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3 18:3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22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的三十三章之中。简述如下。
1.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亶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3.具体内容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4.主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戒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22
中庸:⑴名词,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 ⑵〈书〉形容德才平凡:中庸之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23
窝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24
文化问题十分复杂,往往糟粕与精华互现,长处与短处相连。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产生不同的效应,难以简单地分别,也难以笼统地说好与坏。也就要把它放到它所处的时代去考虑。
西学东渐,中国广大爱国知识分子逐步探索出强国御辱之道。从百日维新到辛亥*,新文化运动,再到中国*党领导的民主*,东西方文化也在磨合中不断升华、交融。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儒家文化,却被不断的被抨击。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对一切旧文学,“*孔家店”浪潮的狂掀,以及在*期间,人们错误地中庸之道是在极力调和矛盾,取消斗争,是妄图永远保存旧制度。是反动哲学,是没落阶级社会*,主张复古,倒退的复辟之道。这些都导致部分青少年对儒家文化更是深恶痛绝,中庸之道更是扫地殆尽。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更是在《狂人日记》中狂批儒家文化,视其为吃人的礼教。诚然作为封建社会统治基础的儒家文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它其间的精华却是不容忽视的。*指出:“孔子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对儒家文化我们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说明和评价,还历史一个公道。
中庸是对圣人的最高评价,无过无不及是处世的最高准则。然而,要想作到轻重适度,缓急得中,又谈何容易,只有经过长时期的*的人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切记:要对各种偏才取长补短,以天下之能为己能,方是实现中庸的正途。
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中庸近年来更是被人理解得面目全非,多数人认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协,不求上进。实际上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无论在人类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简言之中庸就是一种不偏不倚。孔子“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更是中庸准则的典范。
从当今多数人对中庸的理解看,表面上我们需要杜绝以辞害意。但由表及里,是否又道出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歧视性误解?以及我们在对大众化的传统文化教育上缺少引导和启发?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使中国具备了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更使中国人具备了一种温良。正如麦嘉温博士所言:“中国人的温良,不是精神颓废的,被阉割的温良。”这种温良意味着没有冷酷、过激、粗野和暴力。它是同情与智能这两样东西相结合的产物。
近代文化怪杰辜鸿铭更是礼赞儒家文化。他认为中国人最美好的特征是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生活。甚至他在《群氓崇拜教或战争与战争的出路》一文中指出:对于交战国中的人民来讲,(指英国,法国,德国,*等战争国家)战争的唯一出路在于彻底撕毁《自由大宪章》,制定一种新的大宪章,不是自由的大宪章,而是像我们中国这儿的良民宗教所赋予中国人的“忠诚大宪章”。甚至这一观点也被一些国外知名人士赞同。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辜鸿铭所说的良民宗教就是儒家文化。
当然在这里又出现了“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的辨别和最终取向,我们应当辨证地对待。全盘西化更是不可能,中体西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但要屏除夜郎自大的狂妄意识。在这两中论调中我们应该融合二者的精华。即切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国情,恰当的吸收和传播。
秦始皇焚书坑儒,孔子提出儒家思想,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似乎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战国社会动荡,思想空前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如果任其发展,无疑造成众口铄金的尴尬局面。思想的统一更是必要。而儒家文化正好以:“为政在人,取人以生,修生以道,修道以仁。”的仁政思想在封建社会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人治为主的国家,*的利弊得失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的善恶。从人出发,就要强调个人的修身,其基本原则就是“仁”。这就使中国人具有了一种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也就从未对他国发动过任何一场不义的侵略战争。而本国的战争也要名正言顺。也就较多的避免了战争对社会的毁灭性打击,较多的给予了人民一个安居乐业的和平环境。
