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8 04: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2:33
古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这大概是很多人都曾思考过的问题。对比现代人,古人没有互联网,谁要是能“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那必然是一位能力出众的主儿。再者古人还没有电冰箱、暖气空调等家电用品,这就导致人们对古人到底如何度过夏季和冬季非常感兴趣。
事实上古人虽然没有电冰箱,但古代家境不错的门户总会想方法储存一些冰块,然后在夏天放置于专门的冰鉴或冰釜之中,然后内置瓜果陈酿以消暑。
而平民百姓们虽然用不起冰块,但他们会从服饰入手,让自己的夏天变得好过一些。但你知道古人在没暖气没空调的情况下,都是如何度过冬天的吗?不得不说完全要比大家想象中的要舒适。
在远古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利用兽皮制作简单的衣服和生火取暖,这是他们赖以度过寒冬的主要手段。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已经不满足于使用兽皮来制作衣服。
这是因为古人在接触新鲜事物的同时建立了相对体系的审美观,再加上麻以及丝絮等植物纺织技术的诞生,人们开始制作起相对轻薄好看的衣服。
古人为了保暖,会在这些衣服的局部地区缝制上好看的动物皮毛,然后在衣服主体中填充柳絮、芦絮等。这些絮状物的保暖效果没有棉絮那样好,但在古人没有发现棉花的时候,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保暖材料。
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人类 社会 的不断发展,古人逐渐出现了*差距,再加上*层级的诞生,这些都导致古人冬天用来御寒的衣物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在平民家庭,由于兽皮兽毛的价格相对较贵,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金钱去购买,所以古代穷人很多都只穿填充了柳絮等絮状物的麻制衣物以及丝絮衣物。
而古代家境稍微不错一点的人,则大多数时候穿着“羊裘”等御寒衣服,这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钱去置办保暖性还不错的衣服,且掌握畜牧技术的古人很容易获得羊皮,于是羊裘就变成了中产阶级常用的御寒衣物。
而若是大门大户出身,他们穿着的御寒衣物会更加好看和保暖,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古代)上流必有狐裘”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像貂皮、狐皮这类的动物皮毛获取较难,这就导致其价格也绝非寻常人家可以接受。而达官贵人们作为掌握了大量 社会 资源的存在,狐裘一类的衣物在保暖之余还可以让他们彰显自己的财力。
等到宋朝之后,棉花出现了,这种植物的出现让很多平民百姓欢呼雀跃,相比于以前人们主要使用的丝絮、麻以及柳絮芦絮等纺织原材料来说,棉絮的保暖效果更好。
平民百姓或许无法做到随心所欲地购买棉衣棉被,但总好过以前穿柳絮等填充的过冬衣物。
而富贵人家则一如既往地会穿,他们和平民一样,同样对有更保暖轻便的衣服穿而感到高兴,但更重要的是,棉花制成的布料密实有质感。
他们可以利用这种布料制作成穿着更舒服的衣服,可以说对于平民人家是御寒必备的棉衣棉被等,对于富贵人家仅仅是一种毫不起眼的改善自家冬天生活水平的寻常之物。
除了御寒的衣物以外,古人还有不少充满心机的御寒小物件。老一辈人在冬天出门的时候,都会将手揣在袖子里,以此来让手部保持温暖。
因为农民伯伯在冬天的时候很喜欢做这个动作,所以很多人还将这一动作称为“农民揣”。事实上古代平民人家在冬天,条件尚且算好的人会直接戴手套,只有那些家里实在贫困的平民才会做这个动作,让自己一点点暖和起来。
至于那些中高产阶级人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礼教约束,直接将手揣进袖子里非常不文雅,于是他们制造出了专用的“捂子”、“套袖”。
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们就会将手直接揣进捂子或者袖套中,由于这种小物件多为羔羊皮材质或水獭皮、紫貂皮等,非常保暖且精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汤婆子”也是很多古人会使用的御寒小物件,它和手炉的作用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在于手炉是以火取暖,而汤婆子是以热水保温。
且值得一提的是,汤婆子和手炉平民人家也用得起,只不过他们所使用的汤婆子和手炉制作粗糙,使用不当还有可能会伤到自己。
而富贵人家所使用的汤婆子以及手炉都极尽奢华精巧,其外部锻打出了很多或细致或有韵味的图案,内部也是做好了各种防护小机关,以确保贵人们不会被伤到。
不过汤婆子等物件虽然好用,但因为过于小-巧,古人也只有外出的时候才会携带,等到了室内,他们其实还有其他的御寒物件。
在室内,古人有专门打造的“冷暖凳”以及“火炉”、“火炕”。其中冷暖凳的凳腿被更换成了一个前开门的小柜子,在夏天的时候,古人会在其中塞上一个冰鉴,以此来让自己凉快起来。
这就如同现代人夏天的时候,很喜欢挑选凳面凉快的板凳坐一样。而等到冬天的时候,古人就会在其中塞上一个炭盆,这样凳面就会暖和起来,人们坐在上面根本不会感觉到冷。
当然了,对比冷暖等而言,火炉以及火炕更是古人御寒的必备家居用品。我们在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人很喜欢在冬天的时候煮雪烹茶,或者烫一壶好酒坐在亭子里烤火赏景。
此时的古人主要依靠的取暖工具就是火炉,哪怕是到了现代,一些农家也会在大冬天烧热火炉,然后一家人围着火炉聊天,可以说是非常惬意了。
等快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古人会提前将炕烧热,然后窝进暖烘烘的被窝中,有伴侣的人和伴侣低声细语,说说体己话;
没有伴侣的人也可以在炕上支起一个小桌,放些零嘴打发时间。并且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考古人员发现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使用火炕取暖的古人,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到底有多高。
当然了,倘若是那些达官显贵或者权势惊人的皇室成员,他们则有更好的手段来抵御严寒——直接建造一座冬天不会寒冷的房子。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古装影视剧中注意到的“暖阁”等建筑。这种屋子有特殊的供暖体系,整个屋子温度适宜,古人待在其中根本不会感觉到冷。
总而言之,古人的取暖手段非常之多,大到房屋家具,小到衣物装饰,无处不见古人为了保暖而出现的一些奇思妙想。
当然了,平民人家所能使用的保暖手段相当贫瘠,且尤其是到了世道不好的时候,冬天甚至会时不时传来有人被冻死的消息。由此可见古代平民的生活其实非常艰难。
最后再来补充一点,对 历史 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椒房殿在汉高祖时期为皇后居住的殿室,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人们也使用“椒房”来指代皇后。这就导致很多人都以为只有皇后的殿室才会使用花椒涂墙。
从而使得室内有花椒香气,并在日后“多子多福”。但其实古人用花椒涂墙还有一个用意——花椒泥是很不错的保温材料。这种材料再搭配上其他保暖性很好的装饰,可以让室内变得非常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