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9 12: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10:37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
此词为入宋后抒写幽闭时心情。
想起往事就悲哀,庭院长满了苔藓,没有人来为我(我也没有心情)卷起珠帘,(有人来看我吗?)等待“终日”,不见人来,也无人敢来。
回忆往事。金剑沉埋于废墟,壮气消沉于荒草,(指复国的机会与可能是一点儿也没有了,只好认命吧!),这月亮如此明亮但是已非故乡之月,让我想到了当年月光照耀下的秦淮河畔的故国宫殿。但玉楼瑶殿已非我有,明月照得再亮,也只能徒增伤感。
历史背景:李煜在汴京,实质是被软禁的囚徒。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后主在汴京开封的住处,每天都有“一老卒守门”,并“有旨不得与外人接”。在极度孤独中度日的李煜,打发时光、排遣苦闷的最好方式是回忆往事。他明明知道没有人愿意来看望,也没有人敢来看望,却偏偏说“终日”有“谁来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绝望。
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呜咽缠绵,血泪满纸,倒不出煜心之悲慨。人生苦短,往事回首,心中忽起万千愁。宁长醉人间,却迷离中愈醒人世。故国,朱颜长逝不返,恰似流水落花不恋君。深宫锁心却锁不住郁抑惝恍。
痴君祭国之作,却宁可岁月戛止在“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即便这世间没有那《虞美人》没有那《浣溪沙》,也不忍见君遇国破人去之苦。此时此景,与君同悟美逝之憾,而无缘共分心中之惘然。
不堪看菡萏香销翠叶残,韶光憔悴,血泪无止。倚阑干,玉笙吹尽人心寒。月如钩,心头罹苦,凭玉梳一把,长为君理愁丝;夜厌厌,庭空客散人归,独留画堂深处,绘下君醉颜;难排往事只堪哀,为君卷一任珠帘,袖手秦淮;五更天寒,细雨潺潺,纵江山一别难见,与君同在天上人间;月寒秋竹冷,倦长更无眠,替君披衣陪君行。愿为君反弹筝曲,淡尽人生愁恨,同上西楼,拂去垂颜双泪,吟故国重归,还君一梦!
一个凄清寒冷的夜晚,一座亭台楼阁中的寂寞庭院,一盏孤灯,一道残影,一个落寞的词人,一首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一个才华横溢词人。不愿将自己交给国家,*的末代皇帝,却固守在词中的一方天空,赞颂人间至爱真情,咏叹春花秋月,他是应该被爱还是被恨呢?
史书的李煜是一个只爱音乐,歌舞诗书而不恤政事的昏君。是一个处处对宋妥协委曲求全的懦夫,他肉袒出降,被囚于卞京。最后“酒赐”而死。而他的词,使他成为一个词人真实地凸现于历史的混沌之中,穿越时光的隧道向世人走来。
读他的词,无论多少遍都都有那种割舍不断心痛。我心中的李煜永远是带着七分醉意,轻拍栏杆低吟清音的风雅之士;是沉默于寂寞的冷夜,孤苦惆怅的落拓文人;是痴立于林中,却浑然不觉深秋冷寂的白衣公子;是仰望星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心事重重的苦心人……
因为他,南唐宫中减少了一分肃穆,多了一分文学的柔情;因为他,繁华富贵少了一分难耐的俗气,多了一分别样的情感;也是因为他,南唐几代的江山就此划上句号,史书多了一个亡国之君……“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一个一生熟读经史子集,饱览秦汉文章,深谙诗词歌赋,爱好自由,讴歌善美,含怡养情的性情中人怎么能在群雄逐鹿的烽火岁月里承担强国重任呢?即使他励精图治,远离色声犬马的生活,又怎能抵挡的住历史车轮滚滚呢?他的一生,他的遭遇,让后人同情、哀叹、可怜、嘲讽,他的词写进了他的情、他的怨、他的愁,让世人看到了他的喜、他的怒、他的哀。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却是这样一个优柔寡断的国君,两种水火不容的性格在同一个人的身上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这怎么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呢?
一首《相见欢》一个“离愁”,一首“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道出无尽的哀怨,“雕栏玉器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的一切依然未变,当年宫娥秀发如云,当年的江南美如画卷,这一切都犹如昨日,却恍如隔世。江山易主,美丽的宫娥也只能是银发飘飘,满目沧桑了。何曾会有记忆中宫人的软香“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那种轻舞飞扬的美女,都已是梦中人,水中花。梦里回到江南,“车如流水马如龙”,江南的美,江南的繁,江南的鸟语花香,是那么的遥远。凄凉的凤笙千万不要在寒夜里响起,那冷月下的孤独人会断尽心肠。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他在冷月的注目下,沉入了那陈年的宣纸,沉入了江南的草长莺飞之中。那些流传千年仍熠熠生辉的的词章,植根于后世人的心中,盛开成一朵美艳的花朵。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此词为入宋后抒写幽闭时心情。想起往事就悲哀,庭院长满了苔藓,没有人来为我(我也没有心情)卷起珠帘,(有人来看我吗?)等待“终日”,不见人来,也无人敢来。
回忆往事。金剑沉埋于废墟,壮气消沉于荒草,(指复国的机会与可能是一点儿也没有了,只好认命吧!),这月亮如此明亮但是已非故乡之月,让我想到了当年月光照耀下的秦淮河畔的故国宫殿。
但玉楼瑶殿已非我有,明月照得再亮,也只能徒增伤感。历史背景:李煜在汴京,实质是被软禁的囚徒。
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后主在汴京开封的住处,每天都有“一老卒守门”,并“有旨不得与外人接”。在极度孤独中度日的李煜,打发时光、排遣苦闷的最好方式是回忆往事。
他明明知道没有人愿意来看望,也没有人敢来看望,却偏偏说“终日”有“谁来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绝望。
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意浅述】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赏析】
此阙相见欢应是后主被掳之后所写,以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其是在萧瑟的秋夜。作者开头一句,开门见山的将愁绪直接表达於无言独上楼的情绪中,手法上与诗雷同,第二句勾出月,以月如勾的意象,企图传述一种孤清与不*的遗憾意境,紧紧的扣住西楼独处的人,月如勾,人独悴;织就一幅好不凄凉的景色。
第三句 以寂寞描述所处的情境,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是寂寞锁住了秋,亦或是清秋锁住了寂寞,只因作者的情绪眼中所见皆是寂寞。而在句法上简单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将寂寞与清秋紧密的扣在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萧瑟与作者的孤独无言。
剪不断,理还乱,这样的情绪想要抛开不理,却是怎样也无法割舍,想要好好的梳理,却又更加的杂乱失序,於手法上作者利用了对峙的情绪,表达心中的冲突起伏,在词的架构上激起了波朝,也让整个情绪高张。让读者随之心情起舞。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恼人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作弄著人,如今却更有不同的觉受在心里头酝酿著。作者在最后调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轻轻道出一切只因为离愁而起,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却隐藏著作者极深的哀痛,在无可奈何的环境中,在离愁的煎熬下,痛极而无泪的感觉,后主只潇洒豁达的说出,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在心里头,至於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就须读者慢慢的去品味了!!
李白有两首的《长相思》,你想知道哪首?
长相思 两首 李白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解: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韵译: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其二
作者:李白
日 *** 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解:
1、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2、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3、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
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蜀桐实即蜀琴。似古人诗中常以蜀
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韵译: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
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
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评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
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
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
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
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
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
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