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0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48
首先是因为按照格律作诗的难度比较大。
古诗的格律非常严谨,上下句严格对仗,平仄变化以及字数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古诗常称为诗歌,所以格律方面的要求也是为了诗文更有韵律,更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谱曲后唱出来也好听。这个在宋词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每首词都有词牌名,也有相应的曲调。
现在人们写诗一般不会去追求字词音调和格律,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强自按照格律去写,感觉会像是在填字谜游戏一样,难度高,所以很少人去写,这是其一。
其二是古人学诗写诗,往往背诵了大量的往圣古文,就是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背诵那些固有的对仗词汇,比如天对地、雨对风,明月对长空等。而我们接收的现代教育,在中小学相关诗歌的知识学的就不是那么扎实,语文书上诗歌的内容也比较少,再往后也没有那么多人去学国学专业,就是说我们的知识背景决定了我们在文学创作的形式,对于古体格律诗我们很难像古人那样信手拈来,所以大部分人不会去写古体诗。
第三,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快,古人写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每一句都需要反复推敲,很少有人会花那么大功夫去作诗。而且现在我们所处的文化和思想环境都比较开放,对于文学创作,诗歌写作等都追求天马行空的创意,不太注重格式,现代诗歌更是追求意境,很多甚至都不押韵,但只要体现出哲理思维或者某种情境,也都能称为好诗。
最后我想说,相较于古代社会的文人*客们都写格律诗这个范畴来说,现在的人确实很少写格律诗了,但是也仍然有很多人在学习和继承我国的诗歌文化精华,现在的中小学课本,对于古诗知识也在进一步强化,相信我们古文化有一天也会实现伟大复兴,是谓“中国文化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49
其实这个说法不太准确。现在会按格律写诗的人还是有不少的。因为中国人口基数那么大,就算只有1%的人会写格律诗,那也有1400万之众。说很少有人按格律写诗的,多半并不是这个圈子的人。所以他们看不到近年来,传统诗词大赛如火如荼,年年都有,处处都有,参赛作品动辄上万件。他们也不知道,讲格律的诗词网站,注册会员几十上百万的,比比皆是。
当然,和人口总数比起来,会写格律诗的肯定是少数,写得好的,那又是少数中的少数了。
这个情况其实也很正常。毕竟,诗词是一门艺术,艺术多少都是有自己的门槛的,试问,哪一门艺术又没有自己的基本功要求呢?
就像不会下腰,不妨碍你欣赏舞蹈,不会谱曲,不妨碍你喜欢歌唱,不会写书,不妨碍你阅读小说……不会格律,同样也不妨碍你喜欢传统诗词的凝练隽永之美。
而喜欢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它自然会引导一代代、一批批的爱好者,从欣赏、喜爱走上学习、创作和传承之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49
归入格律确实是有文学基本素质的体现。但是从宋代以后,社会原因还是统治阶级原因,人们就算还有诗情画意,也是在断头台上戴着手铐脚镣唱歌,而且中间有很多传承出现了断层,人们不得不更倾向于过好戴着沉重枷锁的日子。语言零碎通俗化就是其中一个附带的现象,直至无形的枷锁结合零碎与俗套一起发力,所以宋代以后几乎没有诗歌可言,没有诗歌可言了哪儿还会有什么创新呢?没有创新又得找点类似的事干,那就索性牵强附会加模仿得了。后来,也就更多的勉强牵强地零散总结一点,还是强加于古诗词上的意志,硬生生一股脑儿要格律忘了实质内容,失去了诗歌意象韵味文字合计着淋漓畅快来表达的出发点!殊不知古人只是创作时候慢慢发现像格律的那种韵味更加重表达程度,更便于能够承前递后,也并不说一定要用后来总结的格律框死卡断的。这就有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后无创新地模仿后果,通俗语言更多了去就覆盖了古文逻辑,因而可以用来解释宋代以后基本上没有诗词。白话文用了这么久,古文环境几乎是空中楼阁,现代社会能发觉的诗歌意象又被现代化冲淡到不要不要的了,加之节奏又快,因而现在人们写古诗词,怕是难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50
为什么要按格理?随口一念,随手一写,这样的诗更近诗!所谓的格律,是后人研究了前人的而有感而发的,就是所谓的格律。生硬而呆板。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50
