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乎的文言文虚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3 17:1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23:47

1. 文言虚词“乎”的用法

1..生乎(在,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在,于)吾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对,对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3..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表示疑问,吗)? 我以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4..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叹息,啊)?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5..吾尝疑乎(对于)是。

我曾经怀疑过这话6..君将哀而生之乎(吗)? 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者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感叹,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8..浩浩乎(在)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

9..山川相缭,郁乎(助词,无意)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吗)? 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10..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吗)?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11..知不可乎(在)骤得。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12..“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13..长硖归来乎!(吧)食无鱼。 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14..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吧)!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

2. 文言虚词“乎”的用法

1..生乎(在,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在,于)吾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对,对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表示疑问,吗)?

我以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

4..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叹息,啊)?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5..吾尝疑乎(对于)是。

我曾经怀疑过这话

6..君将哀而生之乎(吗)?

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

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者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感叹,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

8..浩浩乎(在)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

9..山川相缭,郁乎(助词,无意)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吗)?

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10..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吗)?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

11..知不可乎(在)骤得。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

12..“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

13..长硖归来乎!(吧)食无鱼。

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

14..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吧)!

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

3. 初中文言文中虚词“乎”的用法

乎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 "而',"乎',"其',"且'四个文言虚词的常见义项并各举一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3.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5. 常见文言虚词的解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一、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三、乎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用作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例略。 五、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

6.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

<;连>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为什么来大姨妈胸会胀 少儿学什么舞蹈 青年学什么舞蹈好 成年人学什么舞蹈 福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013年厦门的底薪是多少 生产要素的需求有哪些性质 生产要素的需求有何特点? 什么是生产要素需求 微观经济学要素需求什么是条件要素需求?它和要素需求有什么不同?_百度... 文言文虚词乎的用法 乎文言文虚词 怎么还原淘宝店铺的原始模板? 防止油起沫的小妙招是什么 怎么用喷笔配色,想玩个高达,不想玩素组了,完全不会喷 求教 喷色笔怎么用,怎样使用喷色笔? 抖音发内容怎么有其他没发过的内容呢 谁有电视剧《旗袍》《青盲》的全集DVD格式的给发一个 物理题 你告诉我 网名右心房的意思 佛山照明消毒灯怎么样 佛山照明和欧司朗哪个质量好 为什么中国原油期货在7月到九月的持仓量是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左心房良心,右心房爱心 华为matebookd15任务栏怎么居中 子弹穿透力有多大? 小年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习俗小年的简介 大家有什么开心的事情? 什么才是快乐的生活呢? 25016BVSIG0936芯片引脚功能 主板靠近电源的螺丝钉要怎么装?求大神帮助 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前面的一句话是什么? 怎么做可乐茶叶蛋 茶叶蛋的特色吃法之可乐茶叶蛋 暴是什么意思 暴在文言文什么意思 一个像素1600万的单反相机好吗? 听说山地车碟刹弄到油,刹车就有响声,我用洗洁精洗碟刹后声音真没了,但过不了多久就有声响了,我洗了很 苏州绿沃游乐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终于忠于衷于终于是什么意思 功率dbm、db、dbm如何换算? 钟于忠于衷于终于用于工作怎么说 邮箱密码等价类测试用例为什么没有负数 mistake的形容词形式是?stomach的复数形式是? 梦见没有很熟的枣 梦见未红的枣 梦见摘没熟的红枣 梦见无核小枣 &#x200B;内衣变形了还能继续穿吗 &#x200B;内衣为什么会变形 文胸钢圈怎样才算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