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前识字少怎么办?6岁儿童半年识字1000+,这样做轻松加愉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1 07: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22:30
现行教育*下,无论是高考、中考还是小升初,都是“得语文者得天下”,言外之意,语文是拉开考试差距的最重要学科。
2018年,“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北大举行的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说到:
由此可见,阅读量的多少、阅读速度的快慢、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决定语文成绩、进而决定升学考试的关键因素。
语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阅读水平的高低,这不是短时间的突击就能得到提升的,而是要日积月累,长期的努力和耕耘。
基础之基础,是识字。
孩子早识字、多识字,在上学前的语言敏感期就开始阅读训练,特别是自主阅读训练,就在学习的赛道上,比同龄的孩子抢前了一个身位。
孩子在学龄前阶段早识字、多识字有哪些好处?
学习认字的过程,实际是识记的过程。孩子通过对汉字的反复感知,在头脑中建立印象进行巩固,并保存在脑海中,当被感知过的汉字再次出现时,孩子会感到熟悉,并进行辨认。通过对大脑不断的输入刺激,认识了汉字,提升了记忆力。
孩子认字相对比较简单,学会几个汉字后,他会得到家长的表扬和鼓励,自己也会觉得开心,建立学习的自信,从而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更多未知的知识。这是一种激励型的正向反馈。随着认识汉字越来越多,便为后面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孩子认字的增多,阅读量也会随之提升,他会接触更多的词语、句子,了解更多的知识,经过大脑中的消化吸收后,会应用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经常“语出惊人”,像“小大人”一样说出让大人意想不到的词汇的原因。
经常听到妈妈说,孩子上学前识字少,进入小学一年级后考试考不好是因为读不懂题。题目本身并不难,但由于不认识字而导致分数不高,必然会挫败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综合来看,入学前掌握一定量的汉字是非常有必要的,既开启了孩子阅读的大门,又能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让孩子处于领跑集团中。
我曾经给我的孩子测试过,五岁多的时候,小学一年级的汉字能认识80%多,六岁时基本能自己读字比较多的儿童读物了。上小学前的状态是,每天放学后在楼下疯玩一会儿后,回家就抱起他喜欢的书自己看,玩具都很少玩。
介绍一下我们学习认字的经历。
说起孩子识字的启蒙,还得感谢爷爷奶奶。孩子3岁多的时候,爷爷奶奶陪孩子玩时,就裁了一些硬卡片,在卡片上写上常用的汉字,比如“上下左右前后来去”等等,一边跟孩子做游戏一边认字,这些常用汉字在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中就学会了,后来识字不断增多,积累了好多好多的卡片。
慢慢的孩子有了兴趣,也有了自信,就越认越快,越认越多。平常生活中,看到不认识的字,孩子就会主动问这是什么字,生活中处处都是教学场景。
我陪他看儿童读物,绘本、杂志等,最早是我读他看,然后是我们一人读一句开展对话,再到他读我指导,最后是让他独立读书,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拼音或者猜测语境大体读懂书中的内容了。
所以说, 认字过程就是熟练的过程,熟能生巧,勤能补拙,看得多了说得多了自然就认识得多了,因为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认为,我们家教孩子认字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优点:
爷爷奶奶手写的字,虽然没有打印的漂亮,但更亲切更接地气,也更能体现家长对孩子浓浓的爱, 识字启蒙过程像是非正式的做游戏而不是死板的教学,孩子更容易接受。
在床上,在沙发上,而不是在桌前,孩子很放松的状态下,像做游戏一样,循序渐进,不能带着功利心。学会就会,学不会也无所谓,反正是哄孩子玩,孩子开心就好。 老年人比年轻父母有的是耐心,急功近利是年轻父母的短板,也是孩子培养过程中的大敌。
家长一定不要着急,否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和厌学的情绪,一旦形成的话就很难再激发他的兴趣了。孩子认识几个字后,要给他充分的鼓励,让他有兴趣继续下去, 毕竟孩子还小,建立信心最重要。
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后,就可以利用他的兴趣和好胜心理,随时随地教他扩大识字量。比如看到路牌“XX路”,公交地铁站牌“XX站”,店铺招牌等, 对于孩子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字词,学起来会比较快一些,而经常的接触也是在随时随地的复习。
认识几百字后,就可以培养孩子在亲子阅读中做主导阅读甚至独立阅读的习惯了。不认识的字要勇于提问,家长要帮他解答但不必要求一本读物中的每个字都认识,让他通过语境猜字的意思,也是培养他语感和阅读理解的过程。 孩子会在阅读中尝到识字的甜头,从而更有自信的去认识更多字,读更多书,让他征服的快感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识字早不代表今后语文一定好,上学前识字少也不代表以后语文不好。只不过,早认字可以让孩子更早的建立学习的信心,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一年级的学习中不至于因为不认识字而在做题是抓耳挠腮心急火燎。
希望孩子们都能在玩中学,寓教于乐,轻轻松松掌握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