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5 14:3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5:57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今日闲来无事,就想着把自己考研路上的经历给写写,就当为大家提供一点不太成熟的建议,或者说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各位学弟学妹们提个醒,讲讲考研这条路,不一定能起多大作用,但或许能够让你们少走一些弯路,减少试错的成本。
首先,是院校选择。对于这个,我想还是要比较谨慎的,当然这也是许多人犹豫不决的事情。面对众多的学校,比较好使的应该算是因素排出除法了。把地域、院校等级、考试科目、报录比等因素考虑在内,先把可选的院校列出来,然后把不合适的划去,一步步缩小选择范围,这样相对来说可以省去一些纠结。
接下来说说公共课的复习方法。对于这个网上有很多的分享,我就不做过于详细的赘述了,只简略说下自己的一些心得。
1. 数学一
数学让人头疼,更是让我们这些工科、理科人头疼,号称考研路上的“夺命三郎”。但是细细想来,其实这未必是一件坏事,正因为有这门学科的存在,所以我们不需要像经管、中文等专业一样早早地因为择校而纠结。对于这门学科,我只想说,不要贪多,不要贪多,不要贪多,说三遍就是为了告诉你这个真的很重要。
张宇1000题、
汤家凤1800、
李林880、
李永乐330/660
其实拿下任何一本你就拿下了考研数学,可有些同学就是想都把他们做了,真不知道你是不放心自己还是不放心这帮大佬们,当然这些同学里也包括我。当时做着张宇1000题,惦记着汤家凤的1800,还不忘李永乐660,实在是大错特错,因为题你是永远做不完的,而且这些东西大同小异,完全没有必要通通走一遍,做题在于多而不是精。所幸当我8月份反应过来的时候还不算太迟,于是赶紧采取断舍离,决定只做张宇的1000题。对于线性代数,一本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足矣,好好研究透便可。另外我想提一下李永乐的660,对于这本书我觉得被吹的有些神话了。大家都在说如果你做了660,选择题填空题最多错一两个,当然这话我不反对,可关键是即使没有660你依然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因为选择题和填空题只有两三个难度比较大,其它的就是普通题而已,再者20年真题选择填空总共多达300道,做下来完全够了,所以这个结果不是660带来的,而是选择填空题的自有属性。同时还有汤家凤老师讲的很实在,不过略微有点方言,能接受的同学大家也可以试试。
2.英语一
1用书方面
主要用书:
恋练有词
张剑的黄皮书
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朱伟的经济学人
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
注:其他用书重要性略低,时间不够可不做,我也只是暑假之前动了一点点,之后就放着积灰了......
2对学科的理解
英语一分为以下几种题型,完型(20*0.5=10)、普通阅读(5*4*2=40)、新题型(5*2=10)、翻译(1*15=15)、作文(10+15=25)。按分值来划分重要性,阅读(50)>作文(25)>翻译(15)>完型(10),我就主要讲讲阅读和作文好了,因为英二的翻译白话文档次,基本上整篇翻译最多就一两个地方卡壳,比较简单,而完型的话,不是冲90分的话建议放弃治疗。
2.1阅读方面
(1)词汇量。
阅读的得分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没有看懂,其实也就取决于你的词汇量。我自己有这样的情况,虽然很多时候做阅读理解,即便单词不认识,也能大概猜出正确的选项,但词汇量不足很影响你的发挥,你的分数很容易受到你临考时的状态,阅读的文章类型、长短、难易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考研英语来说,第一步就是解决词汇量的问题。
我也记不太清我那时候的量了,大致是恋练有词视频过了一遍多,书过了两遍,单词软件考研词汇过了3遍,核心词汇过了2遍,真题词组过了两遍,然后自己从阅读理解中摘抄的词汇(大概A4版面四五十页吧)过了N遍。背单词一开始慢,第一遍的时候着实难受,但背多了就好了。也没啥过多的技巧,就是背。如果非要谈技巧这些,我觉得朱伟的那些方法还算ok。无非是一些联想记忆,前缀后缀,词根词缀什么的。其实考研词汇要求就5500个左右好像,我去年好像一开始100个/天,后来150个/天,反正一段时间后每天新的单词老的单词加起来500个/天,很快的。难受几天就习惯了。当然也有些时候会突然背到烦起来,我就会一秒一个的划(相当于发泄吧,不是很好的习惯),然后羞愧,然后又老老实实地去背单词。
2.2作文方面
我是11月份开始背的,用的王江涛的高分写作,按照他书上的要求背了20篇必背范文(大作文10篇,小作文10篇)。第一遍背的时候一天可以一篇大作文或者两篇小作文,因人而异,记性不好的话就可以10月份开始背。我那时候第一遍背完差不多花了半个月左右,晚上背,第二天早上去教室默写,然后对照着原文批改,哪儿没背熟,哪儿背熟了但是还是默写错了。那时候晚上在教室默背,背完一篇就在旁边画正字,我现在翻开看,每篇旁边都是一个正字加一横,也就是六遍,之后十二月初,我每天会用四十分钟时间顺4篇左右的作文,到后面速度会越来越快。晚上回寝室路上,白天去教室路上,耳机里也会放作文(王江涛那本书有配套音频,这个觉得很不错),一边放一边跟着读。
