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是什么活动?(可能加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4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02
“禊”是一种祭祀。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03
所谓“修禊”源于古老的巫医传统,即于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曹魏后改为三月三日),配合春风和煦,阳气布畅的时令,通过在河水中洗浴而将身上的疾病及不祥拂除干净。[29]“禊”本字为“絜”,洁(洁)。“修禊”即是在水中洁净自身,与源于西亚民族的“洗礼”颇有几分相似。[30]但是与之明显不同的是,“禊”依托于自然季节的迁化而非神只超自然的意志。这一自身的“洁净”因而也不是超越的神性意义上的,而归属于大化流行本身。
让我们进一步剖析这一点:修禊不是一次一劳永逸的“洗礼”,而是周期性重复的自我洁净。这一周期的选择是和自然的时机相应的。它的重复也总是在自然时间的循环中,随着季春的返回重新到来。《礼记·月令》释“季春”曰:“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尽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这是一年之中生气或生命力最旺盛的时节。无疑,这里的生气或阳气不是一种抽象的、神秘的力量,也不是什么实体性的元素,而就是溢出本身。生命力的溢出,不是某种东西的溢出,而是溢出的溢出:没有内在本质的纯粹的力或者纯粹的能动性。没有内在的本质,也就没有死亡。这是自然生命运动中离死亡最远的一点,如同人一生中的十*岁,或者“早上*点钟的太阳”。在每一年,人们都重返这一点,通过洁净自身获得新的生命。《史记·律书》:“三月也,律中姑洗,姑洗者,言万物洗生。”张守节《正义》引《白虎通》曰:“言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正是指此而言。然而,这一新的生命来自旧有生命的自新,而非任何神只的赋予。并且,这里没有任何永恒不朽的保证或期待,它仍然内在于自然节律的阴阳升降之中,因而也仍然归属于死亡。每一年,我们都重返这个特殊的时机,洁净自身并获得新的生命,同时也将自身重新置入和死亡的某种特殊关系之中。这个离死亡最远的点,恰恰是通过死亡才获得规定的。一旦我们去进行修禊,我们或多或少总已经处于与死亡的某种关联之中了。
并且,修禊乃是人们共同参与的集体性活动。原因显而易见:在与他人的持续接触中,单单自身的洁净是无效的,无论是从所谓“个人卫生”的层面讲,还是从“精神”、“思想的”层面讲(并且,有可能将二者彻底分开么?)都是如此。共同的修禊,并不单单是指你去洁净自身,我也去洁净自身;也不只是我和你一起进行祓禊;事实上,这一修禊本身就已经是共同的或者说相与的了。修禊所确认并自身构成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与关系。修禊决不只是用清水洁净自身,实际上,在相互的对视和同步的动作之中,我们把握到对方赋予这一行为的意义,而这一意义同时也构成我自身行为的意义:对于共同修禊意义的体会正是这一意义的实现。
和这一共同性关系密切的正是修禊的节日性。我们不要忘记,“上巳”是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而“节日”在古代有着与今天完全不同,甚至全然相反的意义。今天的“节日”首先意味着“假期”,意味着可以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一时间中,人们可以全天地由社会性活动——工作或学习——返回到个人的私人空间之中,可以去游玩、约会、购物或者在家里看电视;而古代的“节日”却首先意味着参与到特定的公共活动之中,意味着进入超出私人生活的公共维度,意味着一种共同时间。在节日中,人们有着与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同的时间经验。[31]即使是现在,在新年的共同倒计时等活动中,我们也还能部分拥有这一时间经验。在公共仪式与活动中,人们忘我地投入到这一时间中去。在这一时间经验中我们自身被完全敞开,个体性的坚冰融化了。我们不再单单地是自身,而要不断地“出离自身”。这一“出离”并不意味着我们作为能在向将来筹划自身,我们并不在出离中成为我们自身。相反,在这一时间经验中我们忘却了自身,忘却了我们的存在,我们只是一个位置,向着公共的时间-空间打开的位置。
