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5 01: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15:18
雏(chú),释义为幼小的(多指鸟类) ,雏的组词一般有雏鸡、雏燕、育雏、雏菊等
形声字。从隹,刍声。刍(刍)为从又、从艸、艸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刈艸。于雏表音,雏与刍并齿头音、侯部。雏的远源、声首是艸,近源、准声首是刍。甲骨文已见雏字,作从鸟、刍声。故《说文》整理此篆时出现二个形体:籀文,从鸟、刍声;篆文,从隹、刍声。最后也形成两个楷体:鶵与雏。《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将此二字皆列为正体。
魏晋至隋唐碑刻,《说文》本义是“鸡子”,即小鸡。《小屯·殷虚文字乙编》1052:“乎取生雏。”引申指小鸟。《孟子·告子下》:“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之人矣。”又引申指小动物。《礼记·内则》:“不食雏鳖。”又引申指幼儿。
唐杜甫《徐卿二子歌》:“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在以上义项内与雏是异体关系;但“鹓” (凤鸟类)之不作雏,故二字实际上是具有包容关系的异体,非绝对异体字。以上读chú。又指鸟名,读jú。又作人名用字,孔子门生有颜浊雏,读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