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腾笼换鸟”战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4 04: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3:40
改革开放40多年的 历史 大潮中,有一句话代表了两个不同的节点——1984看广东,1992看上海。
自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施后,广东省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加上大量祖籍广东的海外华人投资,采用“三来一补”的外贸形式,直接拉爆了经济的增长。一度出现了全国其他省份因为要优先给广东供给煤炭,不得不忍饥挨饿,自己拉闸限电的情况。
此后广东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一直独领*。其中尤其亮眼的,就是由广州,深圳,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外加香港和澳门,9+2,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
直到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珠三角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国外市场需求疲软,受到冲击。这也迫使广东*开始着手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
于是广东就提出“腾笼换鸟”战略。
简而言之,就是把之前珠三角,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往还比较落后的,粤北粤西转移,把高素质的劳动力吸引并留在珠三角。
于是,往后10多年的时间里,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技术, 科技 ,教育,卫生,金融, 娱乐 ,这些高端服务业发展得飞起。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有华为,腾讯,大疆,中兴,平安,白云山等。
粤港澳大湾区一跃成为中国的创新产业中心。
相比之下,作为我家乡所在地的中部六省(安徽,湖北,山西,河南,湖南,江西),截止2018年,六省加起来的外贸出口总额,才只占了全国的8.5%。
我们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还没发展充分,别人已经开始“腾笼换鸟”了,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玩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