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要纪念谁?端午节有什么故事传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8 14: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07:30
端午节要纪念谁?
端午节虽不是祭祀节日,但却有很多受后人纪念的历史和传说人物,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是爱国烈士的典范,即使受到奸人所害,也依然在流放之地心系。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一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所以在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赶来,马上划船捞救,却没能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用粽叶包裹米团投入江中,以免糟蹋屈原的尸体。正因如此,端午节这天才渐渐形成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当然,屈原的故事只是结合历史而形成的一段传说,实际上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并不源于此,但是屈原的精神却与端午节融合,形成了现在的端午节。此外,端午节还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陈临等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伍子胥和曹娥。
一、伍子胥的故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楚国人。
伍子胥的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二、曹娥的故事 曹娥,东汉(公元23年-公元220年)上虞人,年仅十四岁。
曹娥原是东汉上虞一平民之女,她从小就非常孝顺,父亲也十分爱惜她。一日,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曹娥知后连同乡亲寻找数日,却连尸体都没见着。孝女曹娥悲痛不已,昼夜沿江号哭,等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随父亲投入江中。五日之后,曹娥抱着父亲的尸体从江中走上岸,就此传为神话。曹娥的故事传至上虞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