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4 01: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20
随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国家陆续下达各种*和法规,明确指出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工作内容及具体要求,尤其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披露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随意操纵利润的行为。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存在,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仍然找准则漏洞,导致资产减值的会计操作存在颇多问题。本文主要对资产减值会计的执行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难点
(一)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的规定难以把握
例如资产减值准则有规定:当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时,就说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但是何谓“大幅度”,何谓“明显高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标准。如果完全凭借会计人员个人的主观臆断来决定,那么将会有很多种处理方法。
(二)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不好取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也就是说,可收回金额=MAX
(公允价值-处置费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0)
。可是在实务中,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首先要考虑公允价值的确定,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先后顺序考虑:如合同价格、市场价格、同类价格、估值技术计算的价格。此外,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间接费用不包含在内。最后,要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现率。而折现率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折现率,那么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会有很大差别。
(三)资产减值不可转回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
为了避免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资产发生减值后,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虽然该规定符合稳健性的会计要求,但是如果资产的市场价值恢复或增值了,仍然不能调整账面价值,这样处理显得不真实,不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
此外,新准则对于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流动资产的减值损失是可以日后转回的,那么企业依旧可以在这上面进行利润操控。比如企业盈利较好时,为了方便日后调整利润,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多计提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少计提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如果哪年企业盈利不好了,就可以把之前积累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通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从而达到调整当期利润的目的。
二、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完善会计规范,缩小会计人员主观判断范围,增强实务可操作性
新准则对资产组的划分、折现率及特定风险的确定,都赋予企业较大的会计*选择权和职业判断范围,这已成为企业操纵利润和粉饰会计报表的一种手段。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在新准则的基础上细化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标准,有效控制会计人员的主观估计和判断范围。比如,可将“大幅度”、“明显高于”、“远远低于”等措辞,换成一个具体比率或金额标准,从而减少主观随意性。
(二)规定折现率的选择标准
准则规定,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所使用的折现率应当是反映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该折现率也是企业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在会计实务中,企业确定折现率的顺序,应该是先考虑该资产的市场利率,假如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不明确,再考虑替代利率,比如以当期的中长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三)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要体现资产的价值
要想判断企业是否滥用谨慎性原则,是否通过恶意提取减值准备再秘密转回,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并提供判断标准,我们才能很好地区分该项减值准备是否可以合理转回。因为有些企业想操控利润,可以先计提减值准备,等处置时再冲减资产减值准备就形成了利润。甚至上市公司还可以找个隐蔽的关联方,先高价处置资产形成利润,下年再以某种方式购回,这些操作都能很好地帮助企业*利润。对此,会计准则应该有相应的补充规定,例如资产减值准备符合条件转回时,应转入“资本公积”或者资产处置损益过高时,应视为不公允交易处理等等,这样减值准备转回才能有效控制。
(四)进一步完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目前我国价格市场和信息市场不够健全,企业对资产是否减值和减值多少,缺乏可以依据的客观资料。国家相关部门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及时地公布有关资产的信息资料和市场价格,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
(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控,全面掌握资产的质量状况,找出流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内部审计监督要贯穿整个减值准备的计提、记录和披露过程,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有效防止并及时纠正错误,从内部管理上入手,减少工作人员的舞弊行为,从源头上有效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完整,有利于企业收集正确的资产减值准备资料。
(六)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对于资产减值准备, 注册会计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审核资产减值准备所依据的资料、计提方法以及批准程序;复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和实际发生额;评价资产减值准备披露的充分性。只有加强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作用,才能更好地规范企业资产减值会计。
(七)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职业判断是资产减值会计的关键,决定着减值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这就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会计人员必须不断补充知识,使自己能够正确理解资产减值会计*并使其在企业中得到恰当的应用。同时,还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倡导诚实守信、真实合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