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和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两首悼亡词在艺术上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7 21: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20:49
1、首先分析苏轼与纳兰写词的背景。苏轼在文学上的贡献与成就有目共睹天下知名,但是在仕途上一直不尽如人意,先是因为与当时的丞相政见不和被贬官,而后又被*上的斗争牵连一再遭受打击,但是苏轼在密州尽管做的是一个芝麻大的小官,但他始终志向高远满怀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尽管两鬓斑白也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会满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纳兰性德就不同了。他尽管也曾经以父亲纳兰明珠为事业上崇拜的偶像和目标,但是自从妻子卢氏病重不治而亡,他的踌躇满志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只剩下了“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他的绝大部分词作都是怀念亡妻触景伤情,通篇都是对当时幸福生活的回忆和如今满目悲凉的孤独,而自从他被康熙御笔钦点为三品御前侍卫后对事业上的不自由更使他心灰意冷,他其实更渴望能够像好友顾贞观那样做一个潇洒自在的、哪怕是落魄了的江湖文人,他也不愿意做乌衣门第的人间惆怅客。因此,综上可以得知,苏轼与纳兰性德自身的经历与性格,造就了他们二人在文学创作上风格的截然不同。
2、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词)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如今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愰忽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也是一首悼亡之作。但与前人相比,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的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3、纳兰性德这首《浣溪纱》。 秋风萧瑟,天气肃杀。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纳兰夫妇伉俪情深,为爱妻的早逝而伤心的纳兰此时触景生情,又怎能不悲从中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 “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在看北宋词人贺铸在丧妻后发出的感叹:“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人虽然相隔六、七个世纪,其情却是相通的。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 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 ”、“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