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0 16: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5 07:39
清明节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内容,清明习俗主要有扫墓祭祖、寒食赐火、插柳戴柳、春游踏青、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禽、拔河、赠画蛋、吃青团、吃红藕、植树等,当然最主要习俗是祭拜祖先,悼念亲人。
插柳戴柳则与古人祛鬼辟邪观念有关,柳在古人心中有辟邪祛鬼的功能,佩戴能防鬼侵害。
据记载,清代民间还有“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可见过去插柳戴柳是清明必备装饰。
此外,清明前后风和日丽,正是春游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的好日子。
民俗学者认为,随着清明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丰富的文化内涵会逐渐回归民众生活。
传统习俗一:寒食
寒食节又名“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一般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晚于上巳节,早于清明节。
汉代时在清明节的前三天举行,至唐、宋两代改在清明节前一天。
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晋国公子重耳*国外十余年,介子推护驾有功。
当重耳返回故国即位,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避官。
重耳放火烧山希望*出介子推,没想到却把他烧死了。
后人为纪念介子推,便有禁火之举,并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民俗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
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传统习俗二: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三:踏青
约从唐代开始,清明扫墓的同时,开始伴以踏青游乐,故清明节也称踏青节。
因为清明时节正值春光最好,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传统,人们常常阖家携带酒食,到郊外林苑野地亲近自然。
远足踏青中常见的活动有荡秋千、拔河、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插柳、植树等习俗。
在传统的清明习俗中,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
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相传民间新火的传递也是以柳条传送。
传统习俗四:荡秋千
清明节也称“秋千节”,传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
这是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传统习俗五: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传统习俗六: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
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
《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
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传统习俗七: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
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
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
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时节举行拔河,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
传统习俗八:插柳、戴柳
在古人观念中,柳树有着神奇的力量,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
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也有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传统习俗九: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在台湾和闽南民间,人们犹喜种植相思树,让逝去的亲人有个归宿,让在世的人有思念的寄托。
1979年,*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习俗十: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
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
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
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清明十大食俗】
专家介绍说,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传统食俗一:吃鸡蛋
在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据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民俗专家表示,这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专家称,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
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
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满。
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传统食俗二: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传统食俗三:吃馓子
中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中国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 *** 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 *** 的馓子最为有名。
传统食俗四: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传统食俗五:食薄饼蒸朴籽粿
潮汕人过清明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
薄饼分皮。
馅两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在热壤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纸。
馅分咸、甜两种,由蛋、肉、肝类、腊味。
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馅的称咸馅;用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成为“糖葱”的为甜馅。
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
蒸朴籽粿。
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
传说先人在饥荒年,采此树叶充饥度荒。
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
后人为不忘过去,便在清明节采此树叶,和米舂捣成粉,发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朴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
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传统食俗六: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
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
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
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
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
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
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
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
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
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传统食俗七:乌稔饭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
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据畲族民间传说:唐总章二年,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被围困山中,时值严冬粮断。
畲军只得采摘乌稔果充饥,雷万兴遂于农历三月初三日率众下山,冲出重围。
从这以后,每到“三月三”,雷万兴总要召集兵将设宴庆贺那次突围胜利。
并命畲军士兵采回乌稔叶,让军厨制成“乌稔饭”,让全军上下饱食一顿,以志纪念。
这“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
制好的“乌稔饭”,单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色乌黑,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而畲族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此后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蒸“乌稔饭”吃,日久相沿,就成为畲家风俗。
又因闽东一带,畲汉杂居,人民历代友好相处,婚嫁频繁,遂使食“乌稔饭”也成了闽东各地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清明食俗。
传统食俗八: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
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
顶子四周贴面花。
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
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
“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
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
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
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
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
“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
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
农村孩子给自己老师送,让离开家门独自在偏僻的山乡小村教书育人的园丁分享节日的美食。
传统食俗九:蒸面燕
又叫做“子推燕”,用面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制作工序和蒸馒头差不多,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以纪念介子推。
传统食俗十:“清明狗”
是浙江地区人们在清明节时做的食品。
先采一些嫩莲,再拌上糯米粉,就做成了,家里有几个人就制作几只,挂起来,直至立夏,煮熟后就可以吃了,民间流传“吃了清明狗,一年健到头”的说法。
另外,有些地区在清明佳节还有食蛋糕、清明果、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食品的习俗~追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