另外背作文的话可以试试先背中文译文再背英文,中文译文背下来英文会好背许多。而且到后面背多了以后,有时候英文即便想不起来,你根据中文翻译过来的也差不多。还有点就是怎么样看你作文背的熟不熟,第一种方法,放音频时你能跟得上她一起说出来,第二种方法就是默写大作文15分钟之内完成,小作文8分钟之内(好像是这个标准)。
其实背作文我一开始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当我背了好几遍以后(绝对不止六遍,因为路上背的没办法画正字呀),会发现基本上看到作文题目,即便脑子里想不出来,但一旦提起笔,句子会自己蹦出来......可能有点夸张,但当时就是这种感觉。
我这种笨方法与我当时的目标有关,并没有想要作文高分,只是定了大作文12分小作文7分的目标,分数出来后算了下作文18分,差不多达到之前定的目标,所以如果想要作文高分的同学,请参考其他学长学姐的经验。务必自行鉴别。
1. 思想*理论
作为当年高考的理科生(虽然也不知道为啥现在学了个文科专业),这门课真的是一直担心又迟迟不肯开始的一门课,但是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用时少、得分高,还有意外的惊喜。考完粗略估了一下自己的选择题大概只有32分,想想大题最多也就30分多,以为最后也就60多分的,没想到给了80,真的惊到自己了。*真的没基础而且比较担心,但是我还是拖的比较晚,大概8月底暑假结束时才开始做1000题,二倍速甚至三倍速听了一遍徐涛的基础课,感觉没啥用,依旧没记住啥。关于选择题,1000题大概做了三四遍,一开始啥都不会,相当于边对照答案边写,到后面能看题目直接出答案的程度。紧接着我后面看了腿姐的技巧班,感觉还是挺有用的,而且腿姐的书后面的知识点我感觉总结的也特别到位,后期我每天走在路上的时候都会听这些知识点的音频。
到后来各种老师的压题卷也就都出来了,我就中午饭前每天花30分钟做一套卷的选择题,把错的记录在小本本上。一天一套,到考研前,我把市面上所有老师出的选择题都刷过一遍(可以找资源去打印)。*大题部分,我没有练习过,只是考前一个星期背诵了肖八以及腿姐的关于大题的技巧部分。在考试前一天,我在答题卡上练习着默写了一下。可能由于专业课的原因,让我在写大题部分,感觉比较能扯一点,更加注重分点以及归纳总结。其实,大题压题今年并没有压中多少,更多的我感觉,自己可以从文章材料里归纳总结,可能也是我*大题得分高的原因。
肖老师的书,除了1000题、肖四与肖八,其他的我是都没有用,买的精讲精练连外包装塑封都没拆,实属浪费。不过,*开始的晚,后期真的背诵的会很痛苦,一边担心,又得一边记着。最后一个月每天11点从图书馆回来,都要在宿舍楼下或者楼道里背大概半个小时*。冬天,真的很冷!
4专业课(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学初试试卷难度适中,题量大一些,没有回头检查的时间。一次刷到底就考完结束了。个人建议是教材4遍以上,配套练习册4遍以上,一本书第一遍一个半月以内刷完,第二遍之后一个月以内。真题的话16年比较有代表性,最近的19,20难度上升,简答分值下降,难度上升,其他部分难度也有上升。安徽大学会计学考的人太多了,而且今年安徽大学会计学一志愿考生是没有校内调剂的机会的,之后如何,大家且行且努力。
1. 专业课。总的来说这才是本文的重点,因为专业课的分数基本决定了你能不能上得了研究生。我学的机械工程,就太原理工大学而言,有两种选择,813理论力学及815机械设计,当然两者各有利弊。前者7道大题,而得到的结果就是高的非常高140分+,低的实在低70分+,而后者相对稳健一些,只要踏踏实实学过觉得自己还掌握的可以,基本可以拿到110分左右,但是弊端就是这门课很难超过130分+,因为题的类型比较广,再加上简答题,稍微扣一扣十来分就没了。就以我考的815机械设计来说,用的是邱宣怀第四版的《机械设计》,因为太原理工大学上课常用的便是这本,二十个选择题、五个简答题、两个分析题、最后便是三个计算题,重难点上还是比较明了的,如疲劳计算、螺栓、齿轮、轴承计算以及轴系改错,这五种类型出在分析和计算上,年年必考,唯一的变数便是这两年没有出简答题,取而代之的是填空题和判断题,但是对于你们简答题还是准备着比较好,因为机械设计不考简答题的时候实在是少之又少。
至于复试,科目有些多,包括了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八版)、
机械设计(邱宣怀第四版)、
理论力学(哈工大第八版)、
材料力学(刘鸿文第五版)、
机械制图五门课,但是别着急,都是选择题,100个选择,难度不大,因此重点还是需要放在初试的。另外还有个消息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可能算是个福音,即太原理工大学在复试时候不需要提供本科成绩单,所以成与不成凭你现在的努力,与过去无关。
以上便是关于考试科目的一些介绍,接下来我们谈谈考研路上需要注意的一些东西。
第一,目标院校要考虑好,选择大于努力。如果你确定了一个院校,觉得这就是你的目标,哪怕失败了你也愿意为了它再来一次,那么OK,你只管去冲。关键是怕你犹豫,你又怕考不上又不想承担失败的风险,那么你的担心极有可能是正确的,当9月开学或者10月报志愿的时候,你也许就会开始降低你的目标,不能说太晚,但是这条路绕的有些长,或者你找两个专业课相近的学校,这样可以把换学校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有些学校专业课是存在压分的,或者是比较难,别看总分不高,专业课给个七八十,基本上就只能唱个凉凉了。
