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完美主义如何提高效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3 19:4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6:54
前几天,朋友和我打赌要减肥,为此她还专门办了一*身卡,买了健身服,所有的装备都准备齐了,蓄势待发。
结果她没去了几天健身房,就每天呆在家里睡觉了,身材不仅没有瘦下去,反而越来越胖。
她还开玩笑说:“我出娘胎就比其他小孩胖几斤,我天生就是个胖子,我已经放弃希望了。”
其实,那段时间她瘦身失败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习惯性的拖延,让她的目标不断延后,最终越挫越败,直到放弃目标。
那我们为什么会拖延,又该怎么做才能摆脱拖延症呢?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变得更加自律?只需三招,成为高效达人
一、习惯性拖延背后的两种心理原因:
1、完美主义作祟
完美主义是什么?
完美主义与人们所说的强迫症近似,是一种建立在处处不满意、不完美之上的,极度追求完美、毫无瑕疵的想法,是由于处于极端的环境缺乏沟通缺乏安全而形成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点完美主义的倾向,认为自己能够克服完美主义,能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成为一个高效达人。
但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很多拖延者总是追求完美,害怕失败,对即将到来的任务产生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只好一拖再拖地逃避问题。
比如最近在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本来我打算早晨起床先写作完成工作,反而早晨早起的时光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而是耗在了电影中,最终写作的时间被一再拖后。
完美主义作祟,就会让一个人太过于看重结果,万事要等到具备最佳的条件才开始做,却不知,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害了自己。
任何时候都要以执行力为标准,而不能以完美为拖延的借口,否则事情只能停留在想的阶段。
2、对事情产生太多负面思考
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就存在负面思考的坏习惯,认为每一件事必然会失败,失败后等待着你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痛苦。
比如说写作,很多人都知道写作的重要性,也知道头条写作能够给自己带来名利双收的好结果,然而很多人会在写作前思考良久,比如思考别人会怎么评价自己的文笔?自己万一写不好怎么办?自己没有素材怎么办?
当一开始起步阶段,就产生了负面思考,很容易让一个人不断拖延,最终放弃一件事。
从“认知错误→沮丧焦虑→拖延时间→事情失败→自我否定→更加拖延”的恶性循环怪圈会一次次地反复,直到彻底打垮自己。
其实成功都是无数失败堆积起来的,只要你愿意开始,并且能够坚持,等待你的最终就是成功。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变得更加自律?只需三招,成为高效达人
二、缓解拖延的三个妙招,轻松走出拖延怪圈
1、拆解目标
很多人的目标过于宏大而产生完美主义,比如一想到要写一篇文章就愁眉苦脸,却从来没有喜欢将目标拆解成小目标的习惯。
比如写一篇文章很难,你可以将一篇文章拆解成标题、开头、中间、结尾四个部分,你就会感觉简单很多。
当你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时,你的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促使你完成更多的小目标,最终实现终极目标。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执行比想法更重要。只有不断的行动,才可能产生完美的结果。所以,如果你现在有什么目标的话,将它进行拆解吧,然后一步步去完成。
2、要事优先
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提到要事优先的概念,就是说在无数的事情中,我们首先要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博恩·崔西曾经也说过:最糟糕的时间使用方法,就是将毫无意义的事情做得十分*。
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浪费在了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就比如我前面说的,我本来早起是想写一篇文章,结果把时间浪费在了看电影上。
作家亦舒每天坚持早上五点起床开始写作,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她从来没有拖延的时候。
因此,如果你想缓解拖延,就必须要明确要事优先法则,在早晨首先要做最重要的事情,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中,逐渐你会摆脱拖延的习惯。
3、放空自己
很多人明明有很多要事要完成,但是一拿起手机就停不下来。
比如很多没有自制力的人,明明知道有一份报告要上交,但就是忍不住要玩一会儿手机。这种状态下,最重要的就是停下来,放空自己,可以到户外走一走,或者闭上眼休息一会。
从原来的环境中脱离出来,不要再囵于一个小天地,接触下新环境,呼吸新鲜空气,会你走出原来的困境,让内心更加平静祥和,也更加容易进入到高效工作的状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6:55
慢性完美主义,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我会努力的去做好任何的事情,
但事实是我真的很疲惫,很心累,我不想这样,但是这已经是我的一个模式了,
现在唯一有的就是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6:55
比如:
电饼铛洗起来太麻烦,我选择了轻便的小煎锅;
原本堆在角落的手帐文具放在桌子右上角后才终于被用起来;
手持吸尘器拆卸清洗太麻烦,还是选择扫地机器人。
简单第一,我慢慢建立起这样一条原则。
而在工作学习中,简单第一的原则,可以让我们大大减轻拖延。
在开始去做的时候,对即将要做的事没有期待,没有要求,不设立目标,也不去想它最终要达到什么样子才是完美。“只要开始去做就好了啦,做着做着再看嘛。”这样简单化地去想之后,对那件事情原有的心理压力,会瞬间减少90%,甚至是99%。
我要写一篇文章,先写到什么是什么。
我要完成一个方案,我先把能想到的重点列出来,再往里面填充。
我要做一份简历,不抱着一定要写得很好的状态,只是简单去做写这个动作。
做这些事情的过程里,不要评判,不要去想“我怎么做得这么烂,这样怎么能做好”等乱七八糟的念头。就是专注当下的,把能做的做好。而一旦第一个台阶铺好了,再上第二个、第三个台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要知道,没有谁能一开始就做好。
再难的事情,不去多想。只是用当下所能想到的最简单最能让人行动的方式去做,去往前推进。一轮一轮下来,自然会轻轻松松达到想要的完美的状态。因为当下就是威力之点。
这让我想到佛教里的“无所得心”,也想到道家说的“无为而治”。对事情不抱那么多贪着的心,没那么多预想的设定,而是顺应事物自然的状态,这样在做的过程中,自然会一点点做得更好。
2.用全局观+迭代思维提高整体效率
当我们因为追求全部的完美,在不影响大局的细节上过多纠结,反而影响事情的闭环和整体效率时,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客观世界的“完美”,而更多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完美感。
这时我们把焦点都放在了自己身上,关注的是自我的感觉,我做的这件事情好不好,我的成果实现得如何,我是否达到了别人对我的期望和要求,我是否能让自己满意,却没有关注真正重要的客观世界的“完美”,也就是在当下的条件下,在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事物的整体价值是否是满意的。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转换视角,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情的投入产出比,而不是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得到某个细节的100分,从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
而针对一些小项目的完成,“迭代思维”是一个很好用的思维模型。迭代思维最早来源于产品:“不追求完美,允许有所不足,尽早将产品推到用户面前,接收反馈,不断试错,持续完善产品”的思维就是迭代思维。
不止产品,任何工作中我们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思维。它很好的一点,就是能帮我们快速形成事物的闭环,实现项目的整体价值。然后再根据反馈去不断地优化,拿到更好的结果。这也像《精益创业》中说的“要快速试错、快速迭代,用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ct, MVP)去验证假设,滚动前进”。
关注整体的效益而不是纠结局部,同时用迭代思维快速进步,这是避开完美主义,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我想,当我们有一天不再受到完美主义的*,那也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