儒家文化是极其提倡忠孝的。简言之,它其实就是一种责任,孔子在《春秋》更是人们树立了一个国家的观念,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中国永葆生机的源泉与不竭动力。
关于中国人的忠义,我想还是引用辜鸿明讲的一个例子来证明。他的一个苏格兰朋友告诉他说:他有一个中国仆人,那是一个十足的流氓,不但说谎、敲诈,而且还经常去*。当他在一个偏僻的口岸染上伤寒,且身边无一个朋友能照料他时,他的仆人,那个十足的流氓却来精心照料他,使他获得了从最好的朋友,亲人那里都无法得到的照顾。这就是中国人所具有的同情心,正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义”,“信”。
儒家对忠恕也是很强调的,它认为君子做事的原则就是要符合人道。忠恕就是凡不愿加在自己身上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即“己不欲,勿施于人”;凡自己想要通达的立身的,就先让别人通达立身,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功绩面前不要独自占有,在错误面前不要推委他人,即“功不独居,过不推委。”《辨经》指出儒家的谋圣之材就是主张从征服人心着手,使人主动地提高自身的道修养,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为社会理想献身。
我暂且不谈辜鸿铭把儒家文化定为超出宗教之外的宗教,而把它当做中国传统的哲学来讲,其实它就是一种哲学。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但除了中国保留了大量翔实的记录外,其它三国都没有,甚至在走向衰亡。而这恰恰就是哲学的伟大作用。
哲学在民族文化中起核心作用。中国能有如此灿烂的古文明,而且我们还能根据甲骨,图腾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不是像埃及一样面对古老的锲行文字一筹莫展,无法解读。所以,中国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我个人认为这是受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曾有一个牧师说:“只有中国人的记忆才能将这样长的历史贮藏在他们宽敞的心里。”
儒家文化对女人有“三从四德”的要求。当然在现在看来这是错的,但我这里要研究的只是它对中国女人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中国女人所具有的美德和韧性。因为一个民族中的女性正是该民族的文明之花,是该文明国家的国家之花。
中国女人具有一种责任感,即对老人,丈夫和孩子的,也使她具有难能可贵的自我牺牲精神。特别是一种忠贞,对贞洁的崇高使命感。这些都使她具有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女性都无法企及的东方少女的圣洁。无论是“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还是“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新婚燕尔。都让人坚信: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更让我坚信只有在中国夫妇才有山盟海誓的甜蜜,海枯石烂的永恒。
中国的造字很有学问,比如古体字“妇”就是有一个“女”和一个“帚”组成。它就是说女人就是家庭主妇的角色。当然现在不一样了,男女平等嘛。但当你看到今天穿得`乱七八糟的中国女人时,你就会知道中国离开真正的文明是多么迅速和多么遥远了。当然,我并不是说要女人遵从“三从四德”,但起码应该保存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吧。
还值得一提的就是一个“史”字。它可以看成是由一个“人”和一个“中”构成。其中就有“人执其两端,不偏不倚的”的意境,这不正是儒家中庸的完美体现。我们历来主张“以事实说话,对待历史要公正,更要求史学家要秉笔直书。”这些就是中庸的体现。
时代在进步,人也应当顺应时代的主流。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前卫男女,对舶来品一律照单全收。也不管它的好坏,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红毛绿眼,俨然外国做派。我并不反对前卫,更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老学究。但任何事情我们都应当适可而止吧。当前有很多青年居然荒唐的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的确发人深省啊。我们也不得不要从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了。
孔子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辜鸿铭说它造成了家庭的稳固,从而保证了整个社会和公民秩序,乃至中国整个国家的稳固。《中庸》对幸福家庭有过这样的描述:“妻子好和,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因此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非常重要。
在《中庸》的《素位章》中儒家极力主张等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居于自己的名分下。无论处于富贵,贫贱,夷狄还是患难的地位,就要严格按照这些地位的要求行事。当然这是不合理的,应当批判。可是它的精华在现在也被我们使用,如*,企业机构的各司其职,都有中庸的体现。此外,这章中:“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对孔子:“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思想的延续,认为人的生死福祸,*贵贱及应有的社会地位都是上天安排的,而且永远不能改变,因此,人因安守本分。不要“行险以侥幸”这种思想当然是不可取的。
中国人做事一般来讲是不太彻底的,在封建官场上,多信奉“功成身退,天地之道”;在战场上又讲究“穷寇勿追”;在商场上,往往喜欢“见好就收”,可谓深得中庸之道。
写到这里,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特别是思想,在认识受时代知识结构的制约下,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不同更是明显。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其间去粗存真的关系,作到有的放矢。
古语说:“用则满目俊才,弃则满地糟糠。”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大,我们在对待它时一定要慎重。只有这样才能是中国传统文化从新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