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巧和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4 05: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26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此句出于《颜氏家训》。学问有利和钝,文章也有巧和拙,学问迟钝的人需要多下苦功夫,积累才学则就会精熟;而文章拙的人倘若钻研思考,终会难避免一些陋劣。其实只要有了学问就可以自立做人,倘若缺乏天赋,也不必强于写文章。这是鄙人特别喜欢的一句,无非论于“利和巧,钝和拙,天赋和努力,勤于拙”的观点。鄙人认为应当全面的看问题,二者不可分割于巧和拙。
庄子的自然论,主张自然反对个人人为的努力,同时它的片面性就在于把尊重自然规律绝对化,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诚如荀子的《解蔽》篇所批评的“蔽于天而不知为人”。也就是间接的表明主张天赋,反对主观后天的努力,否定主观能动性,认为天赋更重要,然而除了庄子,还有曹丕强调文以气为主,强调先天修养,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他强调文气的不同是因为人天赋禀性不同,故而无法以人力改变。笔者认为他的这种看法很有片面性,实际上个人的个性虽有天赋的因素,也有后天人为的因素,我们不可一概而论。
论后天的努力,强调学而后至。如孟子则提出“知言养气”“浩然正气”,谈的是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首先是作者具有一种内在精神品格之美,这种思想能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正如孟子所说的“气”是仁义道德修养的结果,是可以学而后至的,而非先天个性气质特征之表现。另外唐代的韩愈发展了孟子的文气说,并且提出“气盛言宜”论,这对文学创作中重视表现作家有重要意义,这种气,并非老庄所提的自然之气,也不是曹丕所说的先天禀赋,“不可力强而致”的气,而是像孟子所说的“配义与道”的后天修养而成的“浩然之气”。除此之外,还有明代的叶燮,他提论作家的“胸襟”和“才、胆、识、力”,他认为作家的“才、胆、识、力”既与人的天赋禀性有关,但也与后天的学习有关。他说“与我者虽有天分之不齐,要无不可以人力充之。”他肯定人的天才的重要,但更加重视后天人为学习的作用,所以他说“是天才之所凭而见者,而又可以补天才之不足。”他又说“识为体而才为用,若不足于才,当先研精推求手其识,可见叶燮是如此的强调后天的努力。还有曾国藩曾提出“天道忌巧”并写下“守拙”来作为人生格言,并且在读书方面是“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正是因为他的后天努力和自律,最后成为了千古伟人。正如他所言“天分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可见,即使再笨的人,最后通过自己的“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努力,也成为了现代人所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的标榜。
无论是强调先天禀赋的重要,还是强调后天的努力重要,都是太过于片面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要的看问题要辩证的思想全面看问题。而笔者认为天赋和后天学习同等重要,无论是庄子曹丕的强调天赋,还是孟子,韩愈叶燮等人所强调的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都在互为否定双方的对立的观点,没有看到双方的优点的重要性。如袁枚的“性灵说”就提到重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再比如李白被称为“诗仙”,都说他是天才诗人,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如此有才气和先天禀赋的诗人,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努力求官,从中,也曾在挫折中行路难,仍旧有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的乐观心态,由于她少年的天赋和“铁柱磨成针”的学习,最后成为了千古伟人,一千年后的我们读他诗依旧是血脉贲张,他的诗句也成为了人人口中的经典名篇。除此之外,还有李白的好朋友杜甫,他不仅努力且有天赋,从小就好学,7岁开始吟诗。并写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以此来勉励自己刻苦读书,也体现了他少年的才气和天赋以及少年时“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还有才子欧阳修4岁丧父,家境贫穷,通过母亲用荻杆画地教他写字,通过他的努力和天赋,成为了著名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因此天赋和努力结合并进的人也大有人在。
综上所述,有人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无论是汗水还是天赋,二者都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学习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只有书读百遍,方可其义自见,而巧和拙也永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