在此,相会与节日之间的亲缘关系就已经昭然若揭了。某种意义上,节日就是的相会,陌生人之间的相会。相反,相会也正是小小的、不定期的节日,至少,节日性构成相会的基础。我们期盼着今日的相会,正如同我们期盼着盛大的节日。[32]在今天的相会中,我们同样超出了日常生活的时间,而进入到公共活动的时间经验中。相会正如同古典意义上的节日,成为一种共同时间可能产生的契机。
这一关联使得我们重新面对“何谓相会”的问题。我们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会总是超出日常性维度的。我们使用“相会”一词的郑重其事正说明了这一点:与家人、同事、密友之间的日常相处不是“相会”,虽然我们和他们有着远为亲密的关系,但这一关系并不处于公共性的层面上;而如果家人或爱人远隔重洋,历尽跋涉方能“相会”,这一“相会”也远远超出了日常生活的维度。“会”与“合”在此就露出了根本的歧异。在“相会”中所开辟的空间,远远比“妻子好合”要广大和深远。在汉语语境中,“合”更多的是一种既定的状态,一种已有的协调,在 “合适”、“合群”、“合得来”、“合情合理”之中的沉浸(“沉沦”?),而“会”总是动态的,它指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一种可能性、一个“将会”、一种“际会”。这里无疑存在着某种与日常生活层面的断裂。
那么,在超越日常性的相会中,一种海德格尔式的、奠基于日常平均缘在的时间(纵然作为其否定的“本真时间”也仍然奠基于这一分析之上)是否失效了?在此,是否可能有另一种时间性?它将把我们带入与死亡的另一种关系之中?这些问题仍然有待回答,或者毋宁说,有待进一步提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03
“禊”是一种祭祀。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流觞”中的“觞”是指觞一种酒具,“流觞”是指酒具在湾湾曲曲的水流中流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02
“禊”是一种祭祀。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03
所谓“修禊”源于古老的巫医传统,即于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曹魏后改为三月三日),配合春风和煦,阳气布畅的时令,通过在河水中洗浴而将身上的疾病及不祥拂除干净。[29]“禊”本字为“絜”,洁(洁)。“修禊”即是在水中洁净自身,与源于西亚民族的“洗礼”颇有几分相似。[30]但是与之明显不同的是,“禊”依托于自然季节的迁化而非神只超自然的意志。这一自身的“洁净”因而也不是超越的神性意义上的,而归属于大化流行本身。
让我们进一步剖析这一点:修禊不是一次一劳永逸的“洗礼”,而是周期性重复的自我洁净。这一周期的选择是和自然的时机相应的。它的重复也总是在自然时间的循环中,随着季春的返回重新到来。《礼记·月令》释“季春”曰:“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尽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这是一年之中生气或生命力最旺盛的时节。无疑,这里的生气或阳气不是一种抽象的、神秘的力量,也不是什么实体性的元素,而就是溢出本身。生命力的溢出,不是某种东西的溢出,而是溢出的溢出:没有内在本质的纯粹的力或者纯粹的能动性。没有内在的本质,也就没有死亡。这是自然生命运动中离死亡最远的一点,如同人一生中的十*岁,或者“早上*点钟的太阳”。在每一年,人们都重返这一点,通过洁净自身获得新的生命。《史记·律书》:“三月也,律中姑洗,姑洗者,言万物洗生。”张守节《正义》引《白虎通》曰:“言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正是指此而言。然而,这一新的生命来自旧有生命的自新,而非任何神只的赋予。并且,这里没有任何永恒不朽的保证或期待,它仍然内在于自然节律的阴阳升降之中,因而也仍然归属于死亡。每一年,我们都重返这个特殊的时机,洁净自身并获得新的生命,同时也将自身重新置入和死亡的某种特殊关系之中。这个离死亡最远的点,恰恰是通过死亡才获得规定的。一旦我们去进行修禊,我们或多或少总已经处于与死亡的某种关联之中了。
