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2 10: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06:10
偶然间,读到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文章第一篇就写到作者的人生态度,作者以“真性情”三字作为概括,引发了我对人生态度的一些思考。
文章摘录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不在乎是否愉快),或是出于性情(满足心灵、精神追求)。
孔子曰: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在义和利之外别样的人生态度,作者认为“至人喻以情”。“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
“定力”不是*出来的,它直接来自所做的事情对你的吸引力。人生有两大幸运,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所以,也可以说,我的“定力”来自我的幸运。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思考
周国平的文字非常感性,有深度,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鸣,也很有说服力。
特别是在“意义感”十分缺失的今天,每个人都是在生活中负重前行,然而却十分的迷茫,都在探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也曾经问自己,读研、找薪资更高的工作、赚更多的钱 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吗?但这*的沟壑始终难以满足,当你拿到30w的offer,别人或许已经50w了,你好不容易把车贷还完,别人已经当上高管了。你想要的永远只会更多。
之前,有时候我会有非常愤青的想法,总想着改变中国现状,我想为中华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但却很无力,学习、工作中遇到些挫折就会自怨自艾。
后来,我从大学中收获了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钱穆先生的“读圣贤书,立修齐志”。既然胸怀天下、祖国,为何不先从修身、齐家开始呢。所以我开始了纵向比较,每天我都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我是否比之前的我有所进步呢。正己化人,然后通过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家风,家道,改变一家人。影响身边的朋友,同学,最后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在改变中国,改变世界了。
我带着先入为主的人生观,来阅读周国平先生的这段话,我觉得他是一位思考非常有深度的哲学家。他将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义为创造,追求真自我所热爱的事物和人,以一种审美的态度看待身边的人或事物。
他这种想法是我所向往的,但却是我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我既生而为人,我肩上就会担有为人的责任和义务。我想保护我身边的亲人,给他们和自己一定的物质基础,就逃离不出“利”“义”之外,达不到“情”之境。
但是我会时时地提醒自己,在追逐“利”“义”之外,在心中埋下一个“情”的种子,当真正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人和事物,不会惊鸿过隙的错过,而是珍惜生命中的这份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