之兴盛,实以先秦时代为最。先秦时代实为中国*思想之发达时期。盖
自春秋、战国以还,学术勃兴,百家争鸣,思想学说,罔不归宿于*。晚周战国时代
正社会经济组织,根本变动之时,牵连及于社会一切之关系,实为一空前时代。思想家
受此影响,对于学术上乃为空前之建设。其发达之原因,有可得而言者:先秦时代一方
为中国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上至国土*,下及人心风俗,皆与前此截然划一鸿沟。
他方面又为各民族接触频繁之时代,原始诸夏民族思想,因*进化最早,故发展较为
完备。而儒墨两家之思想即发源于诸夏民族重实践之民族性。与此相反者,则有道家与
阴阳家两派,其源则均出于东夷民族之思想,因之各种思想系统彼此竞争雄长;加之,
周室既衰,其所余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遂有河出伏流一泻千里之
概。其次,自春秋之末,以至战国,兼并盛行,列国之竞争最剧,相率以登进人材,扩
张国势为务。其雄鸷之主,知仅恃贵族不足以豪于天下,故敬礼处士,招致客卿。自是
阀阅之阶级一破,前此为贵族世官所垄断之学问,一举而散诸民间,言论思想之自由,
至是而极矣。在*方面,贵族*之崩坏,实为当时大势之所趋,周之一代,实贵族
*之时代也。周制以家为国,而宗法制度,实为其*之基础。王室与诸侯之关系,
赖以维系;诸侯与其境内诸侯之关系亦赖之,乃至国中一切大小团体所以相维持相固结
者皆赖之,周代群治,悉以此为中心。逮至战国而社会风潮大变,上古之*及社会制
度乃根本上发生变化。因政权之聚散,而影响于学术思想者至巨,各派*思想乃纷然
并起。又西周学在王官,故贵族中人,即为知识阶级;至春秋之际,王官失守,散在四
方。加以孔老讲学,平民读书之机会益多,贵族不能专知识阶级之利,思想尤易发展。
钱穆:谢扶雅《中国*思想史纲》序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思想界初发奇采,而其时已开士人预政之门。自秦以下,中国正
式有士人*之组织。
肖公权《中国*思想史》(上),
页五六:故就孔子之行事论,其最大之成就为根据旧闻,树立一士君子仕进致用之学术
,复以此学术授之平民,而培养一以知识德能为主之新统治阶级。然其所以能如此者,
虽由其本人之敏求天纵,半亦由时代之影响。敬非时机成熟,虽有至理名言,其谁能领
悟而接受。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于哀公十六年,正当春秋之末叶,由封建天下
转入*天下过渡时代之初期。周礼已废而未泯,阶级方坏而犹著。孔子身受旧社会之
薰陶,又于旧制度中发现新意义,即欲以其所发现者为改善及复兴旧秩序之具。然当时
之公族世卿既未必能用其言,遂传其术于平民,使其学成者出仕公卿,取得致用之机会
。当时必有平民之子弟欲自拔于畎亩市进之中而未得其途者,得孔子之施教,自踊跃以
赴之。故孔子学术之主要内容为政理与治术。其行道之方法为教学,其目的则为从政。
页五七:就荡平阶级之功言,孔子不啻陈涉吴广之发难,而首享其成者反为商、韩、苏
、张“异端”“邪说”之流亚。
汪大华《中国*思想史论丛》,帕米尔书店,1969年初版,1982年再版
页三七:孔子教学以六艺,六艺原是士人从政干禄的本领:知书数可以为冢宰,知礼乐
可以为小相,习射御可以为将士。所以,他所教出来的弟子,多有从政的技能。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都有哪些学派?
