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即道场,生活即修行,万事应知其可为而为之,观正念,平和喜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8 02: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1 21:43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一度有点读不下去,觉得作者所讲无非就是活在当下,佛系活法,心存爱念甚至觉得有点阿Q精神,因着是自己跟别人推荐了这本书还是耐着性子读完,还是很有收获的,一行禅师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给到了切实落地可行的修行方法,是一本适合静心的书籍。
将工作当作正念的修行
>> 未来只是一个概念。未来仅由一种成分构成,那就是当下。照顾好当下,就无须担忧将来。这是你确保一个美好未来所能做的一切。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活在当下,此时此地便是安详与喜悦——爱与理解是可以实现的。
>> 回归当下,放下对过往将来的心念,这便是止。我们修止,如此便能够与自我,与周遭世界同在。习得止,我们便能观;习得观,我们便能理解。如此,理解、慈悲、安详与喜悦就在我们面前显现
>> 我们需要学习“止”这一艺术/方法。只有停下来,专注于当下正在发生的,我们才能够生发喜悦、觉知和慈悲。
在工作中修习正念
>> 我们太多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我们需要确保自己享受工作。如果我们以正确的精神,持守正念、觉知以及帮助众生的目标,工作可以是令人愉悦的。无论我们是在工厂,在饭馆,还是在办公室上班,无论我们的职业是否利益他人,只要修习正念,工作就可以让我们喜悦,并带给我们自己和他*利益。
>> 如果我们知道如何活在日常生活的一分一秒,就不会沦为压力的受害者。
>> 活在当下就是真实的生活。迷失在过去,或为将来所牵引,这都不是真实的活法。唯有深刻触碰当下一刻,我们才能触及真实的生命并真正地活着。
如何应对工作中的争端
>> 或许你心中愤怒的种子十分强大。只要一听到看到让我们不愉快的事情,心中愤怒的种子受了滋养,怒火就升了起来。我们自己,而不是他人,是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别人只是次要原因。如果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那么生气。如果深入观察我们的愤怒,我们就会知道它来自于误解,来自于错误的认知和观点。而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愤怒就转化了
>>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愤怒的时候要懂得自我克制,不说话也不行动,并且立刻回到我们的呼吸。跟随呼吸,我们可以缓和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告诉对方他的什么言语或行为让我们不开心。但首先我们需要内省,从而知道愤怒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是自己内心有强大的愤怒种子。对方只是我们愤怒的次要原因
>> 思想、言语和行为是人生的作品。假设你要和一个同事密切合作并且希望与他维持良好的关系,那么有些事情就需要你去做。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你对工作和工作关系的看法。你的工作或许是为他人提供服务,或许是生产商品,你觉得这就是工作的目的。然而在工作中,你也在生产其他东西:思想、言语和行为。
>> 如果交谈仅仅只是为了在工作中抱怨他人,表达你的愤怒、挫折感和暴力,那么你将同时伤害你自己和对方。正念交谈是很好的一项修习。说话的时候,我们应当觉知我们的谈话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 爱语:以理解之心去沟通
说爱语就是以爱、慈悲和理解之心去说话。我们尽量不要使用责备或批评的语言。我们尽量不要以评判、尖刻或者是愤怒的态度说话,因为这会制造巨大的痛苦。我们平和地说话,抱持理解的态度,只说那些能够激发听者信心、喜悦和希望的话。
>> 谛听:以慈悲之心去聆听。
所谓谛听,简简单单,就是以一颗慈悲之心去倾听。即使对方言语中充满了妄念、偏见、责备和批判,你也仍然能够安静地坐着并倾听,不去打断对方,也不做反应。
倾听时若一颗慈悲心不死,你将不会被激怒。它能护佑你在听到不公正的事情,听到满是责备、尖刻或讥损的言语时不被激怒。这真是太奇妙了。你知道这样倾听,你给予对方一次自我表达并被人理解的机会,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慈悲心。就是这么简单。你入息出息,守着觉知。如果像这样子修习,你可以长时间地去倾听而不会触动心中愤怒的种子。
如果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开始出现愤怒的情绪,你知道自己慈悲倾听的能力还不够强大。尽管如此,你仍然可以行持爱语。你可以说:“我觉得自己今天的状态不是太好。我们可以改天再谈吗?后天如何?”不要太过勉强。如果你的倾听质量不好,对方会感觉到的。
活在当下。无论在哪儿,你都应当百分之百地活在当下。你可以完全活在当下。
>>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需要承担起自己管理者的角色,回归家园,去照顾我们自己。
而自我照顾的其中一义,是要懂得自我的局限性。你必须承认自我局限性这一事实。我们有智慧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符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制定工作计划,为了自己,也为了你的家庭和你所在的团体。
工作减压方法
十分钟坐禅开启你的一天。
提醒自己对生命和全新的二十四小时心怀感恩。
安心在家吃早餐。坐下来静静享用。
一天结束,记录下这一天发生的所有好事。时时浇灌
工作中如出现愤怒或焦躁情绪,克制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回到你的呼吸并随顺呼吸出入,直到自己平静下来。行禅也有帮助。辨识你的情绪,说:“你好,我的愤怒,我的焦躁。我知道你在那里。我会好好照顾你。”
人间即道场,生活即修行,万事应知其可为而为之,观正念,平和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