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扯大的孩子》读书笔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6 17: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4:27
本书作者是 安超 山东新泰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等。
我选择读这本书是一个机缘巧合之下读到了《人物》公众号里的文章提到了安超博士,社会学涉及到的是我们生活方方面面,我认为任何想了解这个真实社会面貌的人多少都会对社会学感兴趣。如果你读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那么安超的《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可以作为拓展。通过这两本书可以跟深刻的了解到乡村的民俗文化,解密种种文化的缘由,可以让自己更通透一些。
本书以山东一个安氏谱系为对象,对祖辈及后代人的教育为依托,主要涉及50-00后的教养现象分析。主要采用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以下是节选书中内容及读后感↓
第四章 没有硝烟的教育战争
第一节 80后的命运分岔
3 阶层摆脱者的“意难平”
……马克斯·舍勒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便预见到以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基本特征、以追逐资本为目的的工业文明不仅形成了“孤独的人群”,而且会因为“价值的*”使得“怨恨”成为工业社会的情感特征。
工业社会充斥着心中怀有怨恨的市民,因为世界不再是真实和有机的“家园”,不再是爱和沉思的对象,而是变成了冷静计算和工作进取的对象。人们想要追求安慰的生活却要面对瞬息万变、充满恐惧的现实;匿名化的城市生活和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使人产生孤独感;城市化进程破坏了以往的团结共同体和情感纽带,损害了对人类精神生活极为重要的亲情感和家园感。
读后感:由强联系到网络时代的弱联系过渡,从批判视角看问题是可以找到缘由的。
“独一无二”的母爱
安德婧在收费高昂的xx父母课堂里分享自己陪伴孩子成长的体会,“每一个人都是平等而独特的,世上没有一个叶子是重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独特的人”“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她强调尊重孩子的需要,反对孩子之间的比较。
要经常给孩子补充心理能量,不要害怕孩子犯错。妈妈相信你,我们理解你,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是妈妈的唯一,不管别人如何看你,不要去跟任何人比,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永远在心里支持你。没有人能代替你在爸爸妈妈心里的重要性,不管你表现如何,我们对你的爱不变。你在妈妈眼里永远是最优秀的,谁不认可你,爸妈也认可你,父母永远理解你的感受,永远支持陪伴你。
对待孩子的钻石法则是,关怀而不干涉,尊重而不放纵,分享而不教导,邀请而不要求。孩子在父母这里可以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支持、陪伴、允许与宽容。我们可以不懂教育,但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生孩子,但是看见孩子的前提,是家长看见自己,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安德婧把全副身心都扑在孩子身上,很少有个人的生活,而教育工作的本质,马卡连柯认为,恰恰在于*组织好自己的生活,并帮助好孩子组织好他的生活。
教育工作的本质,根本不在于与孩子的谈话多少,也不在于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而在于组织你的家庭、你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在于组织孩子的生活……把孩子生活中的某种东西看做大事,并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样的大事上,而把其他所有的事情全部弃之一旁,这将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读后感:这一段也许很多人看了会有同感,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格外重视。安德婧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有博士学历,所以愿意并且有成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还花费精力和财力。作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安德婧的痛苦在于她拒绝承认自己的痛苦,拒绝面对她和父母之间的问题。她推崇自由的教育,但对自己的内心实行全面*:要做一个好的、乐观的,了解孩子、愿意倾听的母亲,并把孩子置于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不管你表现如何,我们对你的爱不变,你在妈妈眼里永远是最优秀的……,这让孩子远离了危机,也错过人间万象成长的机会。』
社会和世界不会按照你预想的情况发展,了解切切实实的现实,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