现在懂格律的人少,甚至不知平仄为何物。以为写几句押韵便是诗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48
首先是因为按照格律作诗的难度比较大。
古诗的格律非常严谨,上下句严格对仗,平仄变化以及字数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古诗常称为诗歌,所以格律方面的要求也是为了诗文更有韵律,更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谱曲后唱出来也好听。这个在宋词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每首词都有词牌名,也有相应的曲调。
现在人们写诗一般不会去追求字词音调和格律,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强自按照格律去写,感觉会像是在填字谜游戏一样,难度高,所以很少人去写,这是其一。
其二是古人学诗写诗,往往背诵了大量的往圣古文,就是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背诵那些固有的对仗词汇,比如天对地、雨对风,明月对长空等。而我们接收的现代教育,在中小学相关诗歌的知识学的就不是那么扎实,语文书上诗歌的内容也比较少,再往后也没有那么多人去学国学专业,就是说我们的知识背景决定了我们在文学创作的形式,对于古体格律诗我们很难像古人那样信手拈来,所以大部分人不会去写古体诗。
第三,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快,古人写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每一句都需要反复推敲,很少有人会花那么大功夫去作诗。而且现在我们所处的文化和思想环境都比较开放,对于文学创作,诗歌写作等都追求天马行空的创意,不太注重格式,现代诗歌更是追求意境,很多甚至都不押韵,但只要体现出哲理思维或者某种情境,也都能称为好诗。
最后我想说,相较于古代社会的文人*客们都写格律诗这个范畴来说,现在的人确实很少写格律诗了,但是也仍然有很多人在学习和继承我国的诗歌文化精华,现在的中小学课本,对于古诗知识也在进一步强化,相信我们古文化有一天也会实现伟大复兴,是谓“中国文化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49
其实这个说法不太准确。现在会按格律写诗的人还是有不少的。因为中国人口基数那么大,就算只有1%的人会写格律诗,那也有1400万之众。说很少有人按格律写诗的,多半并不是这个圈子的人。所以他们看不到近年来,传统诗词大赛如火如荼,年年都有,处处都有,参赛作品动辄上万件。他们也不知道,讲格律的诗词网站,注册会员几十上百万的,比比皆是。
当然,和人口总数比起来,会写格律诗的肯定是少数,写得好的,那又是少数中的少数了。
这个情况其实也很正常。毕竟,诗词是一门艺术,艺术多少都是有自己的门槛的,试问,哪一门艺术又没有自己的基本功要求呢?
就像不会下腰,不妨碍你欣赏舞蹈,不会谱曲,不妨碍你喜欢歌唱,不会写书,不妨碍你阅读小说……不会格律,同样也不妨碍你喜欢传统诗词的凝练隽永之美。
而喜欢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它自然会引导一代代、一批批的爱好者,从欣赏、喜爱走上学习、创作和传承之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49
归入格律确实是有文学基本素质的体现。但是从宋代以后,社会原因还是统治阶级原因,人们就算还有诗情画意,也是在断头台上戴着手铐脚镣唱歌,而且中间有很多传承出现了断层,人们不得不更倾向于过好戴着沉重枷锁的日子。语言零碎通俗化就是其中一个附带的现象,直至无形的枷锁结合零碎与俗套一起发力,所以宋代以后几乎没有诗歌可言,没有诗歌可言了哪儿还会有什么创新呢?没有创新又得找点类似的事干,那就索性牵强附会加模仿得了。后来,也就更多的勉强牵强地零散总结一点,还是强加于古诗词上的意志,硬生生一股脑儿要格律忘了实质内容,失去了诗歌意象韵味文字合计着淋漓畅快来表达的出发点!殊不知古人只是创作时候慢慢发现像格律的那种韵味更加重表达程度,更便于能够承前递后,也并不说一定要用后来总结的格律框死卡断的。这就有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后无创新地模仿后果,通俗语言更多了去就覆盖了古文逻辑,因而可以用来解释宋代以后基本上没有诗词。白话文用了这么久,古文环境几乎是空中楼阁,现代社会能发觉的诗歌意象又被现代化冲淡到不要不要的了,加之节奏又快,因而现在人们写古诗词,怕是难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50
为什么要按格理?随口一念,随手一写,这样的诗更近诗!所谓的格律,是后人研究了前人的而有感而发的,就是所谓的格律。生硬而呆板。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50
现在懂格律的人少,甚至不知平仄为何物。以为写几句押韵便是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