第二,复习时候踏踏实实的,不要急于求成。从开始准备到考试差不多还有10个月,说长不长,但是说短也实在不短。学过的知识一定别忘了复习,这样可能进度会慢些。看到别人的进度可能会着急,但是千万稳住,进度那东西都是虚的,没有谁说进度越快越好,也没有谁说真题看的次数越多考的越高。相反欠下的东西早晚要还,前面的慢正是为了后面的快,一章一章过踏实了,才能越走越稳。
第三,既然决定了那就坚持到底。我不能说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太过绝对,但是你得相信,只要你坚持着,踏踏实实学下来,一定会拿到一个相对不错的的结果。有些人考着考着就放弃了,9月开学,10月报志愿,考前焦虑都有可能成为压死你的最后一根稻草。决定了就踏踏实实学吧,一定不要放弃,前面的变数实在太多太多,不到最后没人知道赢家是谁,就像2021的你一定不会猜到你的寒假跟暑假居然是连在一起的。
能看到这个文章的,我想你应该是决定了,那就前行吧,义无反顾的那种。有时候考研感觉比高考要辛苦,因为这是你一个人的战场,但是别怕,这条路有你,也有我们,你不会孤单。有什么心烦的、焦虑的或者无法理解的,可以和学长学姐们一起聊聊,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上岸者,更因为他们是过来人。加油吧少年,期待你们一战成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5:58
因为我本科就读于山西某院校,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决定考研时已经7月份了,开始较晚,所以没有敢于挑战985高校,也不想出省就理所当然选择了山西最好的高校—太原理工大学,专业也是机械工程专业。在择校方面,首先看同学们的本科院校,建议选择至少比本科学校强上一些的,其次看同学们的复习时间是否充裕和基础是否扎实,考研院校呢最好选择985或者211院校,因为不论底蕴还是科研项目都要比一般的学校要强上不少,有利于今后个人的发展。
很多人说选择大于努力,其实这句话说的对也不对,因为用在不同的人身上的结果不尽相同,比如我一个平时学习十分刻苦的同学却因为专业课压分倒在了东南大学的门前。也有一个我的室友,本来无望进入大连理工大学的复试,却因为疫情学校扩招成功上岸,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综合自身的条件作出最正确的选择,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过于保守。因为报志愿是在后期,我建议同学们根据暑假期间复习的情况来决定到底是冲刺还是求稳。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情况吧,考研难度其实不大,唯一说有点难度可能在于报的人数有点多,今年学硕加专硕总共录取150多人,进复试有不到300人吧,高数、英语、*是几乎每个学校的必考科目姑且不提,专业课方面只要能够较好的掌握历年真题,最后的成绩就不会差。
由于我本人决定考研的时候已经到了暑假,再加上大四上学期专业课较多无时间复习,所以我是暑假才正式开始备战考研,接下来就说一下短期复习经验吧。
高数方面,由于时间紧迫,我没有去看同济版的高数教材,直接跟着高数18讲学习,其实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去学习教材里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会在高数18讲和之后的真题中一遍又一遍的巩固。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做好笔记,老师讲的内容要比书上丰富很多,注意记好笔记,对之后刷题很有帮助。
英语方面,推荐大家看长难句分析和阅读理解,有时间的话建议看上2-3遍,作文有时间的话不建议背模板,可以看《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然后自己总结一些不错的句式。英语单词必不可少,前面的一切都建立在词汇量的基础上,大家可以买一本单词书,跟着视频进行学习,然后每天抽出一些零碎的时间来背单词,我当时每天晚上睡觉前背40分钟左右的单词。可能很多同学不喜欢学英语,但这绝不是你放弃它的理由。
*方面,可以买一本《核心考案》,比较风趣幽默,让本来枯燥乏味的*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这也可以大大地提高我们的积极性,*学习最好是在最后开始,因为它的知识点过于繁杂,如果较早开始,很容易忘记。刷题就刷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和八套卷,然后临考试前一周开始背肖四和肖八的大题,肖老每年*押题还是很准的,我用在*上的时间其实很少,*答题在于灵活运用你知道的知识,它的大题没有标准答案,运用大脑灵活的围绕问题进行扩展即可,也正是因为这种办法,我的*最后考了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