派别创始人或者主要人物
儒家孔丘
道家李耳
墨家墨翟
法家李悝
名家惠施
兵家孙膑
阴阳家邹衍
纵横家苏秦
杂家吕不韦
农家许行
小说家屈原
除了这些以外的,就都不太著名,故人们都称做“九流”,三教九流从此而来
在春秋战国数百个诸侯国家兵戎相见、弱肉强食之际,却出现了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左传》、《春秋》等详尽记载当时历史的著作也相继诞生。这场“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将近2000年。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百家争鸣。其内容包括:1、“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学术下到民间,形成诸子百家;2、百家争鸣从鲁国儒墨显学之争,到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3、以儒家向法家转化为特点的魏的西河之学;4、以属楚文化的陈、宋为中心的老庄学派为道家的右翼;5、齐稷下学宫的黄老之学则是道家的左翼;兼容并包的稷下之学,使百家争鸣发展到*,其中有田齐法家、阴阳家、兵家、名家等;在争鸣中各家也相互影响,6、《吕氏春秋》的杂家之学,反映了百家趋于融合;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阶级关系有很大的变动。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便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个对抗阶级。但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私奴隶也仍然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大的数量。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了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以“士”的身份出现,对于天文、地理、数学等各种学术问题争论不休,对于*制度,更是各有主张。形成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其著作。《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八十九家”,取其成数叫“诸子百家”。主要的有老子、孔子、墨子、杨朱、许行、商鞅、申不害、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惠施、公孙龙、田骈、慎到、宋鈃、尹文、关尹、邹衍、张仪、苏秦、吕不韦、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
对“诸子百家”,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古代的历史学家,如西汉初期的司马谈认为,“诸子百家”主要是指“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的班固则认为主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有时又略去“小说家”,认为“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传统百家争鸣研究对百家的划分,无论是在标准上还是在对百家的具体说法上,都欠妥。百家争鸣实质上是我国古代各学派因*思想上的分岐而展开的学术论争。百家的划分应以*思想为标准。百家应划为德、礼、法、儒、孝、墨、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十家。百家争鸣的性质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统一*集权制的过渡。百家争鸣始于春秋后期孔子创办私学,迄于汉武帝采纳田蚡的“绌抑黄老,崇尚儒学”。探索百家争鸣时不要忽略百家合流。
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它上承夏、商、周三代学术,下开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两千多年的思想先河。科学地认识百家争鸣,不仅对深入研究百家争鸣本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反思也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至今理论界对百家争鸣的看法,无论是在对百家争鸣之百家的划分上,还是在对百家争鸣的性质、起迄点等问题上,都存在严重问题。本文不想对此谈新看法。
百家的科学划分之我见
即然百家的划分应以*思想为标准,那么从*思想出发,笔者认为,百家争鸣之百家大致可划分为儒、孝、德、礼、法、墨、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十家。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
孝家:其代表性文献是无名氏之《孝经》。《孝经》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孝经》是一般讲究伦理孝道的著作,不确。
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思想,后在西周末期至东周其内涵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东周初期,如臧哀伯有著名的《德论》(5)可证;战国时期问世的《德道经》、《庄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献。
礼家:是萌芽于西周后期并在东周中前期广为流行的一种*思想。东周时期的一些著名*家如管仲、子犯、曹刿、子产、晏子等都崇尚礼治,特别是子产和晏子,还分别有著名的《礼论》(6)。战国后期,以礼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荀子。
法家:是春秋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思想。最先萌芽于郑,创始人是邓析,第一个“铸刑书”的是子产(子产前期是礼家,后期转向了法家),继之是晋范宣子、赵鞅等的“铸刑鼎”。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后无名氏之《经法》亦属法家文献等。过去,理论界认为《经法》是道家著作,这是从哲学上着眼的,不确。
墨家: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墨翟,其思想核心是“义”。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根据不充分。
术家:创始人是申不害,其思想核心是术,其代表作是《申子》。过去,理论界认为申子属法家,不确。申子自己宣称其学术思想是“术”,秦汉人一直都说“申子之术”。
