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诗中各种物体的比喻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1 18:2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3:33

  明月、夕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则是用『月』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都以『夕阳』写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流水、落花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於死亡的焦虑、懮伤。此外,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杜鹃、鸿雁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杜鹃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的悲啼总是能触动诗人的愁情。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没有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相思。

  松、梅、竹、菊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人们认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诗人们用菊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

  梧桐、芭蕉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动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像『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以上所举自然之物,经过历代诗人创造,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夕阳』并不凄凉,而是表现出诗人激昂的情怀。『两个黄鹂鸣翠柳』、『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的『柳』就丝毫没有惜别怀远之意。所以,具体诗歌还应具体分析。
  http://e.big5.northeast.cn/system/2006/07/03/050452675.shtml

  一)折柳赠别

  在别离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离思最深,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柳”者,留也。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已足以使柳获得诗人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势。“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带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即着眼于此。

  正是鉴于它在字音上和体形上的这些特征,柳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是出现的最早的以杨柳表惜别之情的诗句,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为意象,离别的伤感仿佛更多了些春意与诗情。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而“灞桥”一词,不仅屡屡出现于别离文学作家笔下,且载于史籍。《三辅黄图》卷六云:“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亦云:“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也”。由此可知它之成为别离诗词中司空见惯的意象,决非偶然。

  在诗人笔下,柳有时以“多情”的形象登场有时又以“无情”的面目亮相。

  高拂危楼低拂尘, 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 不解迎人只送人。

  (二)芳草惜别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绵延不绝的连天碧草,不正应合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别思吗?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阳光下翠绿的野草一路蔓延连接着荒城。又要送走了那出门远行的友人,萋萋的芳草不也象极了我们此时依依不绝的别情?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同样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这里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芳草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情,离别的愁情似乎在“芳草”意象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三)长亭饯别

  古人长途远行,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都不发达,山河阻碍,跋涉艰难,且风餐露宿,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送别之地。当时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饯行送别是古人怅惋兴悲、触动心灵之事。“长亭”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地。

  既然有陆上的送别之地,就有水边的送别之所,如“南浦”。屈原《九歌` 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它不断渗透进作家们的离情别绪,终于取得了被作家们争相用作意象的殊荣。

  除此,还有谢亭、西楼、劳劳亭等,都是著名的送别之地。且看李白的《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一、二句不说天下伤心事是别离,而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李白另翻新意,超越了离别之事写离别之地、离别之境。

  以上几种意象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见到这些意象,就有可能表达一种送别之情。似乎可以说,凡是使用“南浦”或“灞桥”一词的诗词,必定与送别有关。

  (四)歧路歌别

  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 “ 临歧 ” 。聚宴送行的人,怀着离愁别恨,依着乐曲节拍和声调,边唱歌辞,边传柳条,此情此景则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古人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尽管我们很难统计当时的别歌曲子,但是从“渭城”“折柳”在唐诗中出现的频度,可以窥见歌别的流行程度。

  《阳关三叠》是唐代一首著名艺术歌曲,其歌词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之安西诗》。因诗中有“渭城”“阳关”两个地名,所以又称《阳关曲》《渭城曲》,又因其曲式有"三叠"的结构,故又称之为《阳关三叠》。

  “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关”(白居易);“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煞人”(白居易)。刘禹锡《与歌者何戡》中也唱到“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许浑历来为选家钟爱的《谢亭送别》也是一个例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又叫谢公亭,为谢眺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著名的送别之地,加之后来诗人在此不断的歌咏,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五)饮酒劝别

  饮酒送别是一种起源更早、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覆盖面的习俗。古籍中经常提到的所谓“祖送”、“祖席”、“祖帐”、“祖筵”、“祖饯”等,都只不过是对这一习俗的雅化的异称。正因为这样,酒也就与别离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

  辛弃疾《满江红》“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在作者眼中,酒俨然成为主司人间离愁的神只,它与离愁的关系是多么直接而密切!

  《送殷溆》有云: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因不忍就此分别而再度干杯,意在掩饰各自的伤感之态。

  贯休《古离别》云:“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索性将离恨比作旨酒,说二者都能醉倒古往今来的任何人。

  借酒抒离情的诗句中,传诵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王维构思精巧、语言新鲜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又作《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两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辞,却是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映现。作者“劝君更进一杯酒”,用意是极为深长的,其中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在作者想来,友人多饮一杯美酒,就多带走自己的一份情谊——这酒,可是浸透著自己的相思、关切与祝愿的感情的琼浆啊!不仅如此,多饮一杯美酒,还可以使相聚的时间多延长一刻。这普普通通的一句劝酒之辞,意蕴是多么丰富、多么深厚!似乎可以说,酒之所以被后代作家一再袭用为别离诗词的意象之一,王维此句功莫大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华硕笔记本电脑触摸板怎么开笔记本电脑触摸板怎么开启和关闭_百度知 ... 陕西职务侵占案立案准则 结婚后我的恋情维系了十年,怎么做到的? 玉米仁子饭产自哪里 中国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有哪些? 历史要怎么读,有啥诀窍 高中历史诀窍 年终会活动策划方案 深度解析:第一财经回放,探索财经新风向 逆水寒手游庄园怎么邀请好友同住 涂抹式面膜,既可以补水又可以清洁 僧人不惊连中三元的诗是什么? 适植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 (梦溪笔谈) 体现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的诗句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英语翻译 知贤不疑,见可能断,此其所以成功也 怎么翻译 男士九分裤冬天怎么搭配?男士九分裤搭配图片 艹字头下面一个占念什么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白雨乱跳珠入船,遍山绿野满山红。猜一动... 不可一世的前秦帝国,为何会输掉“淝水之战”呢? 观兰,心自清。 青青碧蓝天,万条绿丝锦.我欲挥挥手白云染指间.谁的诗 老惯人间齐得丧带拼音 〔中吕〕山坡羊·述怀 翻译 寒门赋(述怀篇) 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是啥意思 丑奴儿辛弃疾原文翻译 孩子励志的句子77句 砧杵敲残深巷月,一句中残字的妙处 ...上说“汤之问棘也是已”,书上解释说是一故事,是什么故事啊?_百度... 广陵散是什么朝代的曲子? 请问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朝代 青天白日,下一句是什么? 千里黄云白日曛下一句是什么? 千里黄云白日曛的下一句是什么? 活计的意思 以“妞妞我们永远是好朋友”作一首藏头诗 秋行的作者 《与东吴生相遇》一诗中,第三联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是什么? 《溪山楼观图》是由谁创作的呢?该作品好在哪些方面? 陆游写过关于“茶”的诗有哪些? 映雪犹误雪,煦日欲成霞 是谁的诗如题.帮个忙 有夜自携星月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 有夜自携星月来原文出处介绍 你若不举 便是晴天 做一首藏头诗 请问一下贾生痛哭原蛇足是什么意思 《泛舟》前两句是叙述,后两句是什么? 诗句:泛舟江湖上,下句是什么? 有虔秉钺,如火烈烈 什么意思 表示惜别的词 “朝戏三山暮十洲”出自哪一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