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名优小吃香飘四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6 19: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4:07
敦煌小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还在广泛的食用。其中长寿碱面,泡儿油糕,羊肉合汁,红柳拨疙瘩,驴肉黄面,特别受到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长寿碱面
长寿碱面也叫臊子面,是敦煌的名优小吃,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在很久以前,东地上就是现在的莫高镇一带,有一户贫苦人家,两夫妇一个儿子,守着房前屋后的几块薄田过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一天傍晚,老汉干完地里的活,正准备回家,听到远处似乎有人叫,忙循声找去,在一棵梧桐树下,看到一个精疲力竭的女子,依树席地而坐,十分吃惊,忙问姑娘从何而来。姑娘张着干裂的嘴唇,断断续续的说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她是南方商人,途经敦煌,和父亲赶着骆驼,驮着货物,遇上土匪抢劫,混乱中父女失散,为逃命,她没命的跑,一直跑到这儿,眼看天就要黑,四顾无人,心中胆怯,又渴又饿,实在跑不动了,这才大声呼叫的。
老汉听说,动了恻隐之心。人一辈子谁不摊上点事呢,看到孤苦的姑娘,决定带他回家,他一面安慰,一面搀起姑娘回到家中。
老伴和儿子长寿十分惊讶。忙问缘由,老汉三言两语说了,对老伴和儿子讲:兵荒马乱的,一个女娃娃家。就在咱家先住下吧,老伴和长寿满口应诺。
姑娘是南方人,生得小巧玲珑,又有礼貌,深得二老喜欢。儿子木讷,心地善良,见了姑娘,腼腆又高兴。
转眼老汉的生日快要到了,姑娘想,他们好心收留我,还没有报答呢,可环顾四周,实在不知该做点啥。
前几天在地里帮着干活时,看到梧桐树上流出的树叶碱,她想,能不能在和面时,放一点进去呢。
她跟谁也没说。就在次日和面时,在里面掺了一点,结果做出的面有一点*,且比之前柔韧,劲道,她一下子高兴起来。又反反复复的做了几次,效果很好。
决定,就用这个为老人祝寿。
转眼老汉的生日到了,这天早晨,她早早地起来,洒扫庭院,先用树叶碱把面和了,反复揉好。转身到菜地里,摘来新鲜的茄子,辣椒,西红柿,拿出平时采的小蘑菇,和大肉一起,做了美味的臊子汤。把面擀薄,擀匀,切好。
又准备了几样小菜。
当热气腾腾、又亮又黄的面端上炕桌时,老夫妇和儿子都高兴坏了,边吃边夸。称赞她的手艺好,头脑灵光,长寿呢,一下子吃了两大碗。
一辈子生活在梧桐树跟前,怎么就想不到呢。
这件事儿,在左邻右舍中口口相传,大家都争相学习,一时成为风气。
女孩和长寿,在劳动中产生爱情,不久,父母为他们完了婚。
为感谢长寿媳妇做的面,他们就叫它长寿碱面。
泡儿油糕
泡儿油糕,是现在的名字。在最早的时候,被叫做槌子或槌饼。现存的敦煌文书,p3231卷平康乡官斋籍中,就有记载。
后来,也叫糖油糕。
在敦煌的历史相当久远,算起来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传统风味小吃,那时候,上至官商,下至百姓,每有重要的宴会,或年头节下,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过去它所用的材料,比较单一,只是用面,糖,然后用油炸过即食,最好是趁热吃,更香。
在80年代,敦煌宾馆餐饮部的面点大师,通过出去学习交流,在原油糕制作基础上,将用料和制作技艺进行了多次改进。用料上,加进去了桃仁,芝麻,玫瑰,猪油,重复试验,做出了表层松软,状如气泡,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的泡儿油糕。
至此,泡儿油糕是色香味都占到了,并以它香甜酥软,入口即化,余味悠长,受到游客的喜爱。
它小巧精致,如小家碧玉,甜美不失端庄,圆润通体金黄,夹杂在大菜中,别有一番滋味。
如果你心情不好,吃了它会立马变得高兴起来哦。
有一句话说得好,美妇人愉悦人的眼,贤夫人愉悦人的心。
泡儿油糕,它更像一个甜蜜、温暖的小棉袄,有点贴心贴肺,有点小鸟依人,让你见了就喜欢,别了还想念。
羊肉合汁
说起羊肉合汁,不得不提郑家馆子。
敦煌自古以来,属于半农半牧的地区,食用羊肉可谓历史悠久,在敦煌遗书中也有记载,但都是吃手抓羊肉,烩羊肉。
羊肉不仅能做大餐,还能做小吃。
50年代的敦煌名厨郑兆兰大师,他对这个最有发言权了。
他开郑家馆子福盛园,独自琢磨,仔细研究,反复试做,羊肉片,肉丸子,加沙,加上清香的汤,最后放上葱花香菜,那味道简直没得说。那个红火,那个热闹,整个一个门庭若市。
当时的状况是,每天早上,天还没大亮,郑家馆子的羊肉锅里,已经是热气喧天。新老顾客三三两两,互相问好的,打趣的,老朋友约上一块儿来的,年轻人腿勤脚快跑来的,还有那些生活条件好些的学生,也背着书包匆匆来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合汁,精神饱满的去上学。
郑家馆子是敦煌城里的老字号。从羊肉的选择,丸子的油炸,做加沙用的鸡蛋,从原材料上把关,每道工序都做得很好,煮出的汤味道鲜美实惠,吃上一碗,心满意足。上班的上班,遛弯的遛弯,各得其所。
老人们都说,似乎几天不吃,心里总觉得缺个啥。
一代大师,精心创造的这个小吃,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老顾客不断,新顾客长增。一直到公私合营,成为公家的,他依然干得一丝不苟。
人们一大早出来,打招呼都是:去郑家馆子喝一碗?
