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长把大学生暑期支教等同于辅导作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0 13: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14:11
谈如何看待大学生支教,离不开对“支教”含义的追溯。那么人们对支教的印象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种印象会造成支教的争议?支教到底谁最受益?支教效果好坏,那个因素影响最大?下文可能会给你一点参考。
支教一词最早应该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号召群众到贫苦落后的地方“支援教育”。所以,有的人曾把所有关于乡村教育的公益组织统称为“支教组织”,多少是从这个含义出发的。所以推测来看,最初的“支教”并不包括民间的志愿者参与,而是指响应国家*号召,临近毕业选择到偏远山区谋职就业,和当年的“知青下乡”及近年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很接近。
但“支教”一词含义随着民间志愿者参与开始有一些新的变化。民间参与的支教,通常会加上“义务”或“志愿”二字,突出是“无偿的”。
90年代起就不乏大学生自发去到贫困地区学校做支教,2000年前后相对多起来。历史较久的大学生支教行动“灯塔计划”(广州)和“西部阳光行动”(北京)是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正式启动的,同时,2001年起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催生了大量“支农调研社团”,他们也是当前乡村支教行动的主要参与者。
另外,因支教而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称号的徐本禹在2004年得到了大量媒体报道”。这些事件刺激了更多的大学生和准大学生加入支教行动中。可以说,2004年之后“志愿者支教”伴随民间行动兴起和媒体报道增加变得“流行起来”,“支教”一词的含义也变得更丰富了。
人们开始把所有志愿者参与服务弱势儿童的教育教学的工作都统称为“支教”,它包括到打工子弟学校的平时代课、周末兴趣班、冬夏令营等,也包括到身心障碍儿童中心服务,以及到偏远乡村学校开展长短期不等的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