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10岁老人的智慧和经验,到底有多重要?|《岁岁年年有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7 08: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7 13:4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般都认为人老了就是老小孩,像是返回了童真的年代。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们说的话含金量重吗?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直接说了, 老年人的经验是无用 。
可是中国老话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那么究竟这个年代我们是否有必要倾听老年人的话呢?
如果一位老人的思维能力持续地运转,表达清晰,那么他就是传说中的“家有一宝”,如果否那可能真的是老小孩了。
最近几天我在读 《岁岁年年有光》 这本书,收录了周有光老先生100岁以后的对谈和采访。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窥视一个百岁老人的日常生活、家人情感和对全球范围内发生事件的看法。书本里是老先生言语的忠实记录,字里行间涌动的平淡如真的智慧,对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冲突和热点事件的宏观视野和透澈的分析,让我佩服得五股投地。
周有光老先生活了一辈子,并不是单纯地在时间长度上活了一辈子,他是 隔段时间就会更新自己的人 。50岁前是金融学家和经济教授,50岁到85岁是语言文字学家,85岁以后是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这样的履历换成是别人估计要三辈子才能做到。
周有光先生被誉为“ 汉语拼音之父“ ,对于这个荣誉周有光先生的态度很平常,自己不说也不阻止别人说。在《岁岁年年有光》里很多名的记者就会围绕语言在发展过程遇到的难题请教老先生的看法,毕竟他是这方面的专业和权威。比如关于网络语言,我们读书时老师形容为洪水猛兽,现在又有一些学者说网络语言是粗暴、乏味,缺乏文化的体现,但周有光老先生的回答很有意思,
这个见解是不是同这几年的网络语言发展历程非常的相似呢?想想当年流行”神马东西“到最近的”蓝瘦香菇“该被淘汰的语言终究是要被淘汰,这个也不得佩服周有光先生的能看透问题的本质。
关于文化复古的话题也是当下很多人都关注,一些家长把小孩送进一些“国学班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从前几年的热潮到近来的负面新闻频发,“国学”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周有光老先生的看法是“国学”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学问都是世界性,是不分国家的。而他本人既肯定儒学的积极思想,又明确地说明儒学在当代社会必须现代化,如果生搬硬套的话只是“复古”而不是更新儒学思想。这个观点比起争议“国学”要不要复古来得切合实际,且有操作性。
关于汉语言文字、“国学”知识的更新,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当下的责任、教育的本质、辛亥百年的回眸以及文明社会等我们现代人遭受的问题,周有光老先生都有自己的鲜明的态度、看法。 这本书是从2006年的对话和采访记录到2015年,有一些已经发生的事件可以让我们检验到周有光先生的真知灼见。
对于一个想要关注世界发展、文化的更迭和教育的年轻人来说,从这本书里可以窥视到周有光先生的博学、宏广的视野,对自己的日常阅读有一个引领的作用。
此外,周有光老先生与张允和七十年的美满婚姻、“四世同球”的幸福家庭也让很多人羡慕,至于秘诀嘛,周有光在话里行间已经告诉大家了。
看这本书呢,随手翻开一篇都像是聆听一位智慧老人娓娓道来天下事、国事、家事,有一份庄重却也不陌生。如果说有遗憾的话,部分的焦点问题大家都关注,因此周有光先生要回答多次,而我们看到的答案是大体相同,其实想想是有细微的差别。