义家:创始人是韩非。韩非的“义”与墨子的“义”区别在哪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墨子的“义”包含经济利益,如《墨子·经上》说:“义者,利也。”韩非的“义”则完全排斥利。义家的代表作有《韩非子》、《公羊春秋》等。(7)
绝对平等观:创始人是许行。《孟子·滕文公上》载:许行认为,国君要与人民绝对平等,“先耕后食,先织后衣”,并取消商品经济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绝对平等观。
无君论:创始人是吴虑。《墨子·鲁问》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自比于舜”就是“我即国君”,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无*主义。但用中国古代的语言表述,应为“无君论”。
以上十家,严格说来,可归为八家。因为“孝”可并入儒家,“义”可并入术家。“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萌芽于孔子,完善于《孝经》,《孝经》以孔子为先师,其基本思想体系又与“仁”极接近,故可认为“孝”是儒家的思想分支。“义”的创始人是韩非,过去理论界认为他是法家,或法、术、势集大成者。其实,韩非虽有法家思想,但也有术家思想,他本人认为术大于法,所以韩非思想的基本倾向应是“术”,即属申子术家。而且,韩非的“义”,原则上是对“术”的脱胎换骨的改造,故可认为“义”是术家的思想分支。
过去,理论界认为百家争鸣迄于秦统一,值得商榷。秦的统一,虽实现了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郡县制的过渡,但这一过渡是失败的,未能使中国古代统一*集权制进入稳定态。秦亡后,项羽、刘邦都先后恢复了分封制。而且,秦的“焚书坑儒”也不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方式。在汉初,思想界又重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如陆贾著《新书》;贾谊、王臧、赵绾都先后试图通过“兴礼乐”来改制;晁错以“术”削藩;辕固生以儒反“黄老”;董仲舒则以“春秋大义”来呼唤“大一统”;文帝“广游学”,置《孝经》、《孟子》、《尔雅》等博士。一时间再次百花齐放,虽未有新思想的提出,但亦属百家争鸣性质。汉初百家争鸣的复起,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再次向统一*集权制过渡的*准备。因此,将百家争鸣的终点定在秦统一说不过去。
七、百家争鸣过程中的百家合流
过去,理论界在探讨百家争鸣时,大都眼于百家争鸣,很少谈及百家合流,这种研究方法亦欠妥。
百家合流是百家争鸣的一个组成部分。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已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做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做儒家。就是说,百家争鸣的争鸣是有保留的克服,争鸣中有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百家争鸣本身也说明,争鸣各家在学术上都有片面性,它们只有相互吸收,才能做到互补,并使自己的学说趋于完善。如墨子在回答程子的“非儒,何故称于孔子也”时,说:“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鱼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13)
百家合流是百家争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如战国后期两个官办学术中心,齐国的“稷下”与秦国的“吕不韦门客集团”,他们的学术活动,搞的基本都是百家合流。稷下学派的代表作是《管子》,其中既有德家思想,也有礼家思想,还有法家思想等,但是以“礼治”为主;吕不韦门客集团的代表作是《吕氏春秋》其中包含的学术思想更杂:德、礼、法、术、孝、义等均有,以致有人将其误为杂家。其实,这是对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缺乏认识的缘故,杂家根本就不存在。《吕氏春秋》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德”,其余均起辅助作用。
百家合流的形式,一是理论上的合流,二是实践上的合流。理论上的合流,礼、德、术等三家做得比较好。礼家,如前引《荀子》、《管子》;德家,如前引《吕氏春秋》;术家,如前引《公羊春秋》、《春秋繁露》等。儒家做得较差,但儒家将《五经》及各《传》都纳入到了其经典之中,这样内容也较丰富,基本上也包括了礼、德、术、义等思想。实践上的合流,主要指当时的统治者们出于自身的需要,同时立几种思想不同的著作为经,作为治国的主导以及辅助思想。如汉初的“黄老之治”,曾立法家的《经法》、《称》、《道原》、《十大经》和老子的《德道经》等为经;武帝时期,置《五经》博士,合《论语》、《孝经》为《七经》等,这些都是在实践上的百家合流。
百家合流在百家争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争鸣只是探讨问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只有百家的有机合流,才是最后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秦之所以没能最后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并结束百家争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焚书坑儒”来拒绝百家合流,绝对以申、商、韩的术家思想治国,致使其走向了灭亡。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就是结合实际进行百家合流。如武帝:在*思想上虽突出儒家的孝,但其余《六经》均起辅助作用;*上的双轨制,既吸收了术家的郡县制,也未完全抛弃德、儒、礼、法、孝等家的分封制;主父偃的“推恩令”,既有儒家的仁孝思想,也包含了术家的“术”、“义”等理论;经济上的重农抑商,既有儒、法、德、礼等家的重农重商,也未完全抛弃术家的“诈农灭商”;意识形态上,既有儒、法、德、礼等家的思想自由,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术家的思想禁锢;教育风化上,既有儒家的兴学办校,也有术家的“以吏为师”,如用“举孝廉”与“选三老”为民做表率等。这和秦代在*上只以申、商、韩术家思想治国,*上绝对行郡县,经济上诈农灭商,思想上搞*,教育上“以吏为师”等截然不同。由此可见,要想解决中国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没有百家的有机合流,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6084137.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56
资治通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56
史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