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和刘禅,谁更昏庸无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9 19:2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17:48
当然是刘禅了。通过以下几点来证明(原创,请勿复制)
1.何进与十常侍厮杀时,少帝和当时身为陈留王的汉献帝刘协一起被带出皇宫。之后被救,回宫途中遇到董卓大军,董卓曾和少帝谈话,少帝语无伦次,再和刘协谈话,刘协则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并且当时9岁的陈留王刘协对董卓厉声呵斥:“既然你前来勤王救驾,见了皇帝为何不跪?” (当时刘协还小,就能临危不惧,冷静处理危机,至少说明汉献帝有胆识,相信换做刘禅的话,早吓哭了)。
2. 兴平元年(194年),三辅大旱,谷价腾贵,一斛谷值钱50万,长安城中甚至出现了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因为粮食不够仍然有很多人饿死。刘协怀疑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两盆,证实是侯汶作弊,于是责打侯汶五十廷杖。之后长安城中饥民终于得到了救济。(说明汉献帝刘协不但有一颗为百姓疾苦而担忧的心,也说明他不是一个轻易就可以被臣子欺瞒的皇帝,试问换做刘禅又会怎么样?乐不思蜀的他,会管百姓的死活么)
3.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说明汉献帝还是不甘心做傀儡的,他有做个真真正正皇帝的想法,也有勇气和智慧{没智慧也想不出玉带昭这个办法了}去实现这个目标,只是他的运气太差,而对手掌握的力量实在太大。同样问一句,乐不思蜀的刘禅会有这智慧和勇气么,那他就不会乐不思蜀了)
所以说虽然汉献帝是亡国之君,但是他不糊涂,不贪图享乐,有智慧和勇气,有爱惜百姓的心和做个真正皇帝的志愿,这样的皇帝昏庸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啊,汉献帝之所以成为亡国之君,只能说他运气不好,生不逢时,并不是他的昏庸造成的,如果换做汉献帝来做刘备的儿子,也许蜀国会有个新的未来
以上除了部分引用史料的内容,其他评论都不是复制粘贴的,辛辛苦苦写了这么多,希望对楼主的提问有所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17:48
如果真的要选,就刘禅吧。
(献帝的“昏聩”,是士大夫们的描述而已,他们需要合理的理由上位。)
其实,个人觉得他们都不算昏庸。
能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昏庸么?记得他的大对手李自成对他的评价“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可见连对手都很敬佩他,根本都不会说他昏庸。
同为末代的汉献帝和刘禅,其实都不可能太昏庸。先说献帝,因为他根本都没权,高门大户袁绍辈和军阀董卓辈及寒族枭雄曹操辈,都不可能让他有更多的发言权。再说刘禅,蜀国后期,他是无人可用:大家知道的蜀国后期有能人么?由“蜀国无大将、廖化称先锋”可知,且刘备在时的五虎上将都老了,他们的年轻辈又不成;
汉献帝时:矛盾太多,承平太久,人心思乱;刘禅时:战争太久,人心思定···
呵呵,老刘家两个人都不容易,背了千古骂名在这点上,这三个皇帝都是 无力回天的。。(因为他们都败在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上”)
PS:个人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如果要考试,就按书上的答案;如果要自己获得意见,多看相关的书,不能偏信一方。对待历史书:“尽信书不如无书”,批判的看,然后自己都可以得出结论。希望以上分析对你有所帮助,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17:49
汉献帝刘协并不昏庸,相反还很聪明。十常侍之乱时,张让劫持刘协和少帝刘辩,后被卢植所救,遇到董卓时刘辩吓的战战兢兢语无伦次,而刘协则心平气和,镇定自若对答如流。后来和董承密谋衣带诏事件也可见其并不甘心当傀儡。只是因为被曹操死死的攥着,连看的什么书,见的什么人,吃了几口饭曹操都知道,所以很难有什么作为。
刘禅是比较平庸,当了40多年的皇帝,诸葛亮时期六出祁山,姜维又九伐中原什么的,耗尽了国力国内还没出什么大乱子这已经不容易了,只是和司马昭这样的人物比起来逊色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17:49
当然是刘禅,刘禅在蜀国灭亡后被司马炎封为安乐公,他毫不介意,而且司马炎试探他,问他想不想家,他居然说:“此间乐,不思蜀”这样没有心肝的话,成语乐不思蜀就是这样来的,难怪诸葛亮殚精竭虑也不能挽回蜀国败亡的命运。而汉献帝其实是非常聪明而且想有所作为的人,只是生不逢时,遇到汉朝气数已尽,各地诸侯纷纷割据称雄的乱世,无力回天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17:50
个人认为是刘禅,献帝刘协是没的办法,没有实权,从登基开始就一直是傀儡,而且他也想过办法,比如衣带诏,但是最后都是失败的。刘禅后期是非常的昏庸,没什么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