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6 09: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47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一
[文件] chja33.doc
[标题] 第二次考试
[关键词] 现代文/教案
[内容]
【目的要求】
1.学习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进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理解文章结构的精妙以及悬念设置的作用。
3.体会苏林教授与陈伊玲身上优秀品质。
【课文解析】
1.注音释义:
注音:陈伊玲(yī)、冼显海(xiǎn)、颔首(hàn)、众目睽睽(kuí kuí)、寥寥无几(liáo liáo)、面面相觑(qù)、怯场(qiè)、鼻翼(yì)、墙垣(yuán)、倾塌(qīnɡ)、瓦砾(lì)、几乎(jī)、充溢(yì)、挑剔(tī)
字词:教授、优异、音域、赞叹、镇静、赞赏、严峻、困惑、意料、规定、掩饰、聪颖、抱歉、飘然、爱戴、疑惑、焦急、端详、朝气蓬勃、提醒、偏僻、忙碌、糟糕、悬殊
解词:(1)睽睽:形容注视。(2)从容自若: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3)寥寥无几:数目极少。(4)苛刻:(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刻薄。(5)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6)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7)黯然无神: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没有精神的样子。(8)狼藉满地:形容乱七八糟的样子。(9)充溢:充满。(10)颔首:点头。
2.内容主旨:
了解作者:
何为,原名何振业。1922年生,浙江定海县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织锦集》《监窗集》等。
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苏林教授在招生考试中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补叙“奇怪的事情”的具体情况。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初试时陈伊玲成绩十分优异。
第二层(第3~4自然段):写陈伊玲复试时令*失所望。
第三层(第5~6自然段):写复试后陈伊玲留给大家的强烈向往。
第三部分(第7~16自然段):写“奇怪的事情的原委”,陈伊玲被录取。
第一层(第7自然段):苏林教授回忆陈伊玲考试经过,决定将事情弄明白。
第二层(第8~9自然段):苏林教授来到杨树浦,看到火灾后的狼藉景象惊呆了。
第三层(第10~13自然段):苏林教授了解到事实的本相。
第四层(第14~16自然段):苏林教授当即决定录取陈伊玲,并要把她的故事告诉给每一个人。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陈伊玲两次考试,前后判若两人,苏林教授追踪事实本相的经过,热情赞扬了陈伊玲才华出众,品德高尚,同时又表现出像苏林这样的老艺术家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3.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环环相扣。《第二次考试》这篇展文章为我们塑造了陈伊玲和苏林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短短的两千字内将陈伊玲才华出众,宁可牺牲个人也要顾全集体和他人利益的高尚品质刻画得极丰满。文章中还将苏林教授惜才爱才,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表现得非常充分。如何做到这些的呢?首先作者将矛盾摆在开篇:初试成绩优异,复赛让*失所望。人们自然要探究原因,悬念自然就产生了,然后作者再为我们追叙初试与复试的情景。然后人们肯定会想到陈伊玲能否被录取,苏林教授将怎么办,这样第二个悬念自然产生。然后写苏林教授的采访及了解的情况。一环紧扣一环,在一个疑惑被揭开之时,文章完满地收笔,作者这种精妙的构思,使文章内容紧凑而集中,耐人寻味。
(2)本文作者善于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作者在运用塑造人物的方法时充分考虑到人物性格特点。陈伊玲才华出众、品质高尚、做好事非常自觉,不向外人表白,就是在第二次考试失常这严峻的问题前,也不做任何解释,这样的人物性格宜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如写初试时虽然用“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习和乐理都列入优等等”正面描写,但给人的印象仍非常笼统而又抽象化。用“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的侧面描写,就更能突出她的才华出众。又如,陈伊玲不为自己表白如何去救火,如何影响了嗓子,就必须由他人介绍出来。文章在正面描写时又与这部分侧面描写相响应,如写陈伊玲复试时“声音发涩,毫无光彩”等情况。这样将人们的疑惑一点点解答出来,将断了的思维一点点连上。所以说这篇课文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上是极成功的。
(3)简练而又传神的外貌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中有几处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式。如初试写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绒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寥:几笔写出了这个20多岁的姑娘朝气蓬勃、单纯明快的美好形象。而在写复试时则写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短短几句话将陈伊玲的疲惫、无奈、焦急全都表现出来。这几处外貌描写话虽不多,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令人玩味。
【测试题】
一、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的序号前面画“√”。
1.颔首赞许 A.hán B.hàn C.hé
2.挑剔 A.tī B.tì C.yì
3.怯场 A.qiè B.qù C.què
4.苛刻 A.kē B.kè
5.瓦砾 A.lì B.shuò C.lì
6.自暴自弃 A.bào B.bù
7.墙垣 A.héng B.yuán C.gèn
二、解词:
1.众目睽睽:
2.寥寥无几:
3.面面相觑:
4.从容自若:
5.黯然无神:
三、判断正误,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在错误的句子后面画“×”。
1.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 )
重要的:不同于一般的,超出一般的,写出苏林教授的责任心。
2.“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 )
3.《第二次考试》的主要人物是苏林教授。 ( )
4.“她那灿烂的音色惊动了四座。”这是对陈伊玲初试成绩优异的侧面描写。 ( )
【测试题答案】
一、1.B 2.B 3.A 4.A 5.A 6.A 7.B 二、略
三、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