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表答意思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6 21:4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17 02:05
1、意思是: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2、出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
3、原文节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4、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6:22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意思是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出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诗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
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
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
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元佑太后(又称隆佑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咕咕”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6:23
这是唐代诗人辛弃疾所作《青山一道同》中的一句,意思是绿色的青山挡不住江水东去的步伐。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事物的力量与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不会被外界的阻碍和困难所阻挡,坚定向前直至成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6:23
这句诗歌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之一句, 表达了人生和自然的无常和流转,以及人的历史在时间上的流逝和不可逆转。其中,“青山遮不住”指的是山峰巨大而挺拔,但它也无法永久阻挡河流的前进。人生中也难免会遭遇困境和挫折,但即使人面对阻碍和艰辛,也要在不断前行中保持前进的信心和勇气,以迎接未来的挑战。毕竟,时光流转,历史总在前行,不断地向未知领域拓展和延伸_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6:24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做的菩萨蛮,此词写于作者南归十余年之后,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作者对祖国的感情。词中”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是宋词中的名句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辛词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此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讼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意思是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