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之跂后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4 08: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0:00
刘禹锡:“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之跂石人。”
看书时偶然看见这一句就喜欢上了,尤其是“花乳清冷味”。花就罢了,便偏是花乳,一下子,花就有了灵性,娇艳欲滴,楚楚可怜。这样好的花,应当是在大户人家甚至在皇宫后院被静心呵护着的吧?不,不是。它身上散发的是“清冷味”,它的家,在山野。就像是,一朵绽放在深山幽谷中的花,清新懵懂的,即将误入伊甸园的迷途。短短五个字,便将空谷幽兰的意境生动的展现了出来。
以下为全诗
西山兰若试茶歌
[ 唐·刘禹锡 ]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其实看了全诗之后,会发现,诗人所描绘的僧人采茶煮茶的画面还是很明确的。但这首诗妙就妙在,虽然事件直白,但仍有空山新雨后的意境与氛围,不似“药苗本是山家味,茶具偏于野客宜”这般无趣。全诗不提山家,不提野客,但我们能通过“山僧”、“阳崖阴岭”等旁敲侧击出“茶具偏于野客宜”。为何?只因山间草木盛,骤雨松声可如杯。
想象着有一野客误入诗中,许是应邀前往,或是兴起而来,与一僧人对坐与寺庙后的丛林中。僧人随手从座旁的茶树中择了一小簇状似鹰嘴的芽尖,炒到香气扑鼻后,用山中清泉沏茶。煮茶声,恍若风吹动松竹时,枝叶相互摩挲的沙沙声。杯中的茶叶碰撞、分散,翩翩而舞,美轮美奂。待茶香终于溢出了茶壶,被僧人倾入杯中,茶叶与竹叶的倒影相映成趣,云朵也被囊入杯中。
这时,茶便不单是茶了,多棒的感受。
在品茶的同时,品到了自然万物。
难怪说,可以在茶滋味中 悠然见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