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茶道 吃有吃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0 00: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0:39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被视为高雅的饮茶之道,生活艺术。通过洗茶、沏茶、赏茶、闻茶、品茶等方式,可以陶冶情操,增进对茶文化的了解与感悟。
早在一千多年前,陆羽的《茶经》乃是中国甚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茶道非常注重沏茶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我曾看过一道并不太专业的茶道艺术。尽管如此,能感觉到茶道的艺术。从夹茶,用夹子或者木槽夹取茶叶(不用手抓取茶叶),就可以看非常的考究。而洗茶,是去除茶叶上可能带有的灰尘或者农药残留。沏茶时,茶壶口由浅入深的起伏弧度,等等一系列的步骤着实让人称赞。一道茶沏下来,倒在如茶盏大的杯子里,细细品尝,苦涩中带着一丝香醇。
不懂茶道的人,不会理解茶道艺术的高深。在普通人眼里,喝茶不过把茶叶放入杯子里,倒上开水一冲,过一会儿便可以喝了,端起杯子一饮而尽,只觉得味苦。
茶道,是茶与道的两者结合。茶的种类太多,大致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等等,每种茶的风格各不相同。道,是一种境界。有诗云: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歌手许嵩在前年发布的一张专辑,就以《不如吃茶去》命名。大千世界,多得是想不通的事,猜不透的心,看不透的人,不如不想,不如不猜,不如不看,不如寄情山水,不如快意人生,不如吃茶去。
“昨夜同门云集 推杯又换盏
今朝茶凉酒寒 豪言成笑谈
半生累 尽徒然 碑文完美有谁看
隐居山水之间 誓与浮名散
湖畔青石板上 一把油纸伞
旅人停步折花 淋湿了绸缎
满树玉瓣多傲然 江南烟雨却痴缠
花飞雨追一如尘缘理还乱”
——节选自许嵩《山水之间》
当同门满屋,众聚一堂,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之后,天亮酒醒,人走茶凉,曲终人散,不得不感叹现实的窘境。而人累半生,徒留其名,纵然尽善尽美,百年之后,也不过是灰飞烟灭,名利辉煌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是能放下虚名,和陶渊明所谓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心境,便不会为纷纭人世中的繁杂牵绊了内心的宁静。
人生就应该像茶那样,既要懂得沏茶,也要懂得品茶;既有浓郁的头汁,也有清淡的味道;既有苦涩,也有香醇。正是因为这些,才是茶之道,也是人生之道,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除了茶道,吃也有“吃道”。虽然这个词或许是吃货们发明的。但人离不开一日三餐,吃有哪些吃道呢?
中国的食文化灿烂辉煌,大致分为八大菜系:徽菜、湘菜、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各个地方的菜系特点不同,差异很大。说到徽菜,重油重色重味。提到川菜,不得不说味辣浓烈。菜系的差异,和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是分不开的。
烹调是制作美味的关键过程,有时候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烹调方式,口味也各不相同。就拿米饭来说,作为主食,是每天不可或缺的原料。而米饭仅仅只能作为主食吗?当然不是。粗略一想,至少有十几种做法,有蛋炒饭、盖浇饭、煲仔饭、菜泡饭、竹筒饭、菠萝饭、荷叶饭、大米粥、爆米花、紫菜包饭(寿司)、石锅拌饭、浇汁锅巴、糯米圆子、粽子、米糊等等。虽然都是用米作为原材料,却可以做出如此多的成品。所以,无论是烹调,还是日常生活,同样一种东西,在于你怎么去思考,如何去想出有创意的点子。而同样的一件事情,在于如何去看待与剖析,思路不同,结局也必然是不同的。
食文化之丰富,让很多吃货们能够品尝到各种美味。尽管我并不是吃货,记得曾发过“不做吃货,要做就做个二货”的说说,包括和朋友聊天时,提到“我连110斤都不到”、“我属于吃不胖 晒不黑的类型”而引起一系列笑谈。其实,无论是吃货还是“二货”,不必要为了偏胖而苦苦的减肥,也不必每天对着体重秤而不满,能吃不是坏事儿,说明身体健康,吃嘛嘛香。至于“二货”,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琐事和烦恼,如果能适当的“二”,少一些计较和在意,烦恼也会少很多。人有时候不必要过度的聪明,因为觉得自己太聪明的人,别人其实并非是傻子。二一些,也快乐一些,俗话说:难得糊涂。
茶道也好,吃道也罢,这个“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而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源于生活的同时,又远远地高于生活。如果能够领悟到属于自己的“道”,便是一种别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