并且,修禊乃是人们共同参与的集体性活动。原因显而易见:在与他人的持续接触中,单单自身的洁净是无效的,无论是从所谓“个人卫生”的层面讲,还是从“精神”、“思想的”层面讲(并且,有可能将二者彻底分开么?)都是如此。共同的修禊,并不单单是指你去洁净自身,我也去洁净自身;也不只是我和你一起进行祓禊;事实上,这一修禊本身就已经是共同的或者说相与的了。修禊所确认并自身构成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与关系。修禊决不只是用清水洁净自身,实际上,在相互的对视和同步的动作之中,我们把握到对方赋予这一行为的意义,而这一意义同时也构成我自身行为的意义:对于共同修禊意义的体会正是这一意义的实现。
和这一共同性关系密切的正是修禊的节日性。我们不要忘记,“上巳”是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而“节日”在古代有着与今天完全不同,甚至全然相反的意义。今天的“节日”首先意味着“假期”,意味着可以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一时间中,人们可以全天地由社会性活动——工作或学习——返回到个人的私人空间之中,可以去游玩、约会、购物或者在家里看电视;而古代的“节日”却首先意味着参与到特定的公共活动之中,意味着进入超出私人生活的公共维度,意味着一种共同时间。在节日中,人们有着与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同的时间经验。[31]即使是现在,在新年的共同倒计时等活动中,我们也还能部分拥有这一时间经验。在公共仪式与活动中,人们忘我地投入到这一时间中去。在这一时间经验中我们自身被完全敞开,个体性的坚冰融化了。我们不再单单地是自身,而要不断地“出离自身”。这一“出离”并不意味着我们作为能在向将来筹划自身,我们并不在出离中成为我们自身。相反,在这一时间经验中我们忘却了自身,忘却了我们的存在,我们只是一个位置,向着公共的时间-空间打开的位置。
在此,相会与节日之间的亲缘关系就已经昭然若揭了。某种意义上,节日就是的相会,陌生人之间的相会。相反,相会也正是小小的、不定期的节日,至少,节日性构成相会的基础。我们期盼着今日的相会,正如同我们期盼着盛大的节日。[32]在今天的相会中,我们同样超出了日常生活的时间,而进入到公共活动的时间经验中。相会正如同古典意义上的节日,成为一种共同时间可能产生的契机。
这一关联使得我们重新面对“何谓相会”的问题。我们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会总是超出日常性维度的。我们使用“相会”一词的郑重其事正说明了这一点:与家人、同事、密友之间的日常相处不是“相会”,虽然我们和他们有着远为亲密的关系,但这一关系并不处于公共性的层面上;而如果家人或爱人远隔重洋,历尽跋涉方能“相会”,这一“相会”也远远超出了日常生活的维度。“会”与“合”在此就露出了根本的歧异。在“相会”中所开辟的空间,远远比“妻子好合”要广大和深远。在汉语语境中,“合”更多的是一种既定的状态,一种已有的协调,在 “合适”、“合群”、“合得来”、“合情合理”之中的沉浸(“沉沦”?),而“会”总是动态的,它指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一种可能性、一个“将会”、一种“际会”。这里无疑存在着某种与日常生活层面的断裂。
那么,在超越日常性的相会中,一种海德格尔式的、奠基于日常平均缘在的时间(纵然作为其否定的“本真时间”也仍然奠基于这一分析之上)是否失效了?在此,是否可能有另一种时间性?它将把我们带入与死亡的另一种关系之中?这些问题仍然有待回答,或者毋宁说,有待进一步提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03
“禊”是一种祭祀。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流觞”中的“觞”是指觞一种酒具,“流觞”是指酒具在湾湾曲曲的水流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