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3 17: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23:47
1..生乎(在,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在,于)吾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对,对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3..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表示疑问,吗)? 我以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4..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叹息,啊)?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5..吾尝疑乎(对于)是。
我曾经怀疑过这话6..君将哀而生之乎(吗)? 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者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感叹,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8..浩浩乎(在)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
9..山川相缭,郁乎(助词,无意)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吗)? 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10..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吗)?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11..知不可乎(在)骤得。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12..“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13..长硖归来乎!(吧)食无鱼。 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14..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吧)!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
1..生乎(在,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在,于)吾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对,对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表示疑问,吗)?
我以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
4..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叹息,啊)?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5..吾尝疑乎(对于)是。
我曾经怀疑过这话
6..君将哀而生之乎(吗)?
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
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者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感叹,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
8..浩浩乎(在)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
9..山川相缭,郁乎(助词,无意)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吗)?
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10..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吗)?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
11..知不可乎(在)骤得。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
12..“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
13..长硖归来乎!(吧)食无鱼。
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
14..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吧)!
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
乎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3.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一、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三、乎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用作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例略。 五、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
<;连>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