好勒。
如今我们能吃到这么多正宗的羊肉合汁,还多亏郑大师呢,有句老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点没错。
如今,虽然郑大师已经走了多年,可他创出的羊肉合汁,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红柳拨疙瘩
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自古没有煤炭,为了生活取暖和烧锅做饭,每家每年必须到戈壁滩刨挖红柳根枝,俗称“刨梢子”。用于解决生活燃料。
打柴人往往自带面粉,现场取水和面,用手边的红柳条枝,拨面下祸,形成“小鱼儿”,人称“拨疙瘩”。
说起红柳拨疙瘩,还有一段趣事呢。
50年代的一年秋末,眼看天就要冷了,一家兄弟二人,又为冬天的烧柴发愁,和寡母商量后,他们吆着驴车,去北湖里刨梢子。
那时大家条件都不好,带上母亲为他们准备的馍馍,咸韭菜,水,就上路了。
一路上,哥俩东拉西扯,聊个没完,也因为年轻,又怕累着小毛驴儿,两个倒是走得比坐车的时候多。
他们想,回时一车柴,刚刨的梢子,又湿又重,可够小毛驴受的。
这去的路上吧,就让它能闲就闲些吧。
兄弟俩都还没成家,母亲也在发愁呢,老大不小的人了,啥时才能说上一个媳妇呢。
可老大不着急,这真应了那句,黄帝不急太监急。
也可能是哥两心好,自有天助吧。
就在他们快到北湖时,路上又来了一个驴车,赶车的汉子,有40多岁,黑红脸膛,车上坐着一个姑娘,也就是20岁左右,生得眉清目秀,黑幽幽的长发,编了粗粗的大辫子,好看极了。
都是打柴人,在这荒郊野外碰上了,也是缘分。
他们互相打了招呼,汉子介绍,这是他的女儿英子。
他们也介绍了自己。
弟兄俩纳闷,下湖打柴,都是男人们的活,干嘛带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呢,这里少有人烟,听说还有狼呢。
担心归担心,转眼一想也高兴,她若不来,我们又如何见上面呢。
到了北湖,安顿下来,简单的吃了带来的馍馍,一夜无话。
第二天,他们开始刨梢子。
那可是个力气活,沙漠地带的红柳,在缺水的条件下长大,枝条柔韧度强,长得茁壮,不用大力根本刨不下来。
哥俩年轻力壮,到太阳当头,已刨了不少。
再看英子她爸,才刨了不多一些,英子只在边上,来来去去地归拢梢子。
看到这个情形,当哥哥的对弟弟小声讲:咱们赶快刨,够了帮他们,要不然这无人烟的地方,可别吓着女娃子。
到吃饭时,枣花的优势完全凸显出来了,她麻利的架火,折上红柳枝,把面绕好。一会儿工夫,一条条“小鱼儿”就下锅了,弟兄俩出了大力,肚子正饿,出锅后,拌上油泼辣子,咸韭菜,老陈醋,吃了个不亦乐乎。
直夸英子手脚麻利,茶饭好。
英子只是抿嘴一笑,心里却偷偷乐。这两个人咋那么能吃啊。
父亲暗自打量哥哥,身体也好,面相实在,干活又踏实,便拉起了家常,哥哥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
这不是天赐良机吗,红柳多的地方,一对年轻人,一个看上一个,多好的事情啊。
回来后不久,他们在老人的撮合下成了幸福的一家人。
驴肉黄面
敦煌人对驴肉黄面,可谓情有独钟。
其实它是,唐代就有的敦煌民间美食,具有补气养血,保健益神的功效。
敦煌的民间谚语是这样说的:“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可见它在当地人心中的位置。
七八十年代,敦煌开发成旅游城市,驴肉成为中外游客的上上之选,一跃为中华名小吃。
著名的山东东阿阿胶,就是用驴皮熬制而成,它的补血效果不可替代,世人皆知。
而且驴肉性凉,如果你有内火,或者在炎热的夏秋两季,吃上更是通体舒泰。
敦煌的驴肉面馆,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开了不少。
这中间,尤其以“达记驴肉黄面”,“顺张驴肉黄面”历史最为悠久。
特别是近些年,敦煌旅游持续升温,来一趟敦煌,不吃顿驴肉黄面,确实美中不足。
民间呢,一般都是把驴肉当副食,黄面为主食配套吃,再佐以蒜泥,调味品。犟卤时间久,入味深,口感酥软,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
它的滋补功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好评,尚若你有顾虑,何